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载:今年暑期开学,各地教材又换血了。有人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有鲁迅的《阿Q正传》《药》和《纪念刘和珍君》。网上某项调查说,不少"80后"网友,支持删掉鲁迅文章。网友remeo说,他对鲁迅的文章有心理阴影,又长又拗口,老师却要求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代》的“第三种人”论争及施蛰存的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汶(杜衡)在<现代)一卷三期发表了<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从而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第三种人"论争.因为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编辑,所以施蛰存也被鲁迅和左翼作家称为"第三种人",虽然施蛰存说他在<现代>编辑这场论争的文章时,"始终缄默无言."但我以为,施蛰存白始至终有他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鲁迅的散文诗<风筝>,不应该是他"心灵的忏悔"或严于自剖高贵品质的体现.联系鲁迅早期的"立人"主义和在五四新文化退潮后绝望的心境,梳理了<风筝>中"我"的情感逻辑,认为<风筝>旨在揭示鲁迅关于天性丧失或难以存续的绝望心理.  相似文献   

4.
赵艳荣 《现代语文》2006,(2):107-107
一、<核舟记>中"船背"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又用篆章一…"句中的"背"作"底部"、"背面"讲了若干年后,又改为"顶部"讲了.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核舟记>沿用了近年来人教版作"顶部"讲的解释.其理由有二:一、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面","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一样.二,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背面,绝不能滴在船底.  相似文献   

5.
作为鲁迅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鲁迅资料研究仍然大有可为.本年度的鲁迅资料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鲁迅作品资料研究和鲁迅外围资料研究.鲁迅作品资料研究包括:<中国小说史略>材料平议、<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知识性错误、<文化偏至论>材源考.鲁迅外围资料研究包括:考证例话、三味书屋"新说"质疑、"左联"解散及"国防文学"口号再议、"抄袭"公案资料补遗.本文注重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想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迷中显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梁红书 《班主任》2006,(7):23-23
一次和学生们聊天谈到鲁迅,没想到他们说十分"痛恨"鲁迅.他们说,鲁迅是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但鲁迅的文章难学、难懂、难读、难背.  相似文献   

7.
<无常>因其与<朝花夕拾>格格不入的杂文化风格常常被研究者简单化处理.但鲁迅却借助无常这一特殊形象传达了对父亲(包括父亲和老师)的理想.寿镜吾和藤野先生在描写策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无常代表的"师格"的正面典范,同时也是在鲁迅人生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的有力补充,三者最终统一于无常.<无常>体现了鲁迅一生对"人之父"孜孜不倦追求的轨迹,并将<朝花夕拾>从回忆型文本上升到美感与哲理并存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狂飙>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份重要的文学刊物,是文学史上继太阳社与创造社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社团——狂飙社的核心刊物,由高长虹担任主编.鲁迅虽然没有在<狂飙>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但他对<狂飙>的创办却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提携主编高长虹;在上面翻译作品鼓励青年;在与"狂飙社"成员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依然以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情怀关照着<狂飙>的发展.鲁迅重视以报刊传递文学思想的这个舆论手段,推动着文学与传媒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为何"大撤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删除鲁迅部分文章,跟多数教师读不懂有重要关系".资深时事评论员单士兵在<鲁迅作品成教学鸡肋与语文教师素质有关>一文中更直截了当地把矛头指向语文教师,他在文中说:"我不想再去过多复述鲁迅作品的好,也不想去强调鲁迅作品被抛弃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樊春楼 《现代语文》2005,(12):123-123
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指出:"故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这充分说明了写作对人生的必要性.写文章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化层次.写作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半壁江山"之称.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具备以下"十度".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编者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事实上,自高中课改以来,每年都会有关于语文课文删改的争论.去年就曾经因为鲁迅文章的大幅减少引起了舆论争议.  相似文献   

12.
1932年11月,鲁迅回北平探视母亲,并应邀作了五次公开演讲,即著名的"北平五讲".学界已基本理清"北平五讲"的前因后果,但因年代久远、材料匮乏,诸多细节还不为人知.笔者最近从北师大校友刘择之①的文章<牢记鲁迅先生的教导>(以下简称<教导>)中有了一些新发现.  相似文献   

13.
申英利 《文教资料》2008,4(1):15-18
本文通过"散文诗"将波德莱尔和鲁迅两个非同一般的人联系在一起,对他们各自的散文诗代表作<巴黎的忧郁>和<野草>进行比较,寻找波德莱尔对鲁迅影响的踪迹,亦可说鲁迅对波德莱尔思想的某些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 鲁迅先生<雪>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或者进一步说,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江南雪与朔方雪是什么关系?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有三种说法.一是并列说,所谓两幅画面,两种情感,优美壮美;追求美好环境,反抗寒冷环境云云.二是主次说,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有关资料"选录了钱理群教授的话:"相比较,他(指鲁迅)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  相似文献   

15.
鲁迅写过好几篇赞颂苏联、为苏联辩护的文章.其中最为用力、也影响最大的是<我们不再受骗了>.这一篇曾经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是整整一代中学生都精读过的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各国一些媒体说的"苏联怎么穷下去,怎么凶恶,怎么破坏文化",逐一作了辩驳,认为这都是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  相似文献   

16.
陈克华 《现代语文》2005,(10):19-19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之于<战国策>,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内,是很有见地的.但引喻设譬,形象地说明某个道理,并非只是由于"比兴之尚,讽谕之义,固行人(策士)之所肄"(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还是为达到讽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园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相似文献   

18.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问:上海语文课本高一第一学期有一篇课文<香菱学诗>,其"思考与练习"的题目中有"悲剧是将美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的引文.我查了鲁迅<坟>中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发现鲁迅的原话与此明显不同.那么,是课本引文出错了,还是另有出处?这"悲剧论"是鲁迅自己的思想,还是引用别人的话而全集编者没有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民众文艺周刊>在邵飘萍的报刊改革下成为当时文学思潮和运动的历史记录,它与鲁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迅参与了其编辑工作,并"通读"、"校阅"稿件至16期.鲁迅在<民众文艺周刊>发表杂文七篇,译文三篇,杂文内容包含称颂革命先驱,同情底层民众,抨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暴行和反动文人嘴脸等,这在鲁迅思想发展上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并且有形象性、融理于情的文学特征.<民众文艺周刊>记录了鲁迅的抗争,也促成了鲁迅杂文思想和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