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心传真”是孩子抒发心声的好地方,也许有许多话你不便于向家长、老师、基于朋友倾诉。那么,拿起笔写出来,寄给我们,好吗?主持人/弓立新老师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们从老师的一举一动中衡量自己的价值,作为老师,您是否有偏心的、不公正的时候?当您一碗水端不平时,您知道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吗?不久前,记者在北京海淀区、朝阳区的几所小学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的话也许会给老师们一些启示。宋凯(小学3年级学生):我早就发现我们老师有些偏心眼儿了。她对我们班学习好的同学从来都是笑嘻嘻的,而对待我们这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就…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等方面的诸多方便时,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又在苦恼着网络所带给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良影响。怎样搞好网络媒介教育,让网络更好地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一、老师和家长要正确认识网络媒介,既不能拒之门外,也不能不加约束网络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知识、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新课改之下,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关注的话题。我们知道,生活里充满了数学。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要花大量的心思的去挖掘学生们的潜力,让数学的学习进入生活,带领孩子们积极而又充满乐趣的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生活之中了解数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一方面减少了老师教学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数学的学习生动化、形象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会帮助孩子们在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校淘气、做错了事、打架或学习不用心,有的老师总以“请家长”作为震慑学生的一种手段,动辄“请家长”,向家长“告状”。前不久,我见到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实是老师留的作业过多),被老师处以体罚,第二天又请了家长,说这孩子学习不用功,光贪玩,家长要好好“管一管”。学生回到家里,爸爸便大发雷霆。尽  相似文献   

5.
暑假,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地。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的确是这样。因为他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生活,小学老师不会再布置暑假作业给他们,到中学去学习还未到时间,中学老师也无法布置暑假作业给他们。而五年级的孩子们可惨了,每年暑假他们都要完成不同学科的老师布置的“一点点”暑假作业。这“一点点”作业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家长又要求孩子们参加一些“兴趣活动”。暑假里,孩子们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有的孩子就连晚上还要外出学习。难怪有的孩子会说:“为什么要有暑假呢?”这也许不是普遍现象,但值得引起老师、家长思考。大家都有过…  相似文献   

6.
每年秋季入学后的头一个月,一早一晚家长接送时段,在一年级教室周围总能听到断续的零星哭声.刚跨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幻想和希望,怎会有此现象而历年不变?究其原因.孩子们碰到的是同一只拦路虎--拼音.开开心心上学的孩子接触到的汉语拼音教学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关,这部分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抽象,如果老师只是让孩子们简单地一遍一遍地读写拼,学生肯定不感兴趣.而教学进度又不能停下来,每天的人人过关让孩子们望而生畏,等放学家长在的时候终于可以感情喷发,学生哭得可怜,家长心疼无奈,我们教者又于心何忍?  相似文献   

7.
人际关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职校生而言,主要就是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严重影响到学习与心理健康,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不少同学就因为人际关系处不好而苦恼,也有不少人为此求助与家长老师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09,(7):39-39
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如何?对家庭与社会的关注如何?他们对生活的环境、学习的氛围有没有过一些苦恼而又想要改善的地方?孩子们小小的心中是不是怀有大爱?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孩子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面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许多孩子普遍会出现双重心理,既向往又害怕。面对新环境、新学习任务和新的人际关系出现种种不适应,如果引导不当将会产生“入学不适心理”。因此,老师和家长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孩子入学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早进行防范,使孩子们顺利地融人新的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本本干净整齐的作业,心里由衷地高兴。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好动,上课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等。于是我决定召开一次家长会,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开完会,还有许多家长主动留下来,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久久不愿离开。一位家长有些紧张地说:“陈老师,我的孩子表现得怎么样?”我一看,是李启明的家长,便把李启明的情况向他做了介绍:“您的孩子很聪明,接受能力强,回答问…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家长: 您是否为孩子学习、生活或写作中不守规矩、喜欢创新,因而受不到老师赏识而苦恼?没关系,“规规矩矩”医院将让您的孩子规矩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上学期末,在家长会结束后,我翻阅了我校各教师给家长们的汇报材料,大都是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班里的好人好事及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做法、需要家长配合等内容。其中,陈老师写的一封《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老师很感谢家长在班级开展课外阅读中给予的支持。现在,孩子们生活在书香班级中,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和成功,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无数专家、学者、教师的成功经验说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生。正因为有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做依托,孩子们能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从而坚定了家长对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信心。最后,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孩子们都能拥有迷人的“书卷气”。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很多。但真正懂得与家长沟通的,懂得沟通艺术的老师,如陈老师一样的老师,可能比较少。相反,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沟通。学生出了什么问题,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这时的沟通成了告状。家长会时,老师免不了提一通对学习的要求、管理的要求、成绩的要求、家长辅导的要求等,班主任说完了,到任课老师说。说来说去,除了要求就是任务甚至告状。家长们把老师奉若神明,他们虔诚地做着记...  相似文献   

13.
每次和家长面谈 ,话题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生活 ,从众多的家长那里 ,我了解到大多数的小学生 ,在家里每当做事情与家长主张不一致时 ,常常拿老师 ,拿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作为反驳的依据。如 :“书本上是这么写的。”“老师是这么说的。”“老师是这么做的。”一两句话把家长说得哑口无言。这也许是我们老师的为人师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也许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所以孩子们才如此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视为“圣经” ;把老师的话奉为“金言” ;把教师的行为树为“榜样”。可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无论…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他们有了苦恼的时候,他们需要朋友的关怀,需要父母、老师的引导,可是在我们调查的200余位11——12岁的学生中,只有7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和老师,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和朋友诉说或独自面对。让我们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大多数父母都舍得花钱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图书、画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读书。然而当我们向孩子们进行调查时却很意外地发现,孩子们不喜欢所谓的阅读,以某小学某班为例,竟有73.30%的学生明确表示:对阅读很少感兴趣。问为什么?许多学生直言不讳地回答:“家长、老师老是要我们看书看书,烦人!”为什么家长良好的愿望,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究竟什么叫阅读?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迈入阅读的天地?指导孩子阅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这里我们将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很多父母为孩子进入小学后表现出的不适应现象而苦恼,有人请教专家,有人在家积极对孩子进行小学各项教育的“强调补课”,而更多的家长则表现出了迷茫和困惑。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现象及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入学后的幼儿缺乏适应小学生活的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即能力准备不足问题。不适应现象集中在以下几点:(1)课堂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3)社会适应性较差,缺乏学生的角色意识和相应能力,比如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独立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主动性及与人交往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你们好!《悄悄语吧》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与同学们见面了。一段时期以来,在同学们的来信中,许多同学向我们提出了生活、学习上遇到的烦心事,又不方便向同学、老师和家长诉说,只好闷在心里,时间长了,不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内心非常苦恼,来信希望我们帮助解决,在将大批信件整理分类之后,针对不同问题我们请教了有关专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年龄小、自律性不强,让家长通过"签字"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信息沟通,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办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签字"作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很有必要。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学参考假期,我有幸和儿子一起参加了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主讲的“作文亲子课”学习,感慨颇多。在赵老师的作文课中,孩子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体验中明理,在交流中提高。家长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提出问题,时而低头速记,从孩子与家长会心的笑容中,我看到他们已深深陶醉在这美妙的课堂教学中,我体验到教师、家长、孩子已心心交融在一起。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语文教师,我惊诧:一直令老师畏难、令学生畏惧的作文课,竟被赵老师上得如此轻松、幽默,又如此深邃、严谨。这位年已六旬的长者是靠什么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大人、孩子们如…  相似文献   

20.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作文题:眼下,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租下一所废弃小学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