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伦敦是狄更斯小说的主要背景,也是其小说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狄更斯的笔下,伦敦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生存环境都是恶劣的。狄更斯笔下的环境除了写实之外,往往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性,特别是其小说中的河流、街道等。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塔楼》中,伊根创新地以男性声音讲述故事,以开放的结局颠覆传统叙事,这不但赋予了哥特式小说新的活力,也形成了文本是要由作者掌控的独特风格。《塔楼》采用元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中正在讲述故事的人物声音往往被另一叙事者打断。然而,伊根颠覆传统哥特式小说叙事的同时又保持叙事的完整性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小说人物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他们或者是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处于被"囚禁"状态。通过作品叙事,伊根以俯瞰的角度审视当代图像文化,探讨图像文化相关主题,探讨人与科技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自我认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使读者意识到在高科技蔓延的时代,人们往往应对的是转瞬即逝的虚拟事物,而非真实的实体,不同人衡量这些事物在交流中的意义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语言艺术,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小说构成的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大部分小说是以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情节往往体现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环境是人物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时间和空间的范围。电影电视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首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语言艺术,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小说构成的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大部分小说是以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情节往往体现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环境是人物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时间和空间的范围。电影电视是一种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通常能吸引人并留在内心深处的小说、影视剧往往是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命运坎坎坷坷的,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个生动的细节;那么同样能吸引学生并刻骨铭心的课堂往往是精彩动人、能震撼其心灵,让其学有所获的,这些也离不开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而学生对教师印象最深刻的也往往是课堂上教师的某一个举动、某一句话,甚至是某一个眼神.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小说文本往往都经过改编、删减,而且篇幅较短的情况,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文本,明显出自原著较多、篇幅也较长,无论是在情节把握还是在内容理解上,都有着不小的难度.语文教师就是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让学生对小说文本理解更深入.本文笔者就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突出小说文本的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说文本.一、紧扣背景,突出历史性小说文本的背景往往有双重含义,一是小说写作的背景,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相关,也就是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小说中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这是作者在小说文本中着力营造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了隐喻与象征。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人物姓名往往含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该文主要从她小说中的人物姓名着手,分析这些人物姓名在小说背景中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成功的人物是一篇小说成功的基石,一个成功人物的言行刻画往往是解码这个人物的关键.本文尝试从小说人物言行中较常见的“人称”入手,通过“还原法”与“比较法”,对小说中不同的人称使用进行分析,引领学生走进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寻找到一条师生都较为容易掌握的常态化的“小说人物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9.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读小说,首先应当把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那么,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 第一,要注意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和活动场所的地理风貌。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当作社会环境的暗示。社会环境就是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如时代特征、社会风气等。第二,要注  相似文献   

10.
汪文宣是巴金小说《寒夜》里的人物,魏端本是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里的人物,两部作品虽然作者不同,故事结构、故事情节不同,但两部小说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写作时间相当,写作背景相似,文宣和端本两个人物身份相同,经历也有相同之处,所以两个人物形象还是很有可比之处的。他们的悲剧有社会、自身等原因,作品也反映出两位作家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小说中的人物刻画一般都很精彩、细致,那么应该如何欣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把握住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来细致地刻画人物,也可以通过正面或侧面来进行描写,也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环境渲染烘托来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总之,把握住方法,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中的有声有色、血肉丰满、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对于小说人物的命名是十分重视的。他曾说:“创作难,就是给人取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倘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的话,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正因为鲁迅先生十分重视小说人物的命名,在小说人物的命名上精心构思,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姓名都已成了“颠扑不破的诨名”,意味深长。例如,“阿Q”已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孔乙己”已成了”书呆子”的代名词;“九斤老太”已成了“一代不如一代”的代名词;等等。那么,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你是否很早就读过?阅读时你是否更多注重的是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刻画?读完后你是否由衷地佩服曹雪芹真是一个小说创作的天才?如果是,那么请你再仔细赏读下面两首诗,相信你会发现曹雪芹其实也是一个诗歌写作的高手,是一个文学全才,他的诗与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的作品比,也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活动,环境景物的展现,往往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就象电影摄影机拍摄下一个个电影镜头一样,使人们看了如同身临其境,感到十分真切。那么,在一些小说中,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的呢?观察点又是怎样选择的呢? 且看小说《药》的第一部分人物观察点的选择。在《药》的第一部分里,写了两件事,一是华老栓清晨买“药”,一是夏瑜刑场就义。作者同时写两件互相联系的事,作了这样的处理:明写买“药”,暗写就义,把夏瑜被害作为老栓买“药”活动的背景事件,让华老栓成为这一事件的目击者。  相似文献   

15.
正在指导学生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小说的情感,分析小说的人物。但是却往往会忽略让学生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其实如果能深入探究小说的环境描写,则能以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旨,对小说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利用环境描写作者能介绍社会背景,暗示人物心理,反衬人物形象,因此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其实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16.
小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很多人都爱读,教师们往往也比较爱教.可是,由于把握不住小说这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要领,教学的方法并不科学,很多教师教学的效果实际上往往并不是那么理想. 不可否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人也根本不承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存在严格的区别.正因如此,很多人在教学小说的阅读时,往往也采用教学一般的记叙文的方法,这是很不恰当的. 我认为,虽然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很相似,但毕竟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形式,教学时必须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才行.区别的具体方法,就是要针对小说的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作品. 小说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所以,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就应该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  相似文献   

17.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块,新教材中专门有一个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来阅读小说欣赏小说呢?在平常小说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阅读体会和感受,这种意图是好的,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但往往会出现让人尴尬的现象: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或不加注意,视而不见;或理解肤浅,流于表面。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但不能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提起咸亨酒店,大家就会想起可怜的孔乙己。但是九月份如果你能看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的四幕话剧《咸亨酒店》的话,那么在舞台上出现的将不仅仅是个孔乙己——事实上在剧中他还不是个主要角色,而是几乎云集着鲁迅以江南水乡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中的大部份主要人物。这里有《药》中的  相似文献   

19.
读完一部小说,我们往往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印象深刻,而对次要人物印象模糊。其实,在一部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以中学语教材中选人的小说为例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20.
(一)“从民欲”如果你与小说作者素不相识,小说的封面装帧也不入眼,你凭什么拿起一本书呢?这是很难说的。不过一旦你翻开这本书,那么每一刻都是你被作者操纵的契机,每一秒的情节都是作者把你弄得荡气回肠、哭天抢地的妙招。人在平时具有强烈的独立性,但是遇到颇有心机的小说家的作品,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