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急行跳远是高校普通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田径教学项目。其技术环节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几部分组成。其中助跑、踏跳是技术的中心环节。因为跳远的远度是由人体腾起的初速度和腾起角度所决定的。因此运动员只有在尽量保持和发挥最大水平速度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垂直速度,才能获得最佳腾起角度和初速度,跳出好成绩。由此可见助跑速度和弹跳能力是急行跳远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身体素质因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踏跳是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之一。有效的踏跳特征表现为身体重心向一定方向运动的能力(其最大起跳角度为20°-22°),并保持接近助跑最后速度的腾起初速度。要在短促的支撑时间内快速改变方向,运动员就得在踏跳时表现出最大的作用力。运动员脚着地时,支撑反作用力的垂直分力达到900公斤  相似文献   

3.
1 影响起跳速度的技术因素 1.1 助跑速度:助跑速度在决定跳远成绩的所有因素中,所占的作用大于70%,所以现代跳远技术提倡在高速度助跑下迅速完成起跳。跳远助跑不仅是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速助跑中与跳踏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保持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又要发挥垂直速度,保证有较大的腾起角和腾起初速度。因此技术上要求控制好助跑最后4步步长的合理变化。助跑最后4步,最好仍以前面相同的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起跳效应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是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 ,即起跳的水平速度 (Vx)和垂直速度 (Vy)。目前 ,从大量的研究可知 ,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较快 ,助跑后程速度利用率高 ,起跳阶段速度损失率小 ,腾起初速度大 ,但这些似乎优越的技术条件并未能创造理想的跳远成绩。我国一些优秀跳远运动员由于助跑后程速度过快 ,未能完成充分的起跳 ,具体表现为 ,起跳时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的比例偏低 ,形成较小的腾起角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跳远成绩的提高。因此 ,如何在相对更快一些的速度的情况下增大垂直速度和腾起角 ,并与自身素质、技术相适…  相似文献   

5.
跳远动作技术主要是由助跑、踏跳、空中姿势和落地4个部分构成,其中踏跳技术对完成动作、决定成绩好坏影响最大,而踏跳这一主要环节又与助跑速度、起跳的支撑时间、角度、力量有重大关系。所以,以此标准确定跳远项目的特征,即“高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针对主要特征中的有关因素,在选拔运动员时应以此为重点,把速度发展潜力大和下肢爆发力强的运动员作为选拔的重点,提高选材的准确性。跳远运动员选材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形态选材:对于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一般要求身体瘦长,上下肢比例协调,下肢较长,小腿相对长些,跟腱长,足弓高,脚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过程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得出保持倒数第三步低重心平稳过渡、加大倒数第二步步幅、增大最后一步的踏跳力量、尽可能创造较快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腾起角,是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跳远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远的远度是由腾空初速度、腾起时的起飞角度和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所决定的。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跳远技术来看,一般的腾空初速度是9.2—9.6米/秒,起飞角是19—24度、身体重心腾起高度为50—70厘米。而要达到以上这些要求,最后一步助跑速度必须在每秒10.0—10.70米之间。这就给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它成为跳远技术中的关键。那末,如何搞好助跑与起跳结合呢?通过对国内外跳远运动员资料的综合和分析,笔者认为,在运动员最后六步助跑和起跳两方  相似文献   

8.
现代跳远发展趋势、或者说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因素是: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踏跳,努力获取最佳的腾起垂直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踏跳技术、特别是踏跳力量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完成踏跳动作过程中,运动员从高速度助跑转换成快速攻板起跳,下肢承受地面给予人体巨大的支撑反作用力,需要相关肌肉群发挥其最大绝对力量,为转入快速蹬伸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跳远起跳是跳远技术环节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项,为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点自己的看法。跳远起跳,要求人在高速度下,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起跳的顺利完成与否,直接影响高速助跑的利用率和腾起高度,最终影响远度。为此,在教学上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学习上板姿势,即模仿脚与踏跳板瞬间接触的身体姿势,并且做到贯穿始终,经常练习;第二、学习如何在起跳时把身体放在适当位置,以控制转动量的大小和方向;第三,学习怎样完成躯干和膝的伸展动作。这对垂直分力的获得是非常重…  相似文献   

10.
跳远运动员应该了解跳远的助跑距离、速度、起跳角度、高度和空中时间等各个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参数的最佳值。刘易斯虽有良好的速度,但是他还不能在跳远助跑和起跳中充分发挥他的速度优势。从理论上来讲,起跳速度和起跳角度(重心与起跳点连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决定运动员的跳远距离。刘易斯在起跳中的主要问题是踏跳力有  相似文献   

11.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起跳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通过准确、快速、强有力的起跳获得必要的腾空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从而使良好的腾空技术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为落地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踏跳技术在完整的跳远技术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跳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而起跳腾起角及垂直速度较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和中国不同等级优秀运动员踏跳过程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科学认识踏跳技术实质和跳远教学训练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们国家体育的后备力量,训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一项目今后的整体实力,对于跳远这一项目,专项素质尤其重要。我们知道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而这些又取决于运动员在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中获得的垂直速度。也就是说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和快速助跑中完成  相似文献   

14.
踏跳是跳远技术的主要组成部份。一个优秀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助跑速度,取得最好的起飞初速度,合理的腾起角和较大的腾空高度,在极其短促的时间里改变方向,都需要通过踏跳的一杀那表现出最大的作用。(比蒙、刘玉煌等国内外名将的才能除具有良好速度外,主要是踏跳技术有超人之处。〈如比蒙的水平速度、腾起角、腾空高度都是世界之最〉。)其中,踏跳动作是整个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踏跳技术的三阶段要教好踏跳技术首先要搞清踏跳技术结构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成绩的提高。踏跳的技术可分:放脚(上板)、支撑(缓冲)、起跳(蹬伸)三个连贯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2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腾起角度相应偏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仍是我国跳远技术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跳远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助跑节奏不好(步幅时长时短,频率时快时慢,起跳前跨大步),踏跳无力,腾空不高,空中姿势不平稳,上体前倾或后仰,产生回旋现象等缺点,影响了跳远成绩。究其原因,是踏跳不正确,助跑速度不好。跳远技术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快速而强有力的踏跳,以获得较大起跳初速度,而这个问题往往是人们熟悉而又被人们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对跳远运动员最佳助跑距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跳跃的远度主要取决于跳跃腾起的初速度,这个初速度是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速度。跳跃腾起的初速度是决定跳跃远度的最重要因素,它与跳远成绩几乎成线性关系。由于助跑速度要通过起跳这个中间环节转换成跳跃初速度,使得跳远腾起初速度并不等于助跑速度。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助跑速度的大小,高速助跑是获得高速腾起初速度的前提,它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最大。美国的林德曼就曾经指出,运动员的跳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有效的助跑。国内外研究资料也表明,快速助跑是取得好的跳远成绩的首要条件,并且指出,在所有影响跳远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参加2004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女子跳远决赛中成绩前6名运动员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的对比发现,我国运动员在起跳中具有良好的弹性,起跳蹬伸技术比较成熟,但起跳扇面角不够理想。在助跑中绝对速度较低,而垂直速度和腾起角接近世界水平,说明我国运动员起跳时垂直分速度占腾起初速度的份额较世界优秀运动员大,她们的腾起角与腾起初速度并不完全匹配,原因是一味追求腾起角度而忽略了水平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跳远是由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组成。跳远活动,发展学生的弹跳力、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快速的助跑和迅速有力的起跳,其次是平稳的腾空动作和落地动作的正确。因此,快速的助跑和迅速有力的踏跳紧密结合是跳远技术的关键。两者的结合,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跳远教学中,我们既要十分重视基本技术的教学,又要紧紧地抓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跳跃能力,正确处理好“技术教学与发展素质”二方面的关系。小学的跳远教学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五年级为  相似文献   

20.
跳远     
一、跳远技术教学的目的任务建立正确的跳远助跑、起跳、空中和落地等技术环节的基本技术模式。二、教学步骤(一)走步式跳远技术1.学习起跳和空中技术(1)两腿前后开立,做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见图1的①~③)练习时注意正确的起跳腿放脚技术、起跳腿的扒地技术、摆动腿的折叠摆动技术,以及双臂积极摆动,练习时,躯干、两肩、头和眼的保持正确姿势。此练习也可以在走动中和慢跑中来完成。跳远起跳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关键技术组成部分。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移动速度和能量必须通过强有力的起跳技术才能转化成人体向前上方腾起的飞行初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