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文本的情感把握 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也是老师完成阅读教学 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文本语境在学生 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中的缺失,往往造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流 于言语层面,无法深入体会文本的意蕴,进而难以体会到文本 表达的情感。而小学生的语文经验大部分从生活经验中获得, 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文本创设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 契合的生活语境,必然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及其 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2.
周逸 《四川教育》2020,(6):42-43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实现与“文本情感”的有效衔接。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情感。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语文,让语文更增生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目标。链接生活,激活生活体验是阅读情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掌握阅读教学与生活链接的最佳切入点和最佳途径,架起生活与文本的桥梁,引起学生与文本和作者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有一定难度,指导学生朗读时要使文本中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联系起来,消除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使情感朗读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教学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背景情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链接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借助绘画情境,引领学生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语文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对生活感悟,来源于对学生热爱。有人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始终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7.
王心平 《甘肃教育》2014,(20):97-97
正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的人文性与情感性,情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于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使人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魅力的形成。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认识和体会这种情感的起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挖掘文本中的情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一种理解,学生只有参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堂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以读带情、创设情境、言传身教、挖掘文本魅力、结合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信"语文处处为生活",课伊始就会从生活导入,引发趣味。教学过程中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情感,并让学生再现生活,通过表演等手段体验情境。最后,回归生活,让学生从文本中解读做人道理,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信"语文处处为生活",课伊始就会从生活导入,引发趣味.教学过程中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情感,并让学生再现生活,通过表演等手段体验情境.最后,回归生活,让学生从文本中解读做人道理,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情感性的学科。阅读教学如何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来感悟文本,以达到情感的共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按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编排要求,单元整体设计应聚焦"语言表达与运用"这一语文要素,深入挖掘文本,设计语言训练点,探索与总结出联系生活、迁移运用、搭设支架、类比感悟、合理想象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只有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才能实现有效学习。语文课程中可以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探究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满"情感、美感、语感",进而让学生们喜欢语文、不怕语文、亲近语文。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情感,体验语文味挖掘唯美细节,把握情感色彩。拿到文本,我们必须挖掘文本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也就是文本中的唯美细节。以前,我们把有些问题考虑得太复杂,似乎什么都要讲究,什么都舍不得放,导致美文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毫无味  相似文献   

14.
《文山学院学报》2014,(1):114-117
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有效达到的关键。以语文教材中贾平凹《一只贝》的情感教育落脚点为例作探析,从恰当地诠释解读文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教师的语文素养等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如何立足文本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不仅需要言传,还需要意会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悟。职高学生因年龄和生活经历所限,对文中“意“的理解较为肤浅,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去适当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心灵与文本的情感触点,使之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互动,从而对语文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表面上,文本解读是为了上好语文课,实质上文本解读是实现文本与教师之间情感的融合,既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又能够促使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一.关注情感点,营造情感氛围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石,情感也是文本与课堂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情感目标是语文学科应该承载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语文教师在制订情感目标时需要准确领悟课程标准,合理解读教材与具体了解学生。本文就情感目标的实施提出以下策略:依托文本,与具体语言文字相结合;立足文本,与拓展阅读资料相结合;联系文本,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相结合。并建议在情感目标的评价方面要多一些模糊、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期待。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中,和作者、文本进行鲜活、生动的心与心的对话交流,获得对文本本真价值和意义的真切体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熏陶浸润;品析语言,涵泳体味;以情融情,诱发情感;链接生活,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世界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它还融合了鲜滔的生活、跃动的思想与情感、生命与灵魂。学习语文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语言意蕴的对话达到心灵的愉悦,情感的释放,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不仅需要言传,还需要意会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悟.职高学生因年龄和生活经历所限,对文中"意"的理解较为肤浅,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去适当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心灵与文本的情感触点,使之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互动,从而对语文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