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世纪即将成为过去.新世纪的曙光已经初露。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时间。对社会主义的各种责难相继出现.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引导下,大步前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笔者认为:正确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首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笔者认为:她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自我完善到曲折探索寻求发展的过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  相似文献   

2.
解里轩 《上海教育》2008,(15):39-40
苏东剧变及其原因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乃至大起大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有70多年历史的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潮。怎样看待这一挫折,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须弄清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尽管新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的亮点,但是局部的高涨并没有成为运动发展的主导方面,21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在低潮之中。由于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打击前所未有的沉重,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正处在战略策略调整和自我变革的过程之中,因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却具有新的特点,它孕育着积极的变革的因素,这正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以此为阶级基础而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分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欧亚建立起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民族解放运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运动.出现一系列独立国家:19世纪中期.爆发了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以反法西斯斗争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欧洲广泛展开:“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常常有划时代的惊人之变.在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了空前的低潮.对此,世界上许多政治家和各种思潮的代言人都谈出了自己的认识.由于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因而其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呢?一、要把模式同本质区别开来,某一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终结决非本质的失败和终结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革命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列宁“灌输”理论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进行灌输的思想是在 2 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针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错误提出来的 ,对当时的俄国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世纪过去了 ,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后来又发生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剧变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一个相对低潮时期。我国做为一个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仍然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当然 ,在今天 ,我国进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应对方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需要理论创新。 20世纪 90年代初,由于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之后,一下子跌入了谷底。面对这种黑云压城的局势,不少人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动摇和困惑。“社会主义大失败”的舆论甚嚣尘上,西方政治家预言中国也会紧步东欧和苏联的后尘。面对苏联东欧剧变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处变不惊,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在中国大地兴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潮,国内生产总值连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今天,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 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历史作用。它们都是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大低潮时期为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都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是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都使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指导社会主义走出低谷, 蓬勃发展。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地位告诉我们: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社会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指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刘琼 《华章》2012,(13)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低潮,这促使她们更加极力摆脱困境,最终各国纷纷根据国情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当然,现实社会主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还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在危机时刻稳住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脚,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对待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影响。苏联剧变与苏共党内长期缺乏完善的民主制度密切相关。党内民主制度的缺失对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地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破坏了人民民主制度。苏共党内民主制度的长期缺失是影响苏联剧变的综合因素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苏联剧变标志着苏联式社会主义的败亡。党内长期缺乏健全的民主制既是苏联式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又是导致苏联式社会主义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苏东剧变之后的研究现状与前景陈振明苏东剧变是20世纪后半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如果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纪元的话,那么,苏东剧交则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这一事变究竟对国外马克...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了,我们衷心地热烈地纪念它。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开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一个半世纪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证明:哪里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和正确运用了《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里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就会由小到大蓬勃发展;反之,放弃和背离了这些基本原理,即使像苏联这样曾经在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军事干涉下都岿然不动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会毁于一旦。当90年代初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的时候,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2012年4月4-9日,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召开了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没有过时,然而今天的帝国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民族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攻击.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无法避免和彻底解决经济危机,但是资本主义从来不会自动垮台.要推翻资本主义,就必须加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物质力量,并对资本统治发动政治进攻.共产党人必须总结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运动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开辟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但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恰恰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艰难曲折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展望未来,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进程中一次极其严重的挫折,一次极其惨痛的失败。2004年爱尔兰共产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加雷斯·墨菲代表全国执行委员会作了关于苏联解体的报告。在报告中,爱尔兰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引发苏联解体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崩溃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并且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引以为鉴的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面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非常时期,仍然以昂扬的姿态蓬勃发展。探究其中原因,是因为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与苏联解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启示我们,在21世纪社会主义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变常常有划时代的惊人之变。在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陷人了空前的低潮。对此,世界上许多政治家和各种思潮的代言人都谈出了自己的认识。由于观寨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因而其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呢?  相似文献   

18.
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很大挫折,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汲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国际共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等;还包括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等重要内容。国际共运特点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趋势是本专题的难点。 国际共运可分为六个时期: 1847年至1871年,共产主义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60年代重新高涨,在第一国际推动下爆发巴黎公社革命。 巴黎公社失败后到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同各国工人运动结合,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苏东剧变之后的研究现状与前景(续)陈振明二、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的前景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科的前景如何,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那么,人们现在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