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闻波 《现代情报》2011,31(4):174-177
随着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个人信息管理的理论及实践应用。本文运用综述的方法,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个人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和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个人信息管理研究领域的不足,以期推动我国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的特征,分析了民族志方法及其特点,探讨了把民族志方法引入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研究的可能性.构建了使用民族志方法研究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的模型,指出了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最后,指出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望了民族志方法的应用前景,旨在促进个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地有了对个人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管理个人信息的技术、工具的研究也在增加,但是还不成熟。相比国内有关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国外的研究相对更早更多。文章以个人信息管理为研究对向,主要在SCIE中针对其国外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分析及综合进而找到一些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唐先富  陈淑娟 《现代情报》2013,33(8):163-166
随着信息多样化、复杂化的增加与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个人信息管理的理论及实践应用,各种个人信息管理的工具应运而生。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文献计量的方法,主要搜集了国内外关于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发展历程与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个人信息管理工具研究领域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我国个人信息管理工具的开发与利用,使得个人信息管理更加方便有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个人信息管理的内涵及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了当前个人信息管理面临的信息量以指数级增长、个人信息结构松散、管理成本增加、数据挖掘与分析处理压力增大等挑战,提出保证信息管理可靠性、增强信息处理能力、配制灵敏的虚拟化性能、开创友好界面等未来个人信息管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辛刚  方旭  袁晶 《现代情报》2012,32(11):159
选取Google的Gmail邮箱为例,分析电子邮件中个人信息管理的3个主要应用:任务管理、个人信息归档、联系信息管理;并结合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总结出当前电子邮件作为个人信息管理工具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同时,从电子邮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技术和新的改变这三方面来总结未来电子邮件在个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信息泄露和滥用造成侵权的现象层出不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被提上日程。为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在构建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和具体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时,要充分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本质内容,充分认识个人信息保护的机理,唯有建立在法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上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才最终能够切实达到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方旭  辛刚  谢阳群 《现代情报》2013,33(3):40-43
由于目前很多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功能的限制,在个人信息管理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难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6T"管理法运用在个人信息管理中,通过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以达到习惯化、标准化,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最终解决个人信息管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张鹏翼  刘畅 《情报杂志》2015,(4):145-14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信息活动,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PIM)活动中来。采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个人信息管理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开放编码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非常频繁,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存储和管理的个人信息类型多样,个人信息组织、发现、维护的方式与传统桌面设备存在显著差异,但目前技术尚未提供一种通用有效的信息组织和查找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孙瑞英  李杰茹 《情报科学》2021,39(11):157-166
【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作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将词频分 析、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用于政策解读与分析,推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方法/过程】本 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二审稿草案)》(2021年4月29日发布)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词频分 析、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该法律草案文本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以更多视角挖掘分析法律政策条款 内涵的目的,以法律文本的分析为依据完成对我国个人信息推进现状的描述。【结果/结论】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的研究方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二审稿草案)》,归纳并揭示法律文本中所蕴含的个人信息保 护工作的运行机理,明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进程。【创新/局限】综合运用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内容分 析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二审稿草案)》的内容。但本文只针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进行 了分析,并未涉及策略、改进方法等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