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钡锶垢是制约油田生产的国际性难题,其严重地影响了井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油气井停产、报废。以硫酸钡为实验对象,通过对一种螯合型钡锶垢解堵剂S的溶解实验研究发现静态试验下随着解堵剂的浓度升高、反应时间增长,其溶解度呈现下降趋势,而动态试验中溶解度和解堵剂的浓度展现出很好的正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解堵剂浓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增长,中间包裹钡锶离子的分子团会集中到反应容器底部,进而阻止新的离子被螯合剂功能键捕获。指出了钡锶垢解堵剂在浓度选择上要注意不能过高,在井下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为钡锶垢解堵剂的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夏玉龙 《内江科技》2009,30(11):44-45
分析了埕岛油田2007年-2008两年来34井次解堵施工效果,对油井堵塞机理及各种解堵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典型井故障分析,总结出各种作业情况下各类解堵剂针对不同作业情况的效果,对下步解堵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化学暂堵剂在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根据化学暂堵剂溶液中的是否溶于水划分为水溶性暂堵剂、油性暂堵剂,根据溶液酸碱性划分为碱性暂堵剂、酸性暂堵剂。本文将对化学暂堵剂的作用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化学法降压注蒸汽技术是利用高温防膨剂配合热化学解堵剂解除地层粘土膨胀无机伤害和地层胶质沥青质沉淀、"死油"等有机伤害,降低超稠油井注蒸汽注入压力、提高地层吸汽能力的增注技术。通过在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8-斜24井现场试验,降低注蒸汽压力2MPa-3MPa,提高了注汽质量,达到设计配注要求,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唐延彦 《内江科技》2013,(9):89+143
本文针对胜坨油田浅层套管漏失问题,优选了浅层预堵剂,研制了高强度微膨胀化学堵剂。浅层预堵剂选用膨胀性好、运移能力强、利于泵入的水膨体。高强度堵剂选用触变性水泥堵剂,利用触变剂控制触变时间,并加入0.075%长度为600μm的纤维,提高抗压能力及韧性。  相似文献   

6.
王铁强 《内江科技》2014,35(12):28-29
根据欢喜岭油田稀油区块地质特点和原油物性分析,针对常规解堵技术现场施工压力高、处理半径小、有效期短等弊端,研究了综合震波解堵技术。该技术综合运用物理解堵和化学解堵技术的优点,具有处理半径大,有效期长,减少二次污染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辽河欢喜岭油田试验3井次,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范潇 《内江科技》2019,(4):26-28
稠油边水油藏由于边水水侵,蒸汽吞吐中后期严重影响注汽开发效果。封堵边水一般需要使用大剂量堵剂,采用常规泡沫体系堵调封堵强度弱且稳定性差,有效期短;采用有机类堵剂投入费用高,经济效益差。因此,需要研究低成本、封堵强度高、稳定好的堵剂体系。石油开发中心针对郑411、草104和草109等受边水推进影响严重的热采单元,研究了油藏水侵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堵剂体系实验优选,对堵剂的性能与封堵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东荣 《内江科技》2003,24(3):39-39,42
该文研究一种新型的耐高温IPN堵剂,进行了堵剂耐高温的机理探讨,提出了利用高温交联剂使树脂与耐温型聚合物结合形成PN耐高温堵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其博 《内江科技》2011,32(12):109-109
浅层套漏井的封堵,采用单一大灰量堵剂封堵时,堵剂进入高渗层后来不及初凝,沿着高渗层进入地层深处,而低渗漏点没有进入堵剂或进入很少,造成封堵无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先对地层进行预封堵工艺,主要技术思路:预堵剂把高渗层填充,防止堵剂沿高渗层突进,使灰浆纵向上均匀的进入漏失地层,在近井地带形成有效的挡灰屏障,提高封堵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复合堵剂挤堵的机理,设计建立了四种施工新技术,研究确定了三大复合堵剂系列体系,通过现场实施工艺成功率100%,85%的实施油井得到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1新型水包油堵剂简介2堵剂的性能评价以白油作为油相,同时选择AL-7和SP-80分别作为水溶性乳化剂和油溶性乳化剂,乳化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水平井堵水用水包油型堵剂。该堵剂为O/W型乳状液,起始浓度低,容易注入地层深部,破乳后粘度能够迅速上升,达到良好的堵水效果。2.1水包油乳状液破乳前后粘度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油藏特点,研发了一种高强度堵剂。室内模拟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单元地层条件,优选出了凝固时间和固化强度较高堵剂配方。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结果表明:低渗岩心分流率从封堵前的5%左右上升到90%。现场试验5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10.9t/d,含水下降了16.6%,单井增油1255t,累计增油5019t。  相似文献   

13.
喷砂补孔割缝技术是一项新的油水井解堵增产增注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的增产增注机理及技术适用范围。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井下双重震源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下双重震源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工艺是把振动解堵技术与化学方法油层处理技术有机融合,通过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综合改造油层,提高油水井近井底地带渗透性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选井条件、设计原则以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油井化学堵水技术的堵水机理,分析该技术在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胜坨油田的适用性,介绍了现场施工过程中堵剂类型的选取、选井条件、堵剂用量确定以及具体施工工艺,分析该技术在39X102井施工过程及效果,提出下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崔桂胜  田延喜  樊娜 《内江科技》2013,34(1):101-102,178
针对孤北21区块由于结蜡、地层污染堵塞等原因造成低液低效井,进行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泡沫流体的基本特征、泡沫混排解堵机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在孤北21区块的适用性分析、解堵工艺研究、典型井例分析、经济评价、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孤北21区块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内江科技》2015,(3):74-75
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油田含油污泥作为堵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胜利油田含油污泥堵剂调剖工艺技术效果及适应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油田含油污泥废弃物经济有效处理,实现油田绿色、环保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声波频率是影响解堵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实验可以得出:随着声波频率的升高,岩心渗透率恢复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解堵频率;不同渗透率段岩心在声波解堵过程中对于频率的敏感度随岩心初始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即渗透率越大,解堵对于频率的要求越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综合含水逐年上升,单一堵剂分层挤堵工艺技术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油藏及区块的开发需要。根据不同油藏及区块的开发特征,研究开发了复合挤堵工艺技术,达到了有效封堵出水层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尚智美 《内江科技》2014,(2):130-130
<正>聚合物交联冻胶逐步成为胜坨油田的主体应用堵剂,冻胶在地层深部能否有效成胶对堵调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分析了地层剪切作用对在用高分子聚合物冻胶堵剂的影响,为提高交联聚合物冻胶在地层深部的强度提出了技术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