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我在二十几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感到,教师只要有意识地使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通过讲故事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如在上《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民歌的过程中,我给配  相似文献   

2.
管金荣 《河北教育》2006,(10):40-40
一、激发兴趣导入 激发兴趣导入是通过猜谜、歌谣、讲故事、游戏、表演、演示、实验、设置悬念等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新课。例如学习《蓝树叶》这一课,我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上课铃声响过后我问学生,树木随处可见,你告诉老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绿色的,我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要见识见识蓝色的树叶。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马上投来疑惑好奇的目光,开始了新课。而《鹅》、《雨》等课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比较合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这样的课文用让学生戴头饰表演的方式导入较生动。《让我们荡起双桨》、《游击队歌》等课文的学习用录音带伴奏唱着歌曲导入较容易激发激情。总之,开篇一旦有了趣味性就能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课始,身穿休闲服、一脸朝气的唐晓苏老师伸出右手,作了个请的手势,然后领着孩子们边唱边跳"London Bridge".随着音乐,师生间情感的沟通与孩子们知识的热身在音乐的节拍中达到融合,孩子们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取而代之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积极调动学习兴趣,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呢?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的《太阳》一课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少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激情飞扬"呢?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途径。一、注重导入,激发兴趣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而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音乐就是沟通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桥梁。一、用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音乐创设的情境导入新课,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首先激情演唱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春雨的作用,受到春天气息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通过读文认识生字。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春雨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课件播放《春雨沙沙下》。老师经常说处处留心、增长见闻,老师现在就看看谁是有心的孩子,课前老师放的歌中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观点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应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个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去贯彻落实。要让学生至始至终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最主要的是在开头这一环节。因此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好的开头方式,即设计好导入环节。站在新课程实施第一线的初中  相似文献   

17.
1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由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优于其它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也不一样,有利于导入新课与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节中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其理论性强,空洞说教,学生难以理解.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播放多媒体课件<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同学们一听到歌声,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不少同学随着歌声唱了起来,歌声把学生带到了特有的意境之中.这时音乐突然停止,教师问这首歌歌颂哪位伟人?什么时间?这样一唱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播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的画面及有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配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画面,从而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8.
<正>一、注重诗歌的积累在上《春天在哪里》这课时,我注重了诗歌的积累。课中有一个活动是唱春天,用歌声激发孩子们去探究春天,学唱了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而且举办了一次唱春天"小百灵歌会",并评出"最佳小百灵"。回忆了两首古诗《春雨》和《春晓》这是我们语文  相似文献   

19.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才能在课党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高效的学习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真正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