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爱的杨老师:你好!今天给你写这封信,主要是想谈一谈我第一次受到你批评的真实感受。从小到大,我有过许多第一次,但最使我难忘的,还是上初中以后受到你的第一次批评,我第一次知道批评也能如此美丽。我总觉得,你完全就是我们班的“大姐头”,说起来你也是30多岁的人了,可是跟我们在一起却还常常孩子似的开怀大笑、孩子似的好奇惊讶。但这并不影响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凡是见过你的人都说你是一个有个性的人,都称赞你是一个有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的老师。你从不打“疲劳战”和“消耗战”,你一直都是那么自然随意地和我们玩在一起,笑在一起。不…  相似文献   

2.
张莉 《广西教育》2007,(7C):14-14
已记不清怎么和你成了同桌,只记得你坐到我身边的空位上时,我非常不乐意。 十四五岁的我刁钻古怪,任性偏激。那时混坐的男女生都分三八线,只有你我不分。既然你不提我自然高兴,从来都是我占的地方大,而你好像没察觉似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老师,你知道吗,你的外号叫公主哦,虽然这个外号同学们都不知道,只是我擅自取的。那是8月31号。那天,我一个人拖着笨重的箱子出现在你面前,来不及反应的你只是愣愣地盯着我看。我知道当时你一定惊讶极了。一个女生拽着巨大的行李箱上五楼的教室来报到。而且那个女生枯草似的头发跟鸡窝一样乱,浑  相似文献   

4.
漫画人生     
《内蒙古教育》2007,(8X):28-29
如果你坚决地说不,你将赢得你自己的世界。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漫画家。 两岁的时候,你就知道如何把一幅画精简成几根简单的线条;你就知道,如何去安排构图来达到整体的和谐;你也会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像照相似的呆板地照搬现实;你也会用不同的脸表达人的不同性格;你还会用图画去讲述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七、食物中毒中午,"校园三剑客"去食堂打饭,三人在一张小桌子前坐下后,吉米端着打好的饭菜走过来,冷嘲热讽地说: "张小开,一次小小的离心机训练,就把你整晕了,你怎么跟大姑娘家似的?我劝你尽早放弃这次太空之行吧,不然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这天,阿拉布丁的妈妈气冲冲地闯进了书屋。这阿拉布丁就是前几次提到的那位丁丁,他父母是上海人,特洋派,再加上上海人把“我”叫做“阿拉”,因此给他取了个这么洋气的名字。小伙伴嫌长,干脆叫他丁丁、阿拉丁、补丁、布丁。“老拳师,都是你借的破书害的!”阿拉布丁的老妈抓着《哈利·波特》,人还没进屋,硬邦邦的话就像机关炮弹似的射向老拳师,把孩子们都吓了一跳。她把书“啪”地摔来,还丢下一本作文本,吼道:“你老人家好好看看,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老拳师慌忙戴上眼镜,拿起来看。作文要求写“我的理想”,可另命题。他大声…  相似文献   

7.
生命银行     
我静静地盯着地上那块奇形怪状的小石块,感到它也像长了眼睛似的在静静地盯着我,似乎在嘲笑我:“都五天了,来接应你的人  相似文献   

8.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08,(10):125-125
3~5岁平时挺乖的孩子,为什么一来客人就一反常态?怎样才能让他变得规矩一些呢?你的心担只要家里一来人,孩子就跟"疯"了似的,在客人面前跑来跑去,甚至爬到客人身上!这让你和客人都很尴尬。怎么才能让他停止胡闹?  相似文献   

9.
天窗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的地洞里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  相似文献   

10.
梯子     
《中华家教》2014,(Z1):121
年轻的父亲狄恩和他九岁的儿子杰克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突然,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住了。于是,狄恩拿来一架梯子,刚要爬上去。杰克说:"爸爸,让我来吧!"狄恩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想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杰克如猴子一般地爬到梯子的最后一级。他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似的。解开了绕在野花上的风筝线,杰克正要下来,狄恩制止了他,"慢着。"杰克愣住了,望着狄恩,问:"怎么啦?"狄恩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相似文献   

11.
托班的孩子刚两岁多,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对他们得有点特别的招儿才行。 比如,每次我叫能干的孩子帮助老师做事时,孩子们都一窝蜂似的跑来了,任你怎样叫,也叫不住他们。于是,我改用说悄悄话的形式,适合的事找适合的人。在孩子的耳边悄悄地交代怎么做。这下,孩子们就不再为抢做一件事而吵得不可开交了。 再比如,托班的孩子要做到与他人分享东西还是很困难的,硬让他们这样做,准会个个哭得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这不,本来就爱哭的尧尧偏偏看上了诚诚从家里带来的手枪,两人你争我夺,还都哭了。没办法,我只好让他们先把手枪交给我藏起来。放学时,妈妈来接尧尧了,可尧  相似文献   

12.
微笑苹果     
精典回放:二米笑了,你膝盖还疼吗?把苹果吃了,把微笑留下。 那天我爬楼梯不慎摔破了膝盖,不能上课了,便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四下里寂静如水,整洁的宿舍一下子变大了似的,空荡荡的。一些沮丧与颓废的感觉情不自禁地窜上来,想想这生活真不知有何意义,像爬楼梯,一阶一阶看似轻而易举,可又有谁会想到突然摔倒的时候。人,总是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突然有人推门进来,是二米。二米笑着说,我怕你寂寞,来陪陪你,吃个苹果吧。她坐在我床边,认真地削起苹果来。狭长的苹果皮从她指间垂下来,悠闲地晃着。我说,苹果真…  相似文献   

13.
一只石榴     
我最爱吃的水果,要数石榴了。今天,妈妈买来三只石榴,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只来。用手摸一摸,表皮像苹果一样非常光滑,用手掂一掂,哟!还真重呢。石榴皮硬得很,你用手掰,还真掰不动。它的外皮深红,甚至带点褐色的。熟透了的时候,像小孩咧着嘴哈哈大笑似的,好像向人们“通知”成熟的喜讯。用刀切下去,再用手掰开,啊!好漂亮,露出玛瑙似的颗粒,里面都是用淡黄色的薄皮隔成的“小房间”,前前后后,层层叠叠,像蜂窝一样,数也数不清。每个小房间里那一颗颗白里透红、亮晶晶、水灵灵、珍珠似的石榴籽紧紧地排列在一起,折射出迷人…  相似文献   

14.
成长的艰难     
18岁,应该是一段青春飞扬的岁月———生活刚刚为你敞开通往世界的大门。爱情、梦想和未来都站在门的那一边向你招手,所有明天的美好似乎都从门外争先恐后地向你扑来……然而,我的18岁却是艰难的、沉重的,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地压抑。我忘不了我的18岁。18岁的时候,我在读高二。当时,我正在青春叛逆的沼泽地里艰难地跋涉。我与所有的成年人:家长、老师或者随便什么人进行着无声的战争。我挣扎、反抗、怀疑、苦闷。对父母的反叛尤其激烈,我看他们形象猥琐,思想贫乏,生存的方式太过卑下,我把这一切通通说出来,向他们发出我…  相似文献   

15.
一夜的狂风暴雨,把百年的老槐树吹倒在地,缠在老槐树身上的美丽的喇叭花把自己的脚从老槐树的手臂下使劲地拉出来,不胜凄凉地四下打量:破壁、断垣、荒草。荣华富贵、高高在上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喇叭花不禁掉了几滴泪,望着倒在地上低声叹息的老槐树,愤恨地说:“你倒你的吧,为什么也要把我拉倒?”老槐树吃惊地睁开泪眼,像不认识似的看着愤怒的喇叭花,喇叭花那漂亮的面孔由于愤恨而变得难看了。沉默了片刻,老槐树才慢慢地说:“啊,亲爱的喇叭花,你当初不是靠着我的躯体爬上去的吗?你的一生都要靠我来为你撑腰,现在我倒下了,…  相似文献   

16.
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人值得你尊敬、佩服,为什么。是因为这些人的高尚品质,这些人的某些特长或本领,还是因为这些人对你有过帮助、教导……从中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写之前,要想清楚你为什么尊敬或佩服他,用一两件事写出你尊敬或佩服的原因,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完后读几遍,有不妥之处,认真修改。例文他真厉害□陈镜羽俗话说“人无完人”。我可不大同意,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他,头发像滑滑梯似的斜出额头,眼大鼻弯脸蛋小,脸有点儿黑,嘴巴尖,有点像啄木鸟的嘴,说话像开机关枪似的。他,郑方智,年龄和我相仿,在12岁左右,是本班的大明星,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与妻同事     
我和妻在同一所学校。在单位里,人们都说我娶了个好媳妇,人精明又能干。每当听到这些溢美之词,我心里总是甜滋滋的,情不自禁地想起妻的种种好处来。顺风耳我今年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每天仍生活得很纯,像中学生似的,整日跟书打交道,或者看看电视,很少与外面交往,所以每天弄得孤陋寡闻。可是妻却是个活跃人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极为灵通,虽然坐在办公室,但对单位每天发生的事却了如指掌,每天回到家,她一边做饭一边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把这些事一个不少地全讲给我听,很多事情我都是第一次听到,大有“秀才不出门,便…  相似文献   

18.
那天一大早,三姨就说:“今天有没有人带妹妹?”问了好几遍都没有人答应。爸爸要去上班,妈妈也要去上班,三姨父要去买东西……这时我自告奋勇地对三姨说:“我来带她吧!”三姨对我说:“你能行吗?”我自豪地说:“包在我身上。”三姨就急急忙忙地走了。这时,妹妹闪着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谢谢你。  相似文献   

19.
幻想家     
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坐在园子咀的长椅子上谈话。他们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谈些普通的话,而是你一句来我一句去地说大话,仿佛在那儿争吵谁吹得过谁似的。"你几岁了?"小米沙问。"95岁。你呢?""我140岁。告诉你,"小米沙说,"从前我很大很大,跟波略叔叔一样,后来变小了。""我呐,"斯大西克说,"起初身子小,后来长大了,后来又缩小了,现在我马上又要大起  相似文献   

20.
您总是爱唠叨,天天说我,什么“你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你现在要好好学习,以后才会有出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在努力学习呀。您不停地说,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的。还有您什么事都管,管得我透不过气来了,好像我还是三四岁的小孩似的。妈妈,放开手吧,我已经12岁了,都和你一样高了,给我一点儿空间,让我有一片自己的蓝天吧。指导老师:徐青给妈妈的心里话$新疆农一师六团中学附小六(3)班@吴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