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说,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是"真实"与"创新"。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同学们首先应对什么是真话有正确的认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充斥着学理谬误、逻辑错乱、概念模糊、术语混淆,不去说明什么是或什么不是"真实任务",反而玩弄假问题,谈空话大话废话.事实上,所谓的"真实任务"本身及其所衍生的"真实学习任务"和"真实运用任务"等等都是伪命题.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语言学习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任务的"真实与否",而是任务的"有效与否"--这才是外语教学研究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该真正关注的.因为,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学习中,任务是用来创造语言学习发生的环境和条件的手段,"手段"不存在是否"真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探讨的主题是“让作文更真实”。请大家思考一下。在你的眼中,作文的真实指什么?  相似文献   

4.
真实最难     
"以真诚换取真诚!"--可是,这么一换双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诚了吗?人不可能永远真实,也不可能永远虚假。许多真实中一点虚假,或许多虚假中一点真实,都是动人的,最令人厌倦的是一半对一半。刻意求真实者还是太关注自己的形象,已获真实者只是活得自在罢了。什么是虚假?虚假就是不真实,或者,故意真实。"我一定要真实!"--  相似文献   

5.
驻足一月,感受西藏的风俗和文化,总感觉它原有的文化是那么原始又那么真实,思考之后渐渐明了:原始的其实都是真实的,哪怕是图腾崇拜。原始的山水是真实的山水,原始的文化是真实的文化,原始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真是善和美的根基。但是这种原始及真实与现代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原始的文化离不开现代,还是现代的文化离不开原始?我从这个角度思考了西藏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堂哲学课     
<正>在奥马哈听了一堂哲学课,坐在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中间。老师在写字板上写下4个问题,然后统计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人数。问题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1.什么是哲学?2.大学像什么?3.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4.什么东西是有生命力的?统计结果是:第一个问题只有1个孩子感兴趣;第二个问题9个孩子感兴趣;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各有5个孩子感兴趣。老师说,少数服从多数,这节课谈第二个问题,说出你知道的、好  相似文献   

7.
感情真实健康一直是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尺度,要"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什么是感情真实健康, 我们又怎么来抒发自己真实健康的感情呢?本期黄厚江先生和洪劬颉老师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在写作中有什么困惑,不妨给两位老师写信: 黄厚江:jsshhj@sina.com   洪劬颉:hongqujie@hotmail.com  相似文献   

8.
徐德忠 《中学生电脑》2014,(4):44-44,46
数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应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如何努力?小学数学的课堂是真实的、联系实际的、活灵活现的.我们要让课堂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9.
王孔云 《现代语文》2014,(5):138-139
什么是好文章?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文章。怎样的文章才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有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的文章。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生活是“真实”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写不出好文章。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0.
高三,无论情愿与否都已经来临。刚刚步入高三的学生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而家庭中的父母和其他家人有什么变化?相比高三之前的情况有没有感觉到不适应?高三生对父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三学生的真实想法吧。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有血有肉、有真实内容和情感的事。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把它告诉别人,口头上说,便是说话,用笔写下便是作文”。 学生作文是练文育人,是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是做人的基础教育。因此,作文应注意: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种种不可预期的现象,这些现象于我们而言,无一例外,都是一种真实。本栏目的初衷绝不是想批评什么,否定什么,而恰恰是力求客观地反映真实,关注现象和群体心理。但当我们力求表达这种真实的时候,也许难免要遭遇这种尴尬:真实并不尽在我的笔下,而在我的文字之外。所以我们选择一个客观探究的立场,欢迎广大教师、家长、学生来信来稿参与讨论,对已发文章提出不同看法,并提出新的值得关注的校园现象。  相似文献   

13.
论艺术真实     
真实是一切艺术——而不单单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这里的真实,当然是指艺术的真实,因为艺术不可能提供生活的原物。那么,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呢?一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文章,把艺术真实理解为同生活中的事实、真人、原型的相似或内在相似性。但贾宝玉的原型到底是谁,至今仍是无头公案一桩,我们又何以知道怡红公子跟那些个原型象不象呢?  相似文献   

14.
教学问题普遍存在,复杂而多样,并且,还会随着教学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多和更新。校本教研关注的教学问题必须是教师面对的真实的教学问题,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所谓的“面上”的教学问题带给教师个体的不“真实”感、隔离感。因为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把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主要而直接的研究目的。如果问题对教师而言缺乏真实感,那么教师的研究需要、兴趣、毅力都会成为空话,校本教研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点。一、什么是真实的教学问题什么是真实的教学问题呢?概言之,植根于具体的教学情境的问题是真实的教学问题,它必须具备以…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怎样教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严华银试图用30年的语文实践与研究寻找答案并尽可能地让其接近客观与真实。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烦恼?烦闷苦恼也.如今的孩子的烦恼究竟是什么呢?怎样化解呢?如果不能对症下药,空谈能有什么用,关键是先让孩子们"掏心掏肺"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于是,我打算先从我的学生入手.  相似文献   

17.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导引什么是虚构呢?简单地说,虚构就是主观上合乎隋理的想象,即在事实的基础上(或者有现实的基础)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加工。虚构的对象可以是故事隋节,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场景或细节等。在写作中,虚构是和写实相对的一个概念。写实就是真实地描绘事物,写作中存在两种真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所谓生活的真实,是指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存在的,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用耳朵能听到的一切生活现象。  相似文献   

19.
A股市场的真实回暖需要什么条件?如果过往的投资经验还有效,那么市场要真实回暖多多少少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一是股票的整体估值基本合理;二是实体经济或者企业业绩的增长预期开始出现增长的迹象;三是政府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蕴涵,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真实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性理论问题,是随着时代发展需要发扬传承的宝贵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作为以人的解放为主题的思想理论体系,其理论形成和发展、根本的政治立场和制度设计都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人民的真实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不仅提供了近代中国求生存的硬道理,而且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