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加坡短短30多年就发展成为西方公认的发达国家,在道德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其成功的法宝之一。中国与新加坡具有相同的中华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又都出现了道德滑坡,因而学习新加坡道德重建运动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道德建设被誉为是世界上道德建设成功的典范,新加坡把小学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高素质公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与新加坡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极具现实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平 《江西教育》2004,(23):41-42
新加坡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小国,不但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且道德建设方面的成就也引来众多专家和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是近20年世界上最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的国家,其通过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和在社会上开展各种以提供儒家伦理为内容的道德教化活动,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进行文化考察的基础上,揭示了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对我国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道德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加坡政府对于社会道德建设一贯给予高度重视。在强调对儒家伦理等传统道德继承与发扬的前提下,以国家白皮书形式提出了自己的共同价值观,继而提出了家庭价值观。共同价值观体现了新加坡的道德价值倾向,在提出共同价值观的同时,新加坡提出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对立。  相似文献   

6.
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加坡是近20年世界上最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的国家,其通过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和在社会上开展各种以提倡儒家伦理为内容的道德教化活动,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对新加坡推行家伦理进行文化考察的基础上,揭示了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对我国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法律规范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道德和法律发展相背离的“怪圈”:法制建设的加快不但没有促进道德建设的同步发展,相反,社会的道德水平却日益呈下滑趋势。当代为数不多的几个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昌盛而闻名遐尔的国家,如新加坡、瑞士、挪威等国的治国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道德和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一体化,才能真正把人类行为规范的两大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构筑起一道杜绝一切不道德和不合法行为的栅栏!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道德建设及农民教育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话题。守护传统乡村伦理精神,继承道德传统的伦理精华,是构建乡村社会及其农民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方向。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以儒家文明为基础的东亚国家乡村建设的经验看,乡村道德建设及其农民教育的本质不是城市伦理的输入,而是乡村社会自身道德传统的回归与重建;而这也是乡村社会道德建设及其现代化进程与城市社会道德建设及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的道德重构(1970--2012)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力图创建新加坡民族魂和重构民族认同、民族道德现的过程.新加坡道德教育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重构的紧迫性等促使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种途径,唤起国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期达到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目的.新加坡道德重构研究对正在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具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加坡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得到了完美结合,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八德"和五大共同价值观即是对儒家精神进行的现代意义上的转化和升华。新加坡在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教育的结合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新加坡在种族和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具有鲜明的特色。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也需要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的有益经验。通过比较、批判、借鉴、整合,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初步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理论体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具体表现为:阐明了道德的一般特点和地位,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规范要求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促使新加坡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国家意识教育、倡导东方价值观是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围绕上述内容,新加坡开展了以学校、家庭教育为主渠道,社会运动、道德实践为重要载体,法制建设为保障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官德教育;构建综合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14.
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如李光耀所说,“没有行动党就没有现代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史基本上与现代新加坡的发展历史相重叠,新加坡的国家发展与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密不可分,一部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史就是一部人民行动党执政史。同时,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是世界政党政治经验宝库中的重要成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了集中反映近期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国家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特约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研究员杨沐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路曲教授、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庄礼伟教授、复旦大学刘建军教授、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等八位在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研究方面的专家,围绕“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国家建设”这一主题为我刊撰写特稿,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当前道德建设认识和实践上的主要误区及其根源,提出并论述了道德教育是贯穿道德建设各环节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强调在加强道德建设硬件同时,也要重视道德的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讨论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特别是在微观层面上,从角色道德这个角度对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网络道德建设应该以网上角色道德建设为着眼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是契机又是挑战。本文针对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问题上诸种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失误,深入阐发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到新加坡去的人无不赞赏新加坡高度文明的社会秩序。其实,新加坡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加坡中小学良好的道德教育。一、国家大力倡导全国性的主流价值观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把提高国民道德整体水平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道德教育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与多元化民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评判当前道德现状和分析道德建设的难题出发,探讨了道德重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的执政道德是道德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执政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权的长治久安,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非常重视执政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在执政党的成员道德,组织道德和决策道德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要求,是新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