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早已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共识.然而,一个小小的话题,引发了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争议: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是否可以允许学生"插嘴"?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插嘴"是一种无视课堂规则的表现,对"插嘴"的默许,将导致从众心理之下更多学生的插嘴,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讨论易失去焦点,不利于学生智慧的生成,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将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有的教师则意见相左:"插嘴"反映的是学生思维的投入、活跃,是学生智慧的闪现,七嘴八舌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浓厚的兴趣,广泛参与中多维的对话,恰恰反映了教学的有效性,不许插嘴乃至加以批评,是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扼杀,是与有效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尊重个性、参与体验以及建设多维对话环境精神相悖的.对于,"插嘴"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自身要跳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事实上,课堂上的学生“插嘴”足以证明了他们已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投入了积极思维,这比那些瞪着眼睛看老师,张着嘴巴等知识的学生要好得多.教师要真正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温翠英 《江西教育》2009,(11):15-16
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循规蹈矩,上课时秩序井然、一帆风顺,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上课爱插嘴的学生一般被视为扰乱纪律的顽童,插嘴行为往往被教师排斥、喝斥。然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教学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对学生过多地约束和控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僵化,少有生气;但若视而不见.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学生和教学造成负面影响。面对课堂插嘴的学生和插嘴现象,您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是常有的事情。面对插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应。许多教师比较反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乱课堂教学秩序,扰乱师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插嘴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学生的插嘴中,蕴含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莫燕恩 《广西教育》2009,(19):29-29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爱在课堂上插嘴,而且这种事又常常发生在教师正讲到关键知识的时刻。“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忽然一个插嘴,常常令教师措手不及。可以说,插嘴是小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许多教师是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严厉斥责,生怕学生的插嘴扰乱正常的教学进度。这样做的结果是课堂进度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课堂上常会遇到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或争辩,我们通常称之为插嘴。有时这个插嘴会把教师弄得十分尴尬。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固执,特别是受旧的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所以,在过来的多年教学中,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是很少的。但是,学生间咬耳朵、翻白眼的现象,还是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进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传统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具体表现学生插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同…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学生的插嘴,许多教师是爱恨交加。如果在知识的生长点或者学生思路卡壳处,插嘴有时会成为良好的过渡或者开启思维的钥匙,使教学水到渠成;但如果是在教学按部就班、一帆风顺之时,冷不丁地插嘴往往会打乱教学节奏,使教学走向预设之外。可是学生插嘴的时间、插嘴的内容是无法预料的,于是有些教师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学生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让很多教师感到苦恼。对学生的"插嘴"该怎么解决呢?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开放空间,给学生一个"插嘴"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张安明 《考试周刊》2009,(39):172-172
学生的插嘴现象是当前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围绕这一现象,阐述了生物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来为课堂服务,让生物课堂因学生的插嘴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叶澜先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今,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在下面插嘴的现象,学生插嘴难免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程序,一般情况下是令人反感的,可能多数教师都曾经或多次批评插嘴的学生。这种做法很武断,是不明智的,该文由案例出发,通过对实际课堂的体验,引出了关于"课堂上的插嘴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善待学生"插嘴"课堂上"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新景向,"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学生在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中产生的"插嘴",是学生个性的张扬,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它是由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的"插嘴",让每一位学生都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为追求教学的精确有效,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现象。然而,新课程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遇到此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不但要更多地给予赏识,还要懂得尊重和鼓励"学生插嘴",让"插嘴"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陈旧的课堂教学,导致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阻碍了学生思维上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可是现行的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插嘴"。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插嘴首先是一件令讲课教师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有点不礼貌,没有规矩,打断了教师的思路,影响课堂纪律,会引起其他同学效仿,可能会导致教师完不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插嘴恰恰说明他有平等意识,他有问题没有搞懂,他对教师讲的有不同看法,他有批判意识,甚至他的观点能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纠正教师的小错误,使教学更加严谨,或者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作为教师,除了要拥有专业知识,还应成为“杂家”,来应对来自学生的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的插嘴。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课堂教学革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如学生"插嘴"便是其中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用纪律的条条框框强制束缚学生的"插嘴"行为,而是开始思考灵活的、科学的应对方式,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教师课堂行为的革新,更是教师教学思路、教育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插嘴”,通常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打断老师、同学的讲话,情不自禁地插上一句自己十分想表达的话语。在大多数教师的潜意识中,课堂“插嘴”多少有些目无师长、扰乱课堂的味道。我对课堂“插嘴”虽谈不上深恶痛绝,但也不喜欢。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思路的完整性,为了维护课堂纪律的严肃性,遇有学生“插嘴”时,  相似文献   

20.
孟学香 《宁夏教育》2007,(10):31-32
课堂上学生不时出现"插嘴"或"接下话"现象,怎样认识这一现象,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插嘴,怎样解决插嘴现象。本期特编辑一组如何正确对待课堂"插嘴"现象的文章,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