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血液循环”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教材的重点章节。因为人体内细胞与环境之间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完成 ,因此是学习人体其他生理活动的基础。该节课是在承接“血液的成分、心脏和血管的构造”的基础上 ,对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管道系统中流动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内容上与上节课相互呼应 ,构成一体 ,并为以后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气体交换、废物排泄等内容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这样的安排符…  相似文献   

2.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包括“血液”、“血流的管道一血管”、“输送血液的泵一心脏”、“输血与血型”四节内容。本章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本教材前半部分围绕着新陈代谢内容展开的“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人体呼吸”、“人体废物的排出”四章内容,其核心是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前后联系: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社九义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前一课所讲的“人体的血管”;本节内容,又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下一节),“内环境中三大物质的转化”(高二)及“心动周期”(高三)打下基础,故本章的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物》(人教版 )教材围绕新陈代谢内容安排“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新陈代谢”五章内容。这五章内容以新陈代谢为主线 ,以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变为线索相互联系在一起。“呼吸”一章在教材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1 教材分析“呼吸”一章 ,共分三节内容 :肺的通气 ,体内的气体交换和运输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教师在对全章进行复习时 ,有必要打乱课本上知识的前后顺序 ,抓住本章的主线 ,贯穿全章的知识点 ,使学生对全章的知识能够系统化、整体化。本章的中心问题 :一是人体怎样呼吸的 ?…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 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血液组成、血细胞的分类和功能的基础上,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为载体,重点探究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血液知识有一定联系,与下一节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的联系更紧密,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在用"受伤后出血情况不同"引入人体有不同种类的血管后,便开始实验,要求观察血流情况,并尝试分辨不同的血管.之后再从血流方向、管壁厚薄、弹性大小、流速等方面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1.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水分代谢”是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第一小节内容。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植物吸水原理”的基础上及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选择透过性特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学生在学完第一章“细胞”后,转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学习。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和兴趣,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2教学内容本小节主要叙述了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共分2课时完成。本…  相似文献   

7.
1 案例背景 (1)“人体血液循环”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二节的内容,包括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共2课时.该内容涉及到的科学概念繁多,对初中生来说,掌握知识的难度颇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心脏的结构,笔者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结合猪心脏的解剖实验,使学生基本掌握心脏的结构及特点,为第二课时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本案例主要是叙述第二课时“血液循环”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教材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4章的内容。血液循环是本章重点内容的核心,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及时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关键要讲清楚血液循环的途径,使学生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杨婕 《生物学教学》2007,32(12):31-33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教材开门见山,指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简要概括地介绍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意义三大部分内容。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也有密切联系,它以第二章中“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结构基础,以本章中酶、ATP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为物质基础,同时更有利于理解矿质元素运输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以及帮助理解高三教学中体温调节等问题。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本节课通过有氧呼吸的内容,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节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目标设计】本节课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第四章第一小节的内容,是第四章的入门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期末考试、高职考试的重点之一。在本教材中,第一章学生简要地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知道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而第四章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具体学习。本小节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探讨计算机硬件系统五大部件是如何协调工作的,本小节内容在两章之间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好本节课内容,对第一章复习、第四章  相似文献   

11.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1 教材分析 “细胞呼吸”一节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4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生物体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和能量代谢的关系上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构建生物体内能量传递结构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制作“血管内血流连续性原理实验仪”前后湖北省武钢大冶铁矿职业高中(435000)钟儒瑞1制作的必要性中学“生理卫生”课本第四章《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一节要讲血压,它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一概念是在讲过了心脏活动及血液循环途径之后介绍的。也就是说,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六节至第九节的教材内容 (以下称本单元 )进行简要分析 ,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1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内环境与稳态 ,生物的呼吸作用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 .1 编排体系上的调整 旧教材将呼吸作用列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标题下 ,将能量代谢列在“动物的新陈代谢”的标题下 ,这种编排在逻辑上不够合理 ,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因为呼吸作用不只是高等植物的生理活动 ,能量代谢也不仅存在于动…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图表处理小章节,教材主要内容有:电子表格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公式和函数;排序、筛选;建立图表、美化图表。这是一节综合复习课,需复习巩固  相似文献   

16.
<正>1.教学分析1.1本节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抽象,难点较多,其中的相关知识涉及高中生物学全部教材。如必修一中酶的知识涉及蛋白质的催化功能,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涉及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必修二中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联系起来;必修三和调节有关的物质如激素、抗体等又涉及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及免疫功能。可见本  相似文献   

17.
常青 《新高考》2004,(10):63-64
动物新陈代谢的重点内容,是动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其中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的图解以及其间的联系,是高中生物学教材的重中之重。复习时一方面要注意弄清三大有机物物质代谢的途径,即它们的来胧和去脉,另一方面要注意三大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此外,应特别注意代谢与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系人教版高二生物学教材“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该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9.
王娟 《中学生物学》2010,26(1):32-34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义务教育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的开篇内容,也是八年级教材的基础和重点。本节中,教材的内容丰富,涉及的概念深奥,知识的联系紧密,实验的要求严格,知识的难点也相对集中。教师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如何针对初中生的生物基础薄弱、理解和思维能力有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精心制作投影片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江苏吴县市苏苑中学(215128)许忠仁高中《生物》教材“新陈代谢”一章,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其中“动物的物质代谢”一节,不仅着重介绍了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而且还有食物的摄取、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以及代谢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