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闻宇 《武当》2000,(6):27-28
“犹龙太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世人是难窥其面目的。即使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张冠杰、王逸樵、张玉华等人发文对“犹龙太极”作了些介绍,但“犹龙太极”的练法体系却未曾公开,实因该派名为“犹龙”,暗含“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本义也。此派上承老子,五传而至三丰,历代道祖皆遵“贵隐不贵显”。“犹龙太极”素讲单传、独传、秘传。这就决定了得“犹龙太极”全体者,一般一代仅唯一人也。虽然张振之先生在世时入座(门)  相似文献   

2.
张冠杰 《武当》2006,(4):5-7
犹龙派太极拳,又名“隐仙羽化犹龙嫡派太极拳”、“七星太极拳”等,当地人为区别于其他门派太极拳则称之“龙形太极拳”。该拳据说是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根据《易经》太极阴阳变化的理论,及观看蛇鹊之战的  相似文献   

3.
《武当》2006,(12):54-56
武林长风苦练内功破寒争春本刊编辑部(1)中国武术发展的困惑与走向于仁斋(6)挖掘整理无极拳行功十八诀(二)申圆子(1)太极元功拳(二、三)张德学(1、2)武当(谱张三丰郭兆凤(1)武当春秋大刀王小龙(2)武当纯阳养生掌陈宗焱(2)太极拳散手秘诀王锦泉陈有山(3)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下)陈宗焱(3)十二手追风鞭(中、下)史明岳林飞(3、4)龙形拳荣中根(4)武当犹龙派太极功理初探张冠杰(4)犹龙派太极拳功架歌诀张鸿逵张冠杰(4)夕阳掌源流与法技温永文(4)云台秘技———八步金砖宋学玉(5)梅花拳故里春意浓改东(5)武当太乙混元抟气桩及贯气秘诀王忠海(5)武当…  相似文献   

4.
杜子宇 《武当》2004,(6):15-16
“小小钥匙贵如金,行立坐卧不离身,开天开地开觉性,开合神功太极门”;“细心参,细心参,真法不在势里边”。其间所言“钥匙”、“真法”,均指“心法”。神为意之主,意为神之从;神领而意动,意动而神现,二者相连,须臾不分。心意活动即是念。心念之法就是心法。李派太极出于神功观念,不管外太极(动盘),内太极(静盘),都极其强  相似文献   

5.
郭浩嘉 《精武》2010,(8):11-11
梁标先生,宝安县人氏,1958年香港出生。自幼喜爱习武,龙、狮、麒麟运动及传统国粹,十五岁跟随启蒙师兄邝荣东投进神功门的蔡水清师傅门下学习养生神功及自由搏击与麒麟,于同年,  相似文献   

6.
李滨 《中华武术》2000,(2):33-33
益阳宋志坚先生的巨著《太极拳学》初版于1920年12月,9年后再版修订,迄今又70年了。丁丑年壬子月,先生88岁高龄,以中华太极馆董事长的身份邀请大陆太极拳学术界友人赴台进行太极文化交流与讲学,  相似文献   

7.
姚国钦 《精武》2008,(3):15-17
此88式太极散手是师爷田兆麟从学于杨家,由杨健侯老先生亲传,现在我将田颍嘉师傅(田兆麟)传教的88式太极散手与师傅长子田秉渊合演,拍摄成像,以馈同好,共同研讨杨家太极神功。(穿黑衣者为甲,穿白衣者为乙)  相似文献   

8.
颜紫元 《武当》2000,(11):65-65
郑天熊宗师,是香港太极拳学会的创办人。郑公的太极武功学自其叔郑荣光先生(吴鉴泉入室弟子)及齐敏轩大师。郑公武功精纯,是将太极拳用于实战的伟大实践者与成功者。  相似文献   

9.
近日即将在香港上映的《太极张三丰》,估计将是李连杰又一部非常卖座的功夫片。故事虽有些老,但李连杰着意在中国功夫,使太极神功魅力勾人心魄。日前,李连杰前往韩国为该片作宣传时,把韩国的影迷弄得神魂颠倒,无不为中国功夫翘指称绝。 李连杰说:“我到韩国宣传《太极张三丰》,当地群众反应非常热烈,很多人来询问,太极拳到什么地方去学,如果到中国去学,又从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武当混元功     
云烟散人 《武当》2001,(6):9-11
武当混元功又称“武当混元弥天大法”,“武当弥天大法混元神功”。因它在初级阶段以双手抱球而进行锻炼,故又称之为“太乙混元球”,简称“混元球”。“混元神功”传自武当太乙铁松别派,为武当宗传脉系——武当真宗丹派(脉)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武当太乙神功打手歌》记载的那样:  相似文献   

11.
范洪 《武当》2013,(2):6-9
一、渊源 武当神功太极拳,又名武当玄武式神功太极拳.三丰祖师在武当山修炼时,受蛇鹊相斗的启发,在继承张云庵道长、火龙真人、邱长春长老的太乙柔拳、金丹仙功的基础上,又汲取少林及民间多派武术之精华,借以鸟蛇龟猫猴等动物的仿生创势,以道教所传太极阴阳为体,五行八卦为用,“河图”与“洛书”为经,  相似文献   

12.
刘连洋 《精武》2004,(6):1-1,4
在烟台武术界,有两位先生堪称“武林双杰”,即李飞林、周振东先生,他们是烟台太极螳螂拳法的优秀传人。其中李飞林先生不仅武功高深、气度不凡,更是(莱阳三山)王玉山系统太极螳螂拳的嫡系继承人。  相似文献   

13.
尤志心 《精武》2007,(2):24-25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神功再现何谓内劲?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同。姑且先看一看太极高手发劲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4.
张冠杰 《武当》2007,(10):50-51
隐仙羽化犹龙嫡派太极拳是道脉武学嫡传太极拳,其历史源远流长,是较古老的传统拳派。无论是练功方法,还是技击之术,都有其独到之处,非无本之学可比。其理渊博,拳法变化无穷,令学者学而不厌,是修身养性之要,防身至宝。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许神 《武当》2014,(3):7-10
自武当开派以来,阴阳太极一脉即广为流传,我十分有幸的师从龚演静道长学得武当六合太极拳。龚师父是在年轻时拜河南桐白宫的一位云游道长为师,学得武当六合太极拳。为报答龚师的教导之恩,我特将武当六合太极拳整理成文,以供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葛云高 《健身科学》2009,(11):40-40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12,(4):2
王继振,1925年生,祖籍河北。现定居上海。家祖精武艺、中医、针灸及推拿。6岁始念私塾,并随叔父练少林武功。12岁随二祖母学按摩推拿1959年随南京三届总统府武术教官褚桂亭先生学炼金丹太极养生气功、太极拳、形意拳、八卦及三大门长短兵器,五种推手功法,武当对剑等。1974年经褚桂亭先生引荐随  相似文献   

18.
李驻军 《精武》2009,(7):42-43
已故太极拳大家洪均生先生,师承名门,艺高德劭,遍植桃李于天下。因他淡泊宁静,不喜张扬,故世人对其生平、拳学思想知之不详。近些年随着先生的武学价值被众多有识之士发现,其太极法门遂成求武者竞相追逐学习的榜样。适值先生诞辰之际,作为先生的拳学传人,笔者不揣浅陋,撰文对先生的生平及武学成就作一简介,一来以资纪念先生,二来以飨后学。  相似文献   

19.
体育盲点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所创。孙禄堂(1860~1933),讳福全,晚号涵斋,河北完县东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曾拜李奎元为师,实从郭云深(李之师)习形意拳,后从程廷华习八卦拳,并得太极名师郝为真所习太极真谛。禄堂公以毕生精力钻研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融会贯通,冶三家于一炉,独创了卓然自成一家的孙式太极拳。  相似文献   

20.
高明 《精武》2008,(1):F0002-F0002,I0001
笔者早年有幸拜在武术之乡山东省肥城县石横镇民间武师韩洪祥先生门下习燕青靠打,因筋骨柔弱,韩师传授了西域罗汉功法,使贱躯得以强健。韩师仙逝后,吾又辗转追随太极大师李恩久先生习练陈式洪派太极拳术,深感所获甚丰,虽然时间有限,不能全力以赴,但对所学拳功仍然终日练习不敢一刻稍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