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分数”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时,学生梳理知识并进行巩固练习后,我把例行公事式的提问“今天你懂了吗”换成另一个话题:关于分数,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真是没想到,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了分数除法以后,你一定对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的一般解法很熟悉了——根据求单位"1"用除法的方法来解。现在给你介绍另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好方法——"份数法"。这种方法很巧妙,想学吗?踉我来。  相似文献   

3.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一次有力的尝试,解答了教师最常关注的问题:学生对分数有认识吗?学生心中的分数能用文字或图形进行表征吗?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这节课的教学?如何让具有差异的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分数?  相似文献   

4.
课堂写真你认识分数吗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并顺着“认识”这个话题进入了教学。“你认识分数吗?你能说几个分数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几位学生分别说出310、21、14、86等分数,教师随机板书并出示1个正方形、8个西瓜的图片(每排4个,共2排)等让学生说说12、41的意义。学生说过之后,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谁来画一画、分一分?”接着又追问:“这里是把什么看做整体‘1’,一份是几个西瓜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  相似文献   

5.
当你拿到孩子的考试卷时,你会怎么做呢?只看分数并对分数马上加以评价吗? "被扣了20分啊!" "你的学习退步了,上次还是90分呢,这次怎么才88分."  相似文献   

6.
教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将具体的事物平均分是学生熟悉的,但要抽象概括出单位"1"来表示这些被平均分的对象,是一个质的飞跃,更是学生真正建立分数意义的关键。教学时,我进行了如下两次不同的尝试,效果迥异。第一次教学:师: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  相似文献   

7.
三个问题     
<正>一位新来的学生拜见大师,大师问他:"在你的一生里,有一个人永远不会抛弃你,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是谁?"学生问。"你。"大师回答。"你在一生里会遇到很多问题,你知道那些问题的答案吗?"大师问。"答案是什么?"学生问。"你。"大师回答。"你在一生里会遇  相似文献   

8.
桂贤娣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但在她从教的30年中,创立了"情感育人教育法"和班主任工作"因生给爱十法"而深受教育界称道,被誉为"小学里的大师". 桂贤娣曾向全国5万余名教师传授过教学经验,很多教师请教过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那么爱我的学生,可是学生却感受不到我的爱?"对此她说:"我每周都会给自己提三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吗?只有给学生需要的爱,才是爱学生."  相似文献   

9.
刘运新 《教书育人》2013,(27):78-79
物理学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对未知世界的预测能力、创新能力有着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类高等学校广泛开展了一门基础课大学物理。那么,非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是怎样看待大学物理的呢?笔者曾通过如"你认为大学物理重要吗?"、"你学大学物理快乐吗?"、"你学习大学物理的方法与中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区别吗?"、"你  相似文献   

10.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亲爱的小朋友,你拿到成绩单了吗?对自己的分数满意吗?有没有因为低分而挨骂呢?去年有一位叔叔在分析了升学竞争已非常具体化地表现为分数之争,很多同学因分数原因而出现心理问题后,提出“分数应成为学生的隐私”,社会反响很大。那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学生都是带着"句号"回家的,而美国学生都是带着"问号"回家的.中国家长会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而美国家长则会问:"今天,你在学校提问了吗?"难道中国学生真不会提问吗?为什么学生们不愿意问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各级各类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的高频课例,也是许多名教师反复玩味打磨的课例,听了那么多关于"分数意义"的课例,你思考过这些设计各异的课例背后面关于分数教学的本质的、本原性的问题吗?在听课后如何深度思考的问题上,陆晓林老师的文章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欢乐一点     
别无选择女:"亲爱的,你真的喜欢我吗?"男:"真的喜欢。"女:"那你为什么喜欢我呢?"男:"因为我暂时还没有别的选择。"(光明荐)问题老师:"再过两天就要考试了,试卷已送到印刷厂开始印刷了,你们要紧张起来,好好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您能把印刷厂的名字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教育理念不在于问学生"你懂了吗?",而是问学生"你学会了吗?"因此创设问题的情景,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积极地思考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一节课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过程,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地思考和发言时,你会发现他们一脸的灿烂和兴奋.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家长总觉得孩子不够努力不够用心不够刻苦,分数总是不尽如人意。但学生们容易吗?你倒试试去做做学生,他们的题目你能做出多少?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上完《分数的初步认识》,最后留几分钟时间做练习时,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分数有单位吗?由于课已经接近尾声,我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学的分数没有单位。下课铃声响起,这节课就到此结束了。但是回到办公室脑袋里浮现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在学的分数是没有单位的呢?也许学生在生活也会看到110米这样的写法,那分数怎么有单位了呢?这不是跟我们今天学的互相矛盾了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分数是用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既然是数量关系当然是没有单位的,这一点同以前学过的"倍"的知识一  相似文献   

18.
"你叫学生写过检查吗?"问到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会感到可笑,甚至觉得奇怪。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写检查,岂不是对学生的包庇和纵容,这样的老师称职吗?  相似文献   

19.
陆文夫 《新作文》2013,(4):34-35
你常说自己的三点一线,没有值得写的生活。那你看到过冬天天空缓缓飞过的鸦群吗?你对同桌的好分数嫉妒过吗?你被别人误解过吗?你被身边的某个小人物、某个场景感动过吗?生活不是大而空的口号,而是贴心的琐琐碎碎。你没有崇高伟大的"有意义"的生活,但你有"有意思"的生活,你有最单纯的眼睛,有最有活力的心灵和最有创造力的双手。其实,你一直在生活里;其实,只要你观察生活细一点儿,写作对你  相似文献   

20.
吕松宏 《吉林教育》2007,(10):55-55
"吕松宏,你长得慈眉善目,整天笑嘻嘻的,你做班主任,学生怕你吗?你管得住学生吗?"朋友常常用这样的口吻说我。"小吕,刚做班主任,对学生不能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