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杨静 《语文天地》2009,(12):4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进行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作了明确的导向:“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就告诉广大语文教师要突破传统作文的束缚,倡导自主作文教学,让学生自主命题、自主评价、自主修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写自己之想写,说自己之想说,使他们的青春活力在作文中得到尽情表现。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进行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要突出人本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尊重写作主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优化作文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于作文总是一筹莫展,写出来的总是一些空话、套话.如何让学生有话可写,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提倡习作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作文教学和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和真切体验。但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仍不能转变教学观念,淡化学生的个人表达,不注重作文的生活化,导致了中学生作文中出现不良的文德文风。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王丑缠 《甘肃教育》2008,(24):42-42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摆脱教师的束缚,要自由地写作。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肖伟娜 《考试周刊》2012,(29):57-58
小学阶段作文能力的训练既是语文学科中综合能力的体现,又是学生思想流露、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随着教学的全面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的教学要求,如何指导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作文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我们要摈弃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作文教学当中,广大教师应该做到"提倡学生自由创作".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性格以及兴趣来让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自由发挥,使学生的个性、思想在作文当中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是做到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提升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写作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为了考试而机械地写作.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以下,我就凭自己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近年来得到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自己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写作教学的全新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但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学的作文教学仍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一写起作文头就疼,教师一改起作文心就烦。在一大堆的学生作文中,我们发现的是枯竭的内容、呆滞的想象、贫乏的思想和大胆的虚构。充斥其中的胡编乱造和虚情假意,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如何让作文从学生心灵流出,真正快乐地作文,这是课改形势下作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作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对话与个性的张扬。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文,张扬个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建议下,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表现出一个原生态的自我。一、强调写作的目标——生命的成长许多学生写作热情不高,写作水平低最根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些论述,阐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也为作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认为,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应确立这样的理念:解放学生的思想和感官,把学习写作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柬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让作文充满灵动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非指导性作文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方法。在作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任何观点,让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意义和创设模拟的情境是教师实施"非指导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列举"非指导性"作文教学实验中的典型案例,归纳出了模拟情境创设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19.
明超男 《作文》2023,(4):43-44
<正>高中作文教学太过于注重对文本模式的归纳、训练,忽视了学生在思辨能力方面上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思想受到束缚,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创意,没有新意,很难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本文从思辨性作文的特点出发,详细讨论一下有关思辨性作文写作教学的一些策略。一、高中思辨性作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优化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关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优化,要更新观念,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挖掘学生潜在的乐学因素,去唤醒、激励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和体验生活,用心灵的笔触去描绘自已的真情实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丁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标。使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怎样优化作文教学,激发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