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中小学生开始热衷于“摘菜”网络游戏,从中获得了“兴奋”、“激动”和“真爽”的感受。对这一现象的讨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眼。 第一,了解学生热衷“摘菜”游戏的理由。根据笔者的了解,学生喜爱的理由不一:有的认为,游戏能够使紧张的学习得到放松。  相似文献   

2.
"摘菜"     
时下"摘菜"游戏在成年人中盛行,许多人为此沉迷,不少中小学生也开始热衷于"摘莱",从"开心农场"到"QQ农场"等,在校园中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3.
摘菜     
今天,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我们班组织去石榴红村摘菜。九点钟到达那里,柳老师先让我们玩了投篮、背孩子、抱球接力等游戏,很快就到了今天最为激动人心的环节——摘菜!  相似文献   

4.
“摘菜”     
时下“摘莱”游戏在成年人中盛行,许多人为此沉迷,不少中小学生也开始热衷于“摘菜”,从“开心农场”到“QQ农场”等,在校园中流传很广。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私下里谈论:“我昨天去偷了XX家的菜。”“你的萝卜收了吗?”说到“摘莱”。学生们就像说自己喜欢的玩具一样,一下子兴奋起来。五年级有个男生说,  相似文献   

5.
摘菜记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人回到舅舅家去拜年,乡下的生活别有一番乐趣,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去菜园摘菜了。初三早晨,表姐说要去菜园摘菜,我一听,也嚷着要去,要知道,我还从来没有到菜园去摘过菜呢!早晨的空气真的很新鲜,虽然有点冷,但一点也不能冷却我的热情。我们拎着木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音乐韵律活动"苹果丰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做着各种"摘苹果"的动作.有的与同伴手拉手摘,有的变换着方向摘,孩子们都很投入.  相似文献   

7.
这段时期以来,每天一大早来到学校,经常看到办公室里几台电脑前已座无虚席了,几位同事正忙于"收菜"、"偷菜"."收"完、"偷"罢,便满意而去.一日到当地图书馆去换书,看见一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打理"菜园子",她让我把书先放那里,竟忘了给书"销号",以致我无法正常借阅.现在学生条件好了,随时随地可以手机上网,如果谁还没有自己的"开心农场",就好像与同学没有了共同语言.一天,上初二的女儿放学回家时我说:"爸,你也开一个'开心农场'吧,好让我偷你的菜."…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班级管理者也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了解自己,也要懂得学生.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采取的措施很多,让学生防不胜防.有的热衷于通过谈心"引蛇出洞",有的擅长教室外蹲坑" 守株待兔",还有的专长于在学生内部安插线人"挑拨离间",等等.在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中, 班主任们为了获得学生们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采取的具体"计策"也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9.
摘草莓     
"明天要去摘草莓!"唐老师一进教室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耶!"全班一阵惊呼. 我最喜欢吃草莓了,但还没有见过地里的草莓长得什么样.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觉,盼望着明天快快到来.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都到了集合的地点,整装待发."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欢快的歌声伴随我们开始了旅途.旅途当中,同学们有的讲故事,有的讲笑话,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不知不觉中,大家就来到了摘草莓的地方——安宁渠.  相似文献   

10.
小松菜     
正作为叶菜,不同地方种类各异,小松菜是人们经常吃的蔬菜。春天,它长了花蕾,人们就会摘"菜花"来吃。种植的诀窍播种时尽量均匀地留好间隔,不要让种子聚在一起。叶子长出来后,反复间苗,只要小松菜的叶子能互相擦碰到的程度就可以了,这样有利于植株成长。如果发现了虫子,用手除掉。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教学游戏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产生作用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看法。以科尔曼(Coleman)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教学游戏能够为新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提供有效的动机练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理由是:“教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兴奋,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见(《学习中的模仿游戏》 (美),1968年)。而阿林顿(Allington)为首的另一派则主张,教学游戏有碍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理由是:“教学游戏能够激发成功者的学习动机,但对失败者来说,则会产生一种失败综合症,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学游戏往往导致错误的反应,无效地使用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游戏的练习率无法与其它方法的练习率相提并论?(同上)。  相似文献   

12.
摘西瓜     
爸爸带我去摘西瓜. 爸爸穿一件红色背心,拿着两个袋子和一根扁担. "为什么不拿箩筐挑?箩筐稳当得多."我说. "箩筐是稳当,但箩筐重,拿袋子轻松些."爸爸回答. 我们走了十几分钟小路,来到田里,开始摘瓜.秋天了,瓜儿不是很大,但袋子也装不了几个,一下子就装满了.我也拿出我带来的一个袋子,说:"我也摘几个回去." 爸爸瞪了我一眼说:"你摘瓜干什么?摘多了一下子吃不完,就不新鲜了." 我停住手,依了爸爸. 爸爸挑上西瓜,开始在田里走.我两手空空,跟在爸爸后边.爸爸小心翼翼地上了田间小路,两只手一前一后地扶着两个袋子.扁担颤悠悠的,压着爸爸肩上的老茧.跨过几道田坎,穿过几丘稻田,爸爸气喘吁吁的.他停了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相似文献   

13.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1]游戏与玩耍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求知,通过有趣的游戏,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中,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充实.道德教育,应通过开展具有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与游戏有机融为一体,让儿童在游戏的自由王国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喜悦的享受.因此,道德教育如能在"玩"上下功夫,使学生了解"玩",学会"玩",能在"玩"中寻趣,"玩"中求知,"玩"中发展,则可以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样的道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运用"游戏"导引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够让儿童获得难忘的学习经历、深刻的学习体验.实践中,用"游戏的思想"指引教学,从"游戏的视角"分析数学,用"游戏的精神"引领儿童,用"游戏的常模"活化课堂."数学游戏"寓"学"于"玩",让儿童数学学习洋溢着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一、“跳摘”理论和“四分”教学模式的内涵“跳摘”理论和“四分”教学模式是著名语文教学改革家张富创立的教学体系,又称“张富教学法”。“跳摘”理论是“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的浓缩语。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对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进行新的界定、整合。张富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的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称为“跳摘目标”,把学生达标学习称为摘果实。他认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在一个层面上,这对于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形成了“站摘”、“跳摘”、“蹲摘”果实的现象。他说:“如果把学习比…  相似文献   

16.
摘豌豆     
一大早,爸爸跟我说:有个老板要到我们村来收菜,你到地里去摘豌豆吧!卖到的钱归你买书和学习用品。我拿了袋子就往豌豆地跑去,妹妹也跟来了。豌豆有老的、也有嫩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小弯刀悄悄挂在豌豆叶中间。我们要睁大眼睛才能分清哪是豆荚,哪是叶子。天气十分炎热,我和妹妹摘了一会儿,都口干舌燥了。原来  相似文献   

17.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目前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互助游戏、角色游戏等活动,提供亲子共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和家长在"花样"训练中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摘橘子     
今天我们去滨江森林公园秋游,当导游宣布我们先去摘橘子的时候,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还没到果园呢,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刚到果园,就看到许多橘子,有的像扑闪的笑脸,有的像黄色的小灯笼,还有的像小皮球,橘子的外皮黄色中带一点绿,远远望去好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粉画.  相似文献   

19.
摘桃啦     
《小朋友》2007,(6)
夏天到了,桃子熟啦!不过,摘桃子可是个细心的活,不能闹哄哄的。要分工:有的摘桃,有的运桃,有的称桃。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通过创设"摘果子"游戏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谈话引出"我爱读书"活动情境,从中列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交流,进发出思维的火花,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方法,结合情境图重点讲解笔算算理,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