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常见农药对大弹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换水法检测了不同浓度下杀虫剂敌百虫和除草剂草甘膦对大弹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大弹涂鱼幼鱼的死亡率随着农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水温24-28℃条件下,敌百虫对大弹涂鱼幼鱼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5me4,和1.17mg/L,革甘膦对大弹涂鱼幼鱼48h和96h—LC50分别为335.47mg/L和308.55mg/L.显示了敌百虫和草甘膦对大弹涂鱼幼鱼具有一定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泉州湾底栖生物可口革囊星虫对有机污染物BaP的暴露风险,研究了BaP对可口革囊星虫体壁中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BaP对可口革囊星虫产生的氧自由基及膜脂过氧化伤害受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双重影响.在20~500ng/gBaP浓度范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随着BaP浓度以及暴露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上升变化,可口革囊星虫体壁丙二醛含量和羟自由基含量在BaP暴露1~4d内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在暴露时间达7d时,各处理组丙二醛含量与BaP暴露4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羟自由基含量则下降到与空白对照含量相当的水平.可口革囊星虫氧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海洋环境BaP污染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探讨实验室暂养可口革囊星虫过程中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其生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最大温度范围为0℃~44℃,适温范围为16℃~32℃;最大盐度范围为0~35,适盐范围是5~30,星虫活力好,对刺激反应很灵敏;其中盐度15、20试验组活力最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克隆得到的泉州湾可口革囊星虫MnSOD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F 062359),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从泉州湾可口革囊星虫体壁中克隆获得MnSOD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988bp(GenBank登录号为JX117903),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681bp,编码226个氨基酸,是不具跨膜区结构的亲水性稳定蛋白;预测分子量为25.15ku,理论等电点pI为5.96,分子式为C1 128H1 722N314O330S6;α螺旋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在氨基酸多肽链上有4个Mn结合位点,有3个二硫键位点.四聚体三维结构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该MnSOD含12个α螺旋和3个β折叠构成一个篮子状的活性中心.泉州湾可口革囊星虫MnSOD基因与其他动物的胞质MnSOD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药康宽(氯虫苯甲酰胺)对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长为(10.12±0.76)cm、体质量为(27.06±0.54)g的鲤鱼苗作为试验动物,在水温为(24.1±0.4)℃的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进行农药康宽对鲤的急性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康宽对鲤鱼幼苗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4.26,155.14,141.57,130.4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3.04 mg/L.并分析了康宽对鲤鱼幼苗的致毒效应特征,评价了鲤鱼幼苗对康宽的安全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铜、锌、汞、铬4种重金属离子对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成体螺的急性毒性,并求出4种重金属相应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显示:铜、锌、汞、铬对方形环棱螺成体螺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430、1.3301、0.1390,3.6275mg/L,经验公式求得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0043、0.1330,0.0139,0.3628mg/L。4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铜〉汞〉锌〉铬。  相似文献   

7.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对青田田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硫酸铜对青田田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分别设置5个浓度梯度: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2.70,3.47,4.47,5.75,7.50mg/L);硫酸铜(1.50,2.09,2.88,3.98,5.50mg/L).实验结果表明:青田田鱼对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8,4.73,3.97mg/L;对硫酸铜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7,3.42,2.46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40,0.25mg/L.  相似文献   

8.
用改进的寇氏法研究氯化汞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Hg2 对鱼类的影响,探讨评价重金属Hg2 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8±2)℃时,氯化汞对金鱼24、48、72、96 h的TLm分别为0.376、0.244、0.1590、.148 mg/L;95%可信限分别为0.276~0.5110、.172~0.3470、.116~0.217、0.106~0.205 mg/L;估算安全质量浓度为0.014 8 mg/L.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2种缢蛏养殖中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N、P浓度对2种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最适生长的N、P浓度范围为N:6mg/L-24mg/L和P:1mg/L-2mg/L,亚心型扁藻的最适N、P浓度范围为N:6mg/L-24mg/L和P:lmg,L_2mgn.~从实验结果来看,中肋骨条藻和亚心型扁藻对N、P的需求基本一致,N限制明显而P限制表现不显著.因此,通过调节N、P等主要营养盐的浓度将会有效地控制缢蛏养殖池塘中藻类生物量及种群结构变化,使藻相保持相对稳定,对于发展科学的缢蛏养殖池塘水质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乐果和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有机磷农药乐果和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黑眶蟾蜍蝌蚪的死亡率随着乐果和三唑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水温21~25℃条件下,乐果对黑眶蟾蜍蝌蚪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5mg/L、61.0mg/L和56.9mg/L,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7mg/L、2.34mg/L和1.70mg/L.显示了乐果和三唑磷对黑眶蟾蜍蝌蚪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沱江内江城区段底泥无机磷组分、总磷(TP)含量及扰动对其释放影响。结果表明,沱江内江城区段河道底泥TP及各无机磷组分浓度从上游→下游5个断面(职业学院→三桥→师院→西林桥→沱桥),呈递增趋势。无机磷组分浓度排序为Ca-P>Fe-P>Al-P>O-P。同时采用摇瓶实验模拟探讨扰动对底泥磷的释放影响。结果表明,在扰动强度SS分别为0.1g·L~(-1)、0.5g·L~(-1)、1g·L~(-1)、3g·L~(-1)时,上覆水TP、磷酸根态磷的浓度均会在短时间(2~4小时)内释放达到最大值0.15mg·L~(-1)、0.16mg·L~(-1)、0.17mg·L~(-1)、0.19mg·L~(-1)和0.13mg·L~(-1)、0.15mg·L~(-1)、0.16mg·L~(-1)、0.18mg·L~(-1)。说明扰动对河道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显著,并且底泥上覆水间以磷酸根态磷为主。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降解菌C-17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三农集团污水处理池分离到一株降解草甘膦的菌株C—17,经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C-17初步鉴定为胶红酵母属真菌。在草甘膦基础培养基上,C-17菌株对草甘膦的最高耐受浓度为6000mg/L,草甘膦浓度为3000mg/L时生长量最高。C-17菌株能以草甘膦为唯一氮、磷源,培养7d对草甘膦的降解率为83.6%,培养基中缺乏别的磷源,有利于促进C-17菌株对草甘膦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文中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研究了杀虫剂敌敌畏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敌敌畏对中国林蛙蝌蚪24h、48h、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25.18、15.79、13.27和1.86ul/L,并且蝌蚪的死亡率随着敌敌畏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下,敌敌畏污染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李恩中 《天中学刊》1999,14(2):44-46
探讨了106苹果茎段高频率诱导再生植株的过程.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IBA(0.1mg/L)和6-BA(1.0mg/L,2.0mg/L).实验结呆表明,6-BA的浓度1~2mg/L时最适宜,繁殖系数可达2.1;IBA对繁殖的影响不明显.生根率仅36%.移植后,成活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镇海林蛙蝌蚪的死亡率随着甲维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水温15℃条件下,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的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53 mg/L和0.129 mg/L,其安全浓度为0.0129 mg/L.显示了甲维盐对镇海林蛙蝌蚪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紫色马铃薯Bora valley花青素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铃薯的全薯、薯皮、薯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溶剂浸提(95%乙醇,0.1mol/L盐酸)法、超声波破碎提取法以及液氮-丙酮提取法这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其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及pH示差法计算了花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测得的花青素相对浓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通过溶液浸提法得到的Bora的花青素含量为全薯为0.041mg·g^-1鲜重,薯皮0.109mg·g。鲜重,薯肉为0.030mg·g^-1鲜重.通过超声波破碎提取法得到的花青素的含量为全薯0.055mg·g^-1鲜重,薯皮0.156mg·g^-1鲜重,薯肉为0.038mg·g^-1鲜重.而通过液氮-丙酮提取法得到的花青素的含量为全薯0.028mg·g^-1鲜重,薯皮0.064mg·g^-1鲜重,薯肉为O.028mg·g^-1鲜重.其中,通过超声波破碎法得到的花青素的量较高.实验结果表明,Bora中较高的花青素含量可使其在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及制备方面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膜法SBR工艺对生活污水N、P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膜法SBR工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生活污水N、P的降解效果,当污泥浓度一定,水中DO达到3.5mg/L时,水质pH及无机C源是影响NH3-N降解的关键。当进水NH3-N浓度在50-105mg/L,COD浓度在120-260mg/L时,用Na2CO3调pH在8.0-8.4,运行工况为:进水-闲置段0.5h,曝气1.5h、沉降1h时,可使COD达标排放,NH3-N去除率在50-70%,且有最佳脱N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ICS—90抑制型离子色谱仪和AS11—HC高容量阴离子分离柱,用电导检测法测定了板蓝根颗粒中的有机酸含量.探讨了Na OH淋洗液浓度、流速等色谱条件对有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最佳分离条件为:以20 mmol·L-1Na OH淋洗液进行等浓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1.15 min内,板蓝根颗粒中的丁二酸、富马酸和苯甲酸得到了良好的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15150 mg·L-1、0.02150 mg·L-1、0.0275 mg·L-1和0.0275 mg·L-1和0.0275 mg·L-1,检出限分别为0.1 0mg·L-1、0.01 mg·L-1和0.02 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皆小于2.0%.  相似文献   

19.
8种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在舍药PDA平板上和凹玻片上分别测定8种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20%五氯硝基苯DP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8.37mg/L,其次为40%五硝·多菌灵WP、12.5%戊唑醇WP、50%多菌灵WP和75%百菌清、聊,EC50值分别为:10.61mg/L、10.65mg/L、12.62mg/L、15.40mg/L。12.5%戊唑醇WP和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3.68,20%五氯硝基苯DP、25%腈菌唑EC、40%五硝·多菌灵Ⅵ巾、50%多菌灵WP次之,EC50值分别为4.81mg/L、8.51mg/L、9.90mg/L、11.17mg/L。  相似文献   

20.
用改进的寇氏法(karber)研究二种农药(乐果与敌敌畏)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实验.急性试验经24、48、72、96h的TLm值,乐果分别为297.17,289.13,259.12,238.67mg/L;而敌敌畏分别为39.17,33.65,27.10,25.94mg/L.其95%置信限乐果分别为284.25—310.67,275.17—303.81,243.33—275.93,223.98—254.33mg/L;敌敌畏分别为35.77-42.91,30.78—36.79,24.10-30.47,23.30-28.89mg/L.按照国家的毒性标准,敌敌畏对金鱼急性毒性属高毒,而乐果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属于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