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已为国内外所公认。农业中家庭经营为什么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它和农业生产能够紧密相联并促进生产发展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它的发展趋势与历史命运如何?是大家所关心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我国农业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集体经济前提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从1956年以来农业中单一层次的集体经营,建立了集体、家庭双重经营层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一文(第42页)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变革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营责任制的建立,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将经营权交给农民,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业再上新台阶的制度障碍。1990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时说:“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此,如何完善承包责任制,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已成为体制转型时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力量,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确领会《决定》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对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山东许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围绕着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使家庭联产承包积极性和集体经营优越性结合,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逐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必须走集体经济道路,实行体制集体化和产业集约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后,不仅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而且推动了当代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为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矛盾与局限也日益凸显,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此的要求是: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缺乏全面系统的把握,仅停留在对这一制度的最初认识上。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包括两个方面,邓小平称这两方面为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从1985年开始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在其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是:第一,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这就要求突破家庭经营的范围,使之在更广阔的领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通过联产承包对合作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已大体告一段落,现在工作重点已经转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我认为当前湖南省在农村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需认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在稳定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提倡按能承包,积极稳妥地相对集中责任田,形成适当商品粮生产规模,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几年来,湖南省普遍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全国各地一样,显示了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主要表现在:(1)广大农民从集中劳动,集中经营,评工记分、按工分分配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家庭承包成为集体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上有了自主权;(2)农村从单一  相似文献   

12.
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包产到户责任制,三起三落,在农业经营史上历经曲折,终于突破社会动乱、政策失误等因素造成的重重阻滞,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比较稳定的农业经营制度。它的历史变迁既是国家决策、农民选择、干部推动等因素互动的结果,也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试错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复苏与振兴,逐步形成了家庭经营与集体经济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将得到相应调整,双层经营体制中的家庭经营比重将逐渐下降,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自觉地走上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合作化道路。因此,农科教一体化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建国以来50年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我们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奋斗的历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冲破了旧体制的束缚,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空前提高,但同时出现一些新矛盾,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解决亿万农民进市场的问题,而农业产业化不仅能解决亿万农民进人市场,而且也是农业走向市场化,实现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向农业现代化的理智选择。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惠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同全国其它地方基本同步。惠州的改革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主要以非土地集体资产为主,二是析产分权,三是集体资产使用权重归集体,四是政社合一,五是户口与财产权密切关联。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继续与发展,因此应该有序推行。  相似文献   

16.
从1982年开始,三河县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旨在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农业体制,解决了生产上的“大拨轰”,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1984年同“大包干”前的1981年相比,粮食净增6000万公斤。这三年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2500万元,年递增率为29.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40元。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生产关系的改善,是历史性的进步。1985年以后的三年,农业  相似文献   

17.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公社解体后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统"的方面看,集体经济不复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也基本消失,土地由村民委员会管理,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的"统"有名无实;从"分"来看,由于国家承诺土地承包30年和更长时间不变,个体农户已经从"统"中长期分离,"统""分"基本不可能结合。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给双层经营体制赋予新的内涵,在坚持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形成以双层经营为基础的专业经济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1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不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历史影响。它突破和淘汰了人民公社体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平均主义错误,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道路,促进了新时期工农联盟的巩固和政局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农业思想主要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增产粮食是农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和科学是发展农业的依靠;调动农民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下放给农民是发展农业的关键;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业发展的途径;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这种责任制普遍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实践的结果,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迅速恢复生机,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村出现了解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好形势.可是有的人却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