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5年全美国的考试“10WA”中,年仅12岁的沈阳小女孩赵雨会荣幸地夺得了小学组数学第一名的桂冠,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亲笔签名的总统教育奖(见7月25日《现代快报》等媒体)。这条沈阳媒体较早报道的消息,25日成了各地媒体纷纷转载的对象。有的还上了要目,甚至成了头务。  相似文献   

2.
陆高峰 《今传媒》2005,(8X):59-59
在2005年全关国的考试“IOWA”中,年仅12岁的沈阳小女孩赵雨会荣幸地夺得了小学组数学第一名的桂冠,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亲笔签名的总统教育奖(见7月25日《现代快报》等媒体)。这条沈阳媒体较早报道的消息,7月25日成了各地媒体纷纷转载的对象。有的还上了要目,甚至成了头条。但是,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3.
贾岳  储靖农 《今传媒》2007,(7):60-60
近日,好多读者可能注意到,在侯耀文去世的报道中,王朔好像又一下子成了主角,他的一连串"骂"成了媒体最吸引眼球的"卖点".无风不起浪,是一些媒体有关侯耀文是被王朔气死的采访和报道激怒了他,先是骂记者,接着骂媒体,后来更是发展到"6小时连发24篇博客,连续辱骂成都、沈阳等四个城市".7月2日,"朔骂"继续升级,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省成了他辱骂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4.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一行于6月25日—7月3日对我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国事访问。期间6月30日至7月1日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一行访问了上海。6月30日上午克林顿总统一行来沪第一站对上海图书馆进行了参观访问,并在上海图书馆目录大厅与教育、文化、法律、宗教界人士举行座谈会,7月1日中午总统夫人希拉里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个人演讲会。上海图书馆的宏伟建筑、先进设施、丰富馆藏、幽雅环境和良好服务给克林顿总统一行留下  相似文献   

5.
小布什早选帮手 8月4日,在费城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乔治布什“自豪地接受”总统竞选人提名。 自从宣布竞选总统以来,小布什就一直被人看好,在各种民意测验中,他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他后劲逼人,使得总统“竞选宿将”麦凯恩黯然退出竞选。 7月25日,势头正劲的小布什更是早早提出了他的副总统人选——曾叱咤美国政坛的前国防部长切尼。 切尼现年59岁,曾是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他担任过福特政府白宫办公厅主任,并且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重要成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部时间6月5日下午1时,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一时间,国内各大传媒纷纷报道罗纳德·里根的传奇人生.在涉及罗纳德·里根总统的"任次"和"届次"时,为数不少的媒体出现了"任"与"届"混乱的差错.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空、海军对南朝鲜提供“掩护和支持”。7月初,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了朝鲜内战。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2008年大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诞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而且借助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技术,"草根媒体"得以第一次登堂入室,成为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构性力量.但是,不应过度放大"草根媒体"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仍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9.
1960年9月26日的美国总统竞选辩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将总统竞选与电视媒体相结合的案例。从此,不仅诞生了第一位"电视总统"肯尼迪,同时,也使电视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美国媒体却满面污垢.部分中国学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中媒体表现失态打破了人们对美国媒体的美好想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媒体之所以“一边倒”,公开支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是因为美国媒体试图为美国总统选举保留“脸面”,不希望看到特朗普把非常严肃的总统选举变成一场娱乐性的表演.  相似文献   

11.
"9.11"后看美国的"新闻自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兴平 《新闻记者》2001,(11):22-25
多 年来 ,美国一直被捧为世界上最讲“新闻自由”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受众能够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得到最真实、最全面、最客观的报道。因而 ,美国新闻理论被奉为圭臬 ,美国的新闻处理模式和新闻机构运作方式也越来越成为引导世界新闻潮流的标准。美国奉行新闻和言论自由的原则 ,媒体在美国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足鼎立之后行使监督职能的“第四权力” ,当然有权批评政府和总统 ,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专栏作家平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修理”美国总统、高官和批评政府的各种政策。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 ,事实并非如此。远的不说 …  相似文献   

12.
6月15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宣布撤销华盛顿邮报参与自己竞选活动报道的资格.之所以作出这项决定,是因为美国佛罗里达州臭兰多市发生枪击事件之后,这家报纸声称,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暗示美国总统卷入这场枪击案. 不过,也有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种做法是非常高明的竞选策略.现在美国的总统、法官和国会议员都失去了公信力,而作为美国第四权力的媒体也没有了吸引力,一些媒体被资本家所垄断,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弱势群体,他们报道的内容以及报道美国新闻的角度令美国中下层居民气愤不已.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人物     
萨达姆:枭雄病重 63岁的萨达姆·侯塞因总统已身患重病,并且很可能是癌症。英国《泰晤士报》7月26日的报道吸引了西方世界的关注。 西方媒体带着明显的恶意猜测说,萨达姆健康状况恶化使接班问题成了当前伊拉克的“头等大事”,而且  相似文献   

14.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也是一场媒体战,所有的媒体都会对选情做跟踪报道,特别是美国的报纸,一般会在人选日之前的两到三周在社论中表明自己编辑部的立场,支持哪位总统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5.
7月1日,新版辽宁日报在沈阳报刊市场精彩亮相,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也引起了媒体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下旬,"后母虐童事件"成了国内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笔者在采写《"后母虐童事件"出笼记》的时候,曾做过粗略统计,仅7月20日上午,全国36家网站和数十家报纸转载和报道了"丁香小慧被后母毒打"事件。"后母虐童事件"出台前后可以这样描述整个新闻事件的"出  相似文献   

17.
1948年11月2日,美国大选即将揭晓的前夜,《芝加哥论坛报》在头版刊出通栏标题,宣布“杜威击败杜鲁门”。然而,第二天宣布的选举结果却是杜鲁门获胜。这件事,连同那幅杜鲁门当选后拿着宣告他被击败的《芝加哥论坛报》摆拍的照片,成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5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美国第43任总统的选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随着各州投票结果的陆续公布,到11月7日当地时间傍晚时分,两人仍难分胜负,但有一点已十分清楚:谁赢得佛州,谁就将获胜。于是,佛罗里达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美国选民和世界各国都把眼光集中在对选举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报道的美国传媒上。然而,美国媒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巴布罗 《传媒》2010,(7):63-65
乌戈·查韦斯于1998年被选为委内瑞拉总统.从那时起,查韦斯和他的政府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传播策略,以保持控制权、传达社会主义思想和反对私营媒体,加强控制媒体和传播政府的能力.这些传播策略包括:1.开办国内电视节目"你好,总统先生",并且自1999年5月23日起在广播中同时播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20.
胡栓 《新闻知识》2005,(9):76-78
谁是“深喉”(DeepThroat)?谁是那位70年代初向《华盛顿邮报》记者告发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传奇“深喉”?30多年来,无数文章、书籍、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对此津津乐道。“深喉”这个词甚至被收录入韦氏大词典,成为美国现代史上的重大谜团之一。今年5月31日,美国媒体戏剧般地破解了困扰人们30多年的“深喉”之谜:“深喉”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这个美国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