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传统的研究中,人们一般把《诗经》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成“赋”“比”“兴”三类,并把它们与《诗经》的三大组成部分“风”“雅”“颂”合称为《诗经》的“六义”。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而言之,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托物起兴。  相似文献   

2.
托物起兴是民歌常用的手法,人们称它是语言的智慧之花. 赋、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较科学的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此解释一直为后人所沿用.  相似文献   

3.
赋、比、兴是我国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三者中难点在于对起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和理解。学生对此往往认识模糊。起兴主要的特点是借物言情,含蓄委婉地预设下文的情绪或气氛。起兴主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其联想方式有铺垫式、类比式、对比式等。在我国古代民歌或仿民歌形式写作的诗歌,如《诗经》《楚辞》乐府、新题乐府中大量使用,而且现当代一些诗文、各地民歌、歌词等继承并创新了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正> 起兴的开篇 诗的开始两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风、赋、比、兴、雅、颂共称诗之六义。《周南·关雎》传中的“关雎”就是这种手法最典型最古老的代表。作者把寤寐以求的淑女比作关关呜唱的雎鸠。并以此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情。按宋朱熹的解释,“兴者,先他物引起所咏之词也。”“兴者,托物兴辞。”“兴是借彼一物以引起此事,而其事常在下句。”清陈祚明批得更直接;“用艳歌何尝行语,兴彼此顾恋之情。”兴多用于开头,故后人亦称起兴。起兴就是用来引起下文的开头语,借彼说此。在古今诗歌中起兴有时有比喻和暗示的作用,有时和下文意义相关联,情调相关联。《孔雀东南飞》的起兴,两种作用皆有。只要唱出开头两句,听的人就能意识到故事的性质。除起一种提撮的作用外,还造成缠绵哀感的气氛,给人以更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古诗表现手法"赋、比、兴"内涵和作用的理解,一般都是根据南宋朱熹的阐释。对"赋"的定义,诗歌理论界认识比较统一。"比",人们认为即比喻。其实,这种"比",略同象征、类比。"兴",一般认为只是开头、开始、起兴。其实,"兴"是由开头的"兴象"和其后的"联想"两个部分组成,"兴象"与"联想"多数是类似关系,亦有逆向关系,在具体作品中,"比兴"往往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其中的比、兴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谓“赋”,就是直接铺叙陈述事物,即直陈其事,直抒其情的表现手法。所谓“比”,就是比喻,即用某一事物给另一事物打比方。所谓“兴”,就是“感物起兴”,或曰“触景生情”,借助他物引起所要咏唱的事物。清朝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谈道:“事难显陈,理难言罄,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传统中比兴思维的形成源干上古时期万物同构的求同性思维,它强调心物同构、情景交融;在诗歌创作中即表现为“索物以托情”、以“情附物”之比喻和“触物以起情”、以“物动情”之起兴,尤其成为从古至今合乐歌唱之歌词的重要表现手法.通过“曲说”而非“直陈”营造出或隐约含蓄、或活泼谐趣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8.
<正>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说事,是深入描述事情,"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起兴,用以引发出思考和情感。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笔者巧妙运用赋、比、兴表现手法,由"写字有格"到"做人有格""青春有格",尽情渲染格式、格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赋之铺陈,引"格"之联想赋是铺陈其事,即平铺直叙地表达思想感情及有关事物。将一连串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既可以淋漓尽致地详细铺写,又可以一气呵成、加强语势,还可以烘托环  相似文献   

9.
由于迁徙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客家山歌中的情歌古风韵味依存,其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其独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历代民歌中,均有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其中,因其使用得贴切与普遍,有些已成为某种歌体的标志,如《诗经》之比兴,六朝民歌之双关等等,《挂枝儿》、《山歌》中亦是如此。比兴、重叠、双关等多重表现手法的运用,极大增强了《挂枝儿》与《山歌》的表现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民歌史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1.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源于《周易》.《周易》中的赋、比、兴具有以“比”为主,兴的数量较少,比赋合用,比兴合用,且形象性、艺术性、文学性还不够明显等特点,可以说《周易》是赋、比、兴的萌芽期.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成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也是后代文学史作重视《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原因.到了楚辞中,赋、比、兴走向融合,比兴呈现群体化、象征化,形成象征体系,达到繁荣.之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已经完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对后世的诗词、文学批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与《汉书》,是汉代最具影响的两部史书,其中有关乐府诗的述论,成为司马迁与班固乐府观的直接反映。司马迁的乐府观,主要表现为对"前乐府"功能的注重、对"古者诗"与"诗三百"的称美、对"前乐府"文本整理的重视三个方面。班固的乐府观,则重点表现为首次对乐府诗进行了概念方面的定义,并由此勾勒出了乐府诗原生态的民歌特性,确立了其文学地位与文学价值。尤其是其中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八字,更是成为后人衡量与检验乐府诗的一条准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再论比兴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学重要范畴,属诗之六义。分而言之,按朱熹之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有兴会和触物起情的意思;比是"以彼物比此物",简言之即比喻。然而,比兴经常合为一词,或称"比兴手法",就既不是简单的兴,也不是简单的比。而成为一个更大的诗学范畴。一加一大于二,有了更大的内涵:一可以是双关、二可以是比拟、三可以是寓言、四可以是咏物、五可以是囫囵话、六可以是作者无心而读者有意——某些"文字狱"就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诗六义”,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用”说,但是没有详细解释“诗六义”把“赋比兴”放在“风”的后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学者质疑此说。孔说固然合理,但“诗六义”的排列也有其内在的逻辑。“风”是最先形成的诗歌体制,而“赋”是“风”最早的诗歌表现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和伦理道德等因素使人们的一些情感不敢直接表达,于是出现了比较隐晦的表现手法“比”和“兴”。而“雅”、“颂”在情感表达上,可以说是“风”的延续,所以排在后面。  相似文献   

16.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技法,它可溯源到先秦诗文理论家所谈论和使用的言说及表达方式:比物丑类.它与<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有着密切关联.博依在诗文创作中广泛使用,会使诗文文义被遮蔽,但是诗文创作中又不能缺少博依手法,它能形象化地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7.
"《诗经·国风》民歌说"渊源于秦汉时期的采诗说,朱熹加以申述,民国时期古史辨派又参照俗世民歌进行考论,遂成定谳。否定"《国风》民歌说"的学者一般从《国风》非民歌原貌、《国风》内容非出平民两个角度切入,本文补证"《国风》民歌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8.
再论比兴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学重要范畴,属诗之六义。分而言之,按朱熹之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有兴会和触物起情的意思;比是"以彼物比此物",简言之即比喻。然而,比兴经常合为一词,或称"比兴手法",就既不是简单的兴,也不是简单的比。而成为一个更大的诗学范畴。一加一大于二,有了更大的内涵:一可以是双关、二可以是比拟、三可以是寓言、四可以是咏物、五可以是囫囵话、六可以是作者无心而读者有意——某些"文字狱"就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紫阳民歌和紫阳人生产生活、精神面貌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首先,紫阳民歌产生于紫阳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紫阳人特有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的基础之上。其次,紫阳民歌反过来又滋养着、浸润着紫阳人,一则让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上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审美价值,二则紫阳民歌又陶冶了紫阳人的精神,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