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第四季度的节目中《世界影视博览》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栏目。这样的栏目是热心的电影观众和电影爱好者所特别喜爱的,即使是对于电影专业人士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个栏目如果做得好,会有更好的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可以有不少值得改进之处的。我认为,这个节目还有必要进行深度的加工。例如介绍某部影片,应该把这部影片的故事和特点以非常简要的方式告诉观众,要提炼,只是一般化地展示影片的某些片段还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在有限的栏目容量之内,想完整、明确而又有深度地表达一个主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视节目的栏目化确实给节目制作的自由度带来某些限定。首先,在素材的运用上,你就不得不放弃许多你喜欢的东西。尤其像《人与自然》这样的栏目,节目的来源是摄制完成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性质虽与栏目的性质相同,但它们并不是按照栏目的容量摄制的。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对原作进行处理,删除或添加情节,使它符合你所要求的时间参数。如果给一个内容单调、情节平淡且容量不够的影片添力。情节使你感到不快的话,那么对一部画面精湛、内涵丰富的影片进行…  相似文献   

3.
谭宗琪 《视听界》2001,(2):33-33,27
常熟广播电视台《农事五分钟》栏目,至今已办了10年,一个短短5分钟的栏目,历经10年而不衰,几次调整节目设置,上级领导和农村观众都要求保留这个栏目:曾设想改一下栏目名称,观众们说“看惯了,亲切好记”,还是叫“农事五分钟”好,这足以说明这个栏目的生命力之强大,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我们电视传媒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很多观众熟悉一个电视节目,首先是从认识这个节目的名称开始的,可以说是各具特色的名称引领观众走向一个崭新的视听空间。如果说电视台是一个人,栏目是它的脸,那名称就是点睛之作,“明眸善睐”,才能留住观众的心。在这方面,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节目名称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吴庆捷 《今传媒》2006,(8):36-37
一个受观众喜爱的收视率高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栏目和主持人可谓“相依为命”,成功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可以使主持人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同样,优秀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也可以使节目锦上添花,获得观众的喜爱。一、门当户对,好马配好鞍一名节目主持人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栏目,一个栏目也需要一名适合栏目特色的主持人。多年前“实话实说”节目是因为有了崔永元观众才喜欢看,在许多人心目中,崔永元已经和“实话实说”连成了一体,不少人是因为崔永元的幽默和平易近人而收看这个节目的;同样,看足球赛的球迷…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产品,电视节目也有它的生命周期理论。观众在不断的电视产品消费过程中,欣赏口味会不停地改变,因此需要推出新栏目或新的栏目编排方式以满足观众的需要。这就是电视节目或栏目的改版。虽然改版的理由各不相同但类型不外乎两类,一是在不取消栏目番号的前提下,对节目内容以及结构、形态、主持人、片头等形象识别标志及节目时段、时长等内容进行调整;另一种则干脆取消原栏目,让位于新的栏目。  相似文献   

7.
谁在看?     
北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谁在说》,望生义能猜出那是一档谈话节目。对于观众来说,一档谈话节目中,是谁在说很重要.不妨看看今天是谁来说——如果觉得说话的人有意思,我们自然就选中了这个频道,就会让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升上去。所以,选“谁在说”来做栏目的名字,让电视制片人煞费了一番苦心。  相似文献   

8.
电视传播的一个优越性,是可以把节目定时定量地送到千家万户的餐厅、客室、卧房,这样就给电视节目栏目化提供了契机。栏目可以把在内容上具有某种一致倾向的节目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播出,并且可以预告观众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内收看。栏目必须具备自己的特点,在观众中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为观众所欢迎的栏目。中央电视台的《神州风采》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9.
电影不是只有文化人才能把玩的东西,电影应该是拍摄给大众看的生活场景;电影不只是大众消费的文化快餐,电影应该是文化人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电影更是专业电影栏目的唯一切口。因此,影视频道的《先锋厅》对观众而言就只有电影。一档10分钟的《先锋厅》节目无法承载介绍各类电影那样浩淼的内容。于是《先锋厅》将视角对准了非主流的艺术影片和独立电影,借冰山的一角去窥探那奥妙的"胶片"背后另类的世界。在商业化电影操作模式日渐成熟的今天,太多太多的影片随着炒作的起起落落喧嚣一时,最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而很多真正的电影精品却因缺乏商业化包装而不为观众所熟识。观众往往是对那些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偶尔看看艺术电影却总也找不到要领,不用说那些有着先锋性质的实验电影,更是看得一头雾水。我们相信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不愿意错过和忽视那些真正  相似文献   

10.
《实现梦想》运作已有一年时间了。当初,我们策划《实现梦想》这个栏目时,是基于对体育事业的关注。我们认为体育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体坛明星的身上。从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人类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与明星对话、和偶像们面对面交流都是观众最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在栏目中,我们将走进体育明星的内心深处,透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去触摸他们的心灵世界。不管是明星,还是观众,让我们在节目中去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11.
办活县级电视台自办频道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国远 《新闻窗》2007,(5):89-89
当前县级电视台自办频道固定栏目有新闻专题、科技信息和电视剧场三大板块。栏目内容相对较少,但还是受到本地观众的喜欢和认同,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办活自办频道的节目,让当地受众更加关心,县级电视台有必要作出一些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视专栏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宣传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好形式。它寓教于乐,图文并茂,既有新闻性,又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因而电视专栏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但是一个栏目如果长时间一个面孔,一种格调,一成不变,观众就会厌烦、会失望、会冷落,最终会抛弃你。可以这样说,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没有一个名牌栏目是一成不变的。越是名牌栏目,越要不断改版创新,才能永葆其生命力。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手持遥控器选择频道时,每隔13秒揿一次按钮换一个台,在广州则每隔7秒换一个…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节目是电视媒体生存的支柱。在电视节目中有大量的是常规性的节目 ,这类节目具有固定的总体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节目框架、固定的节目形态等特性 ,这一类的节目我们称之为栏目。常规性的节目———栏目是电视媒体生存的基本手段 ,是电视媒体与观众沟通的基本途径 ,是电视媒体制作水平的基本标志 ,是电视媒体竞争力的所在。一个电视台如果仅仅依赖制作一两个重大节目 ,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 ,而不注意把握提高日常播出的节目 ,那么这个电视台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因此 ,深入研究常规性栏目 ,明确栏目…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电视节目,无论是新闻类的,或是专栏类的,都是为一定类型的受众而制作的,是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可以说是一个栏目(或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代表这个栏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实际上扮演了一种角色,一种既体现栏目宗旨又体现特定的观众群体需要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承认和肯定,完好地实现栏目的意图。否则,主持人既会与栏目形成隔离感、距离感,也会使观众感到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比如,让鞠萍以少儿节目的主持风格去主持老年人节目《夕阳红》,结果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节目主持人准确的角色定位是节目…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特别节目”?简言之,就是打破常规栏目而特别制作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一般要比常规节目篇幅长、内容更丰富、在观众中反响也更大。大体分为文艺晚会,新闻直播节目,专题大片等,上述特别节目,有的是电视台独立摄制完成,有的是社会参与,由电视台和其他单位合作完成。 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常规栏目,这些栏目每天都有节目播出,为什么还要耗费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出许多特别节目呢?我想,这与特别节目的作用和意义是分不开的。 特别节目能拓展电视节目容量。目前电视台各栏目播出的节目很丰富,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王璟 《视听纵横》2004,(4):68-69
近几年来,电视法制节目可谓遍地开花,发展蓬勃。但是看了众多的此类节目,自己也做了很多节目,我个人认为,电视法制节目还是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是客观原因),电视法制节目的画面往往显得不够丰富,也不够精美。一  相似文献   

17.
为及时报道中央领导、广电总局、电影局对电影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机构把握正确导向,创作弘扬主旋律的最新作品,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根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指示要求,决定开播“中国电影报道”新闻栏目。据悉,该栏目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我国审查通过的影片,传递电影、电视剧创作信息,影人动态,反馈电影市场信息,同时对电影界热点信息、热点新闻进行创作评论、市场评论、人物评论等新闻分析透视。该栏目以新闻报道形式播出,节目力求在重而不失活泼。电影频道开播中国电影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人物访谈节目几乎是每一个电视频道都会有的节目样式,而人物访谈栏目可以说是每一个有追求的电视台都会设立的.但一个人物访谈栏目的功能如何设计?仅仅是做一个自己所理解的人物访谈栏目,还是从频道层面考虑这个栏目的功能?显然,应当是后者.  相似文献   

19.
周明华 《视听界》2014,(6):104-105
如今,观众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扎根在观众身边的县级台如果在栏目设置、节目制作上墨守成规或一味跟风模仿,将失去观众和市场。服务观众,制作不同类型、满足不同收视需求的节目,从观众的需求中寻找栏目创新点,是激发电视节目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实用需求层面定位栏目内容选择消费时代,电视节目不是艺术品,也不是用来评奖的。  相似文献   

20.
时下,京城媒体圈子里似乎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栏目办了两年还在继续办,那这个栏目就是老栏目了。如果按这种说法衡量一下有7年历史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真可以说是一个老节目了。但令广播人欣慰的是,7年里这个节目两次蝉联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之后,又两度捧回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奖杯;更为重要的是,7年来,《新闻纵横》一直贯穿着一种朝气蓬勃、敢为人先的冲劲和名气,一种坚持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初出茅庐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开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大幕由此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