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婷 《大众科技》2014,(2):127-131
文章以促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服务为研究视角,分析当前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积极开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农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农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当充分发挥广西农业的比较优势,包括地缘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广西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继续扩大产业和技术合作,加速物流业的发展和充分发挥涉农产业优势,主动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市场发展需要,有效推动广西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成立3年来,先后在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技术转移活动。文章结合实例,对在东盟国家举办技术转移活动的需求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并提出推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工作的合理建议,对中国与东盟的技术转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向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燕平  王艳荣 《科学学研究》2009,27(7):1005-1010
 提出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机制的研究框架,建立VAR模型并协整检验,以安徽砀山酥梨产业1990-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验证了技术进步效应与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关系,示例表明技术进步效应与产业集聚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新能源发展的现状特点,提出中国-东盟新能源的重点合作方向,对中国-东盟新能源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双方合作趋势以及战略需求的深入分析,得出中国与东盟将继续延续技术转移合作趋势的结论,并通过研究分析现存合作问题,提出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中国-东盟增强区域整体创新实力和实现高质量合作发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东盟国家合著论文,结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相关经济地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网络格局演化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各国创新联系日益密切,但创新协同规模较不平衡、创新协同质量差距较大,其中中国和新加坡为核心节点;创新网络格局由"双核+多节点"向多核演变,日趋完善;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水平和语言差异与创新合作的可能性和规模水平呈显著反向关系,且技术临近性表现为节点国家间"强弱结合"状态,而地理距离并未成为阻碍国家间创新联系的显著因素.根据研究结论,为推动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网络持续完善,提出健全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扩展跨境区域创新合作渠道、完善跨境区域创新配套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科技合作选择机制以推动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和增强发展策略有效性,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多维度分析,结合各国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构建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东盟主要国家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环境水平以及中国与其农业科技合作现状;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东盟主要国家划分为5类,基于分类管理原则提出中国加强与东盟主要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等。结果显示:中国与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泰国和越南加强稻米产业科技合作,尤其是提升优质稻米产业的数字化供应链水平;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加强农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合作;与马来西亚侧重技术密集型农业领域合作;而与文莱则以加强科技交流为主。最后,从农业领域培育特色优势经济增长点、建设区别化合作平台和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东盟投资自由协议签订的背景,本文区分了投资自由化的资本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增长效应,并考虑了其对于电子通讯行业和其他行业影响作用的差异性,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评估了投资自由化背景下新加坡对华投资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宏观层面上,中-新投资自由化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国策,也涉及诸多方面,近来很多专家学者大力呼吁发展我国的乳制品产业。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即将召开之即,拜访了原科技部副部长、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长、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韩德乾教授。记者:韩教授您好,今天借这个机会请您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乳产业?在这方面将实施什么样的计划?  相似文献   

11.
姜南  李济宇  顾文君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8-1646
本文基于专利转让的视角,利用知识创造、知识转移、专利密集型产业等理论,从微观专利层面研究了技术宽度、技术深度与知识转移成功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专利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宽度、技术深度和知识转移成功率之间的调节关系。文章以1991-2012年度期间在中国大陆授权的1944928件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宽度与知识转移、技术深度与知识转移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专利密集型产业会弱化这种倒U型关系,更有利于较复杂技术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 《大众科技》2009,(5):196-19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章通过探讨与分析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能继续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围绕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协同工作等数字化手段为核心,对该平台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两国贸易合作繁荣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与竞争性,这恰恰符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要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同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双方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刘庆 《大众科技》2010,(11):225-22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与东盟开展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文章分析广西与东盟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区域合作发展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成立3年来,创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技术转移运营模式,通过"一会一展一圈"及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10+1技术转移合作体系,获得中国科技部肯定。文章通过对该中心成功运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提供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国际技术转移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为背景的,是中国和东盟双方基于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考虑而提出并促成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存在许多有利因素,但不可避免地也面临来自区域内外的一系列困难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开创中国与东盟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工程项目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广西科协、香港工程界社促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主办。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工程界知名专家学者36人,以及国内有关代表100多人会聚一堂,展开深入探讨,共谋中国、东盟工程项目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9.
孙志娜 《科学学研究》2020,38(9):1587-1596
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是中国外贸和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控制其他传统变量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区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3~2017年数据和省级空间面板模型对其进行实证评估。结论显示,一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不仅受到本地区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邻地区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表现为本地区的产业转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相邻地区的产业转入对其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相邻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善有助于提升本地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黄磊  刘桂发  胡彬 《大众科技》2011,(7):190-19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双方的合作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合作领域涵括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合作涉及产业囊括了第一、二、三产业。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广西生态农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必将成为广西参与到与东盟各国合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将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果实现走出去,将技术与资金融合提高合作效率,是当前广西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重大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