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们读过《昆明师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伍雄武同志的《试论“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以下简称伍文)一文后,思想上很受启发,促进了学习与思考,引起了探讨理论问题的兴趣。但是,对文中的有些问题,我们电还存在一些疑问。现在把我们的极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  相似文献   

2.
平时在家里,妈妈总是不让我干活,可我都12岁啦!于是,我写了一篇《渴望》,表达我渴望“长大”的心愿。这篇文章中涉及一些事例,我特意把这些事例写得很具体、很细致,自己还很得意呢。后来,我把这篇文章拿给老师看,老师却说文章的中心不突出。我当时还傻乎乎地愣着,老师问我:“你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说:“我渴望多帮妈妈干些家务,渴望‘长大’。”老师又说:“你看,你把你妈妈不让你干活的事例写得这么具体,又把你  相似文献   

3.
“请你写得具体些!”这是中年级教师作文教学时对学生的要求。可是,什么叫“内容具体”?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安排了下面这节作文课。班级:三年级下学期一个教学班。情况简析:班内学生54人。写《我的妈妈》、《高兴的一天》等命题作文,约半数人能完成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另一半,十几人写不了三百字,十几人只能写个片断。他们的主要困难是不知道“什么叫内容具体”。教学目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启发学生领会“内容具体”的含义,并激发他们产生“力  相似文献   

4.
茅盾同志散文《雷雨前》的写作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写于三十年代初期”,“写于一九三0年左右”,“写于一九三二年夏秋之交”,“三十年代前期写的”等等说法——最近我们看到一则资料,其中引录了茅盾同志的一篇短文。现照录如下:《随笔三篇》作者题记我把《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献给年青的朋友们。这里是三篇散文。这  相似文献   

5.
郭婧 《文教资料》2014,(5):62-63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巨著。除了深入分析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的创作过程中,创建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与思维方法。它实现了哲学普通方法与特殊问题分析的有效结合,对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2l世纪比较教育“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深刻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思维通过两条道路去把握现实的具体事物,“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把这句话表示为公式即“具体——抽象——具体”。  相似文献   

7.
读了《批语要具体》一文(见《江苏教育》中学版今年第三期),有些不同的意见。现在有些同志有这么一种看法,作文批语越是详细具体就越好,如果写上一些“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恰当”之类的话来指出学生作文中的毛病,那就对学生没有什么帮助。我认为这样来理解“精批”是片面的。作文批语要不要具体,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况来决  相似文献   

8.
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最后把题目补充完整。本次习作要重点抓住“假如”,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同时做到内容具体。一、想像要大胆。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日月星辰、江河湖  相似文献   

9.
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其理论研究中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进行各门科学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体系的根本的科学方法。本文对这一科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求教于理论战线上的同志。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自己研究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好树种——泡桐》材料翔实具体,结构井然有序,是一篇较典范的说明文。如何在规定的一节课内自读好这篇课文呢?我采用了“抓住题眼,把握结构,以读促写”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主要目的是获取写某一文题的切身体会,以用于作文教学,使写前指导的某些要求或写后讲评的某些意见具体化,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过去,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要求学生把《木兰诗》改写成散文.鉴于学生改写古诗往往裹足于翻译的倾向,于是我在做写前指导时,就着重引导学生区分翻译和改写的不同要求:翻译要求“信——”准确、“达”——通顺、“雅”——文辞美,因此译文必须严格忠实于原作,人称、结构顺序、人物与情节等必须与原文完全一致,不得增删或改动;改写则不然,它只要求忠实于原作精神,而人称则允许改换,结构顺序允许调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不少学生在练习写事物时,总是写不具体。空空洞洞,言之无物。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数字写出“怎么样”先看《李时珍》中的一段话:“他整整花了二十七年,终于编写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好些数字,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施正一教授的《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对马克思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突破性研究,主要表现在:准确界定了理性认识、理论思维、理性思维等范畴,从民族兴旺的角度指出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辩证地指出理论思维和认识过程不仅包括“具体———抽象”的过程,还包括“抽象———具体”的过程,并突出强调了后者的作用;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表象———抽象”和“抽象———具体”的方法是辩证统一的,指出表象是理论研究的起点,理论研究还必须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表象———抽象———具体”的方法不仅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更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施正一教授为我们指出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意义并为我们树立了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施正一教授的《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对马克思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突破性研究,主要表现在:准确界定了理性认识、理论思维、理性思维等范畴。从民族兴旺的角度指出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辩证地指出理论思维和认识过程不仅包括“具体——抽象”的过程,还包括“抽象——具体”的过程,并突出强调了后者的作用;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表象——抽象”和“抽象——具体”的方法是辩证统一的。指出表象是理论研究的起点,理论研究还必须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表象——抽象——具体”的方法不仅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更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施正一教授为我们指出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意义并为我们树立了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生动、具体之感。《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明确指出: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具体,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按不同类型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片断训练。即按如何把景写具体,如何把物写具体,如何把人写具体,如何把事写具体的序列训练。在把景和物写具体的序列训练中,我们注意指导学生用“联想法”把景和物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6.
列宁同志曾写过一篇经典文章——《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页—389页),此文是为了解决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应该“从何着手”而写。  相似文献   

17.
说到叙事,“写具体”恐怕是老师们强调得最多的话题之一。然而“写具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写什么”。说到这里,有同学可能会说,“写什么”不是早就解决了吗?比如《小小“打工仔”》,写的就是“我”第一天收拾碗筷呀!可是同学们应该知道,“第一天收拾碗筷”只是一个具体材料,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说,我们通过对这件事的描述,想要表达什么,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写什么”。总之,如果不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具体”就很盲目,就无从下手。以下试作分析。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对“第一天收拾碗筷”的描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如何收拾碗筷的技术问题,那么,在这篇  相似文献   

18.
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课文和一篇写作常识。其中,讲读课文《饲养员赵大叔》统领了半独立阅读和独立阅读课文《今天我喂鸡》、《插秧机的故事》。《读写例话》作为本组课文的小结,则具体剖析了《饲养员赵大叔》一文的现察方法——“看”、“听”、“问”。编者安排这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根据儿童观察和认识事物的特点精心考虑的。刚升入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已初步接受  相似文献   

19.
我们平时都说,写作文要具体,怎样才算具体呢?一般来说,写人为主的习作,就是要围绕人物重点写具体,让读者看得见人物的行为举动。举个例子,有一篇题为《妈妈关心我》的作文,主要片断小作者是这样写的:我有一个关心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20.
具体     
和孩子说明看得到的是“具体”,看不到的是“抽象”。看得到的“眼泪”是具体,看不到的“悲伤”是抽象。看不到的“心”是抽象的,看得到的“心脏”是具体的。“那么,我们可以在哪里看到心脏呢?”我期待着孩子用嫩嫩的声音来告诉我:医院、X光片、电视或卡通影片上。没想到,孩子直觉地答:“猪肉摊。”你曾经在猪肉摊上仔细地看过心脏吗?具体@黄秋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