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2.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目录学中联合目录作为切入点,并根据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体会,探索古籍联合目录的特点和难点,以求使古籍联合目录的编制更臻完善,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青枝 《图书馆界》2010,(6):80-82,90
基于对我国古籍联合目录建设状况的调查,总结现阶段我国古籍联合目录建设模式,并进行实证分析,对各种模式下的联合目录文献收录情况、功能特点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今后古籍联合目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古籍联合目录既能资源共享、方便读者,又有利于古籍保护和学术发展,但是现有的古籍联合目录收录数量与我国的古籍总量不成正比,质量也参差不齐。网络环境下,古籍联合目录的编撰需要提高效率,在种类、数量、质量上都有待增强。原有的、通行的古籍联合目录编目运作模式有周期长、效率低的弊端。我们应认真分析造成旧模式弊端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建立高效的古籍联合目录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一书的编制体例、学术价值及其出版的作用意义等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7.
王清原 《中国索引》2004,2(1):24-27
本文介绍了历时十五年始完成的《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的编纂过程、出版与经费、索引编制等情况,并对该目录及索引编纂的得失与经验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古籍目录研究与实践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1,(4):2-9,16
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学术研究道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古籍目录研究与编纂,就是其中小小的一个方面。文章就二十一世纪中国古籍目录研究与编纂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共编有七部馆藏古籍目录。从内容性质上分,《大学堂书目》《大学堂图书馆汉文图书草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部藏书草目》属于综合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方志目》属于专科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贵重书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属于善本目录。这些馆藏古籍目录为我们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当下的古籍编目及版本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古籍联合目录》的收录范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关于中国古籍的概念 编任何一种目录,尤其是联合目录,都必须首先明确它的收录范围.编制<中国古籍联合目录>,由于它涉及的历史长,范围广,单位多,其收录范围,更得有个明确的说法.否则,你收录这个,他收录那个,最终不是使书目编不成,就是编一个大杂烩,没有任何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联合目录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目数据的联机编制和网上交流的条件已经具备。适时转变观念,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规模的联合目录数据库,逐步从手工编制到机器编制,再发展到网上编制联合目录,将是我国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佛寺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方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新编普通古籍目录与方志目录体系中,佛寺志的归类不尽相同。佛寺志为其中大多数目录收录,且归属于史部地理类专志。一半以上的目录在其专志类目下为佛寺志设置寺观专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14.
肖荣 《图书馆学刊》2005,27(1):79-80
以今天的古籍目录著录规则去衡量古代目录作品的著录,可以发现各种目录作品著录所奉之体例并不一致.甚至同书中有时也不一致。因文言文习惯及古籍无标点等原因,使目录作品中书名的著录出现多种样貌。从书目之起源追论古代各种目录作品.可概括出中国古代目录书名著录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中国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 ,涉及一系列准备工作 :中国古籍的界定 ;怎么设置款目 ;机读格式、著录规则、使用手册的统一 ;分类法、主题词、书名和著者姓名规范问题。参考文献 2。  相似文献   

16.
在追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善本目录增订缘起的基础上,从遴选善本、丰富类型、考证索隐、分类排序四个维度阐释了善本目录增订的内容,指出古籍目录整理具有传承性,并对古籍整理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冀为古籍整理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清代目录数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儒所编地方志中艺文志的书目部分约有2100百种,它们具备了目录的基本属性,应该属于目录。再加上清儒编制的其它类型目录400余种,共有2500余种。这就是清代目录数量  相似文献   

18.
何远景 《中国索引》2004,2(1):28-30
本文回顾了《内蒙古自治区线装古籍联合目录》索引编制过程中,利用电脑自编选目、排序、归并等应用程序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识别和检索馆藏文献资料的工具.所谓目录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理论根据,将分散的、个别的、众多的图书馆目录加以科学划分、合理布局、相互协调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目录系统的职能表现为:能为读者多途径地检索到馆藏文献资料;能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各业务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图书馆目录系统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录系统质量优劣反映了图书馆业务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包兆龙图书馆经过精心设计,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主次分明,相互配套的综合型目录系统,为读者揭示和利用包兆龙图书馆全部馆藏文献资料,为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工作提供了方便、有效、实用的检索工具(见"包兆龙图书馆目容系统示意图").  相似文献   

20.
威海市古籍庋藏宏富,市图书馆及文登、荣成、乳山图书馆均有大量收藏。尤以文登为最,以《守皖谳词》和《巡漳谳词》为代表的69种古籍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8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丰厚的藏书源于当地悠久的人文传统,威海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刘必绍、董祚远、于琏、于熙学、于颐发、毕以绣、孙福海、孙葆田等著名藏书家。如今,《威海市古籍联合目录》完成,为研究利用威海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