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要合理用好现存的教材,找准"想象生长点",也即补充教材的文字"空白",补充、扩展教材的情节"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空白",放飞学生的梦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发展想象能力的关键是找准最能触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想象点"。语文课文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幻想,提供了无以比拟的巨大空间和丰富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积极开发这些资源。特别是课文中的不少  相似文献   

2.
朱慧 《考试周刊》2014,(54):30-30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留"空白"、补"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那么不仅有助于事半功倍地"传道授业",还能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的"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师抓住教材"空白",引导学生补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空白"类型多样,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师也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补白策略,巧妙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4.
补充课文中的"空白",能促进学生入情入境,强化自己的内心体验,也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把"补白"贯穿于每一节课堂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也为孩子们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巧妙设置"空白",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不仅可使学生消除心理疲劳,提高注意力,同时能给学生留下自主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事实上,"空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空白"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教学"布白"艺术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效果的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恰当"布白",能在学生心理上营造一种悬念,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指默默无声却比有声更感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有这样的"无声"处,即文章的"空白"。课文中的空白处正是放飞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好地方。作为教师,要懂得把握空白,利用空白处,让学生在文章的空白处、在思路的发散处拓展学生的思维。怎样抓住"空白",拓展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细品标点,化"无"为"有"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由此可见,想象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也是创造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中心,突出写作的意图,而在文章中巧妙地留下"空白",这些"空白"正为读者提供了一些现成的"想象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去探究这些"空白"艺术,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点。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尤其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新设计、新课程新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如何使孩子们的想象能天马行空似的展翅高飞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抓住情节的"空白",引导学生补想  相似文献   

11.
<正>"文本空白"指的是作品所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读者可透过感觉到的内容结合文字去思考去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利用这些"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利用标点,进行补想标点符号是课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老  相似文献   

12.
邱梅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6):105-106,108
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可从四方面入手:第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表象;第二,选准想象的"触发点",进行创造性阅读;第三,利用"欣赏空白"开发想象区域;第四,通过"想象作文",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来充实作品的内容,丰富作品的内涵,发展自己的思想。也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写文章由于某种需要往往略去一些情节,因此往往留给学生一段"空白",而我们教师恰恰可以利用这段空白,让学生展开联想补充"空白",并且思考作者为什么留下"空白",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了解文本。一、揭题空白,引领入文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它与文章内容大体有如下三种关系:一是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题  相似文献   

14.
吴建江 《考试周刊》2014,(90):30-30
<正>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有些共同的地方: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你问我答,一节课"马不停蹄",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被剥夺了自主思考、质疑的权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可以学习国画中的"留白"技法和文学中的"留白"写法,留点空白给学生,放飞学生思维,从而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空白"中想象,在"空白"中思考、探索,培养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语文教学的魅  相似文献   

15.
<正>艺术家创作作品都讲究留白,即在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留下一些空白让欣赏者用各自独特的想象填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样,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艺术作品,作者也会使用含蓄的艺术手法留下一些空白获取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我们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留下的艺术空白,找准教材中最能促发思维的想象点,引导学生补充这些空白,让学生驰骋想象、纵横思维,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不仅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往往因为知识积累的不足和生活体验的缺乏,写作时会感觉"文思枯竭",下笔无话。培养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核心是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想象联想能力,让他们思维的"暗房"全面开放。而"看漫画想象联想写故事"训练和"听音乐想象联想写日记"的训练恰能很好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白"本身是纯洁而明确的,同时它还是最好的调和色,能更好地衬托、突出其它色彩的特性."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留白中所表达的形体是一种"空灵"美,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造型艺术还是音乐、人生等都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古老的中国画就可以完美地为之诠释,将这一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另外,还有书法中的"飞白",雕塑中的"残缺",生活中的"距离产生美"等也恰当地留下"空白",可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8.
"白"本身是纯洁而明确的,同时它还是最好的调和色,能更好地衬托、突出其它色彩的特性."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留白中所表达的形体是一种"空灵"美,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造型艺术还是音乐、人生等都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古老的中国画就可以完美地为之诠释,将这一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另外,还有书法中的"飞白",雕塑中的"残缺",生活中的"距离产生美"等也恰当地留下"空白",可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9.
提倡"空白",讲究"空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但应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为"空白"而"空白",如果"空白"太多,或"白"得无意义,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了,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只有所空之"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效率,才算布得恰当、布得巧妙,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巧妙利用行文中的空白处,根据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想象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填补"空白",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