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夜晚,如果房间里藏着一只飞蛾,只要点上一根蜡烛,它就会“勇敢”地冲出来,绕着烛火拼命飞舞,然后撞上烛火,自取灭亡.农业上,经常用类似的方法诱杀螟蛾. 为什么飞蛾会这么执着地扑向火光呢?这  相似文献   

2.
鹿的故事鹿向前奋力奔跑,如果不回头看,6匹马驾车追赶它也只能望尘莫及,任它逃得无影无踪。但人们最终还是驾车追上了鹿,并将它捕获,就是因为鹿在奔跑时不断地朝后望啊。启示:如果你认准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大风大浪都能闯过去,而犹犹豫豫只会断送良机。飞蛾扑火夜晚,飞蛾在烛火的周围飞来飞去,我们用扇子驱赶它,可它离开一会就又飞回来了。去去来来,有七八次,飞蛾终于被烧得焦头烂额。这样无所畏惧地一次次飞近烛火,扇动着翅膀扑火,必定是扑向死亡。人们没有不笑飞蛾这种愚蠢行为的。启示:飞蛾扑火是本能,而人毕竟是有思想、有理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1,(1):49-49
我国唐朝学者姚思廉在《梁书》中,就谈到过“飞蛾扑火”的典故。而那时的人们也会利用飞蛾扑火的这种习惯来诱杀飞蛾。可是,飞蛾为什么会扑火呢?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用“飞蛾扑火”来比喻自取灭亡。飞蛾为什么要扑火呢?是喜爱光明吗?是想取暖吗?还是真的想自取灭亡?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终于揭开了“扑火”之谜。昆虫的眼睛、习性和光线的关系使得出现了“飞蛾扑火”的现象。虫有单眼和复眼,单眼可以感光。不过范围和人不太相同,我们看不见的紫外线,它们常看得到。  相似文献   

5.
黄晶 《物理教师》2008,29(3):31-32
我们常用飞蛾扑火形容自取灭亡,但是飞蛾为什么要扑火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光线来判定方向的.  相似文献   

6.
蝙蝠与飞蛾     
<正>住在乡下的时候,我习惯于清晨在林间散步。时常会发现散落在林间地上的昆虫尸体,特别是飞蛾和金龟子的尸体,总会掉落在路灯杆的四周,想必是昨夜猛烈扑火的结果。飞蛾有着色彩斑斓的双翅,金龟子则闪着翠绿的荧光,在灰色的泥土地上令人心惊:生命是如此短暂脆弱,经过一场火祭就结束了。"这样猛烈地扑火,甚至丧失生命,既没有奖赏,又没有欢乐,为什么它们要这样世世代代地扑火呢?"我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感到悲悯。山上有一位热心的老  相似文献   

7.
C 夜幕像一张茫茫无际的大网,悄悄地撒开。星灯初上,在蓝幽幽的苍穹上一闪一闪的。一只小蝙蝠展开那一对黑翅膀,不停地飞呀飞呀——动物界兴起了“寻根”热,它也要去“寻根”呢! “小蜜蜂,我们都有翅膀,一定同宗同祖,是吗?”蝙蝠来到一株野花前,碰到了一只贪玩不归的蜜蜂。 “不是啊,我们都有翅膀,但我是昆虫家族,像蚊子、苍蝇才是我们同宗同祖呢!你的脸蛋很像鼠,去问问它们吧!”小蜜蜂委婉地告诉了小蝙蝠。 田鼠的家就在一撮蒿草丛边,尽管小蝙蝠知道它专干坏事,不愿理它,可这一回只得硬着头皮去敲门。 …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只青蛙掉在了一个坑里,它们想跳出来,但是坑太深,跳起来很吃力。坑外有很多青蛙就对它们喊:“不要跳了,跳也白费力。”一只青蛙不眺了,趴在坑底,太阳逐渐升高,它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在它们的喊声中越眺越欢,最终一跃眺出深坑。坑外的青蛙过来问它:“我们让你不要跳了,你为什么越跳越欢呢?”这只青蛙说:“我的听力不好,我还以为你们在喊加油呢!”这则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嘲讽带来怠惰,激励产生自信。  相似文献   

9.
生命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稍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我忍不住放了它。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株小瓜苗。这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怎样一种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水泥地上,不屈…  相似文献   

10.
飞蛾扑火     
晚上,我洗完澡,走进房间准备去写作业。打开门一看,见到了我从没看到过的奇迹,我禁不住喊起来:“不得了,你们快来看哪!”我的喊声惊动了爷爷奶奶,他们连忙走了过来。原来是窗外来了一批不速之客———飞蛾。这些飞蛾大大小小爬满了纱窗,大的像蝴蝶,小的像纸屑、米粒。有白的,有灰的,还有绿色的。它们有的趴在纱窗上一动不动,有的轻轻扇动着翅膀,还有的拼命往纱窗缝里挤。有几只飞蛾胆子挺大,决心也很大,它们最终钻了进来,直奔天花板上的吸顶灯飞去。我正急着不知该用什么办法逮住它们,突然,一只飞蛾从灯上栽下,我赶紧举起苍蝇拍,“啪”的一…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中有一种飞蛾,它们的前半生是一只毛毛虫,然后会结成茧,最终的目标是变成一只蝴蝶。“破茧成蝶”听上去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诗意啊!但这背后的代价又是何等的痛楚。它必须挣破压负在自己身体周围的那层茧,而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别人的帮助只会要了它的命。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住着一群白蝴蝶,它们居住在溪水边.靠吸食腐木的汁液维生。有一只毛毛虫.每天看着蓝天.还有蓝天下飞过的多彩多姿的蝴蝶.它心里想着:“为什么我不能变成一只蓝蝴蝶呢?为什么我不能像多彩多姿的蝴蝶一样.以采花为生呢?”于是在吃着树叶的空当.别的毛毛虫都睡了.这只毛毛虫就独自冥想,想着自己生出美丽的蓝翅膀.在蓝天下飞来飞去。每天每天.毛虫都这样深深地冥想着。  相似文献   

13.
没有翅膀的飞翔重庆一考生“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轮回。”甲虫微笑着对我说,“有一天,你也会有一双斑斓的翅膀,在天空中蹁跹舞动。”阳光安静地淌过我每一寸藏青的肌肤,我听到山风掠过树梢,如同一支深远的骊歌。“啊,你”小甲虫尖锐的叫声在我耳边响起,我拖着湿漉漉的双翼,睁开疲惫的眼睛———浅黄的粉翅不幸地覆在地上,我从一只毛毛虫变成一只小飞蛾,我笑了。阳光明媚得有些奢侈,虽然好朋友小甲虫一直期待我成为一只最美丽的蝴蝶,轻盈地在花丛中飞舞,但我无恨亦无悔,如果注定我只是一只小飞蛾,经历了茧里的痛苦与挣扎,我也早已脱了胎,…  相似文献   

14.
雄鹰拥有一双有力的翅膀,它会在蓝天自由地翱翔。那么教师如何给孩子插上一双无形的翅膀呢?  相似文献   

15.
精彩的鸡舞     
外公家旁边有个养鸡场,里边的鸡会跳舞。它们一看到我,就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咯咯”地和我打招呼,好像欢迎我来观看它们的表演。第一个节目是独舞“啄米”。一位高大的鸡先生出场了。这是一位大白鸡先生,脖子上有一圈黑羽毛,仿佛扎了一个“黑领结”。只见它慢条斯理地走到饲料盆前,头一伸一缩地啄起米来。它的表演十分投入,我使劲地为它鼓掌。下一个节目是“喝水”。一只花鸡昂首挺胸来到水盆边,每喝一口水它都要抬一下头。当它发现自己的翅膀上溅了一点水花时,就全身使劲抖动,并用它尖尖的嘴梳理羽毛。它的表演十分精彩,我不禁…  相似文献   

16.
王婧 《少年月刊》2010,(4):40-40
晚上,我用电蚊拍打到了一只飞蛾。那飞蛾落在地上的时候还不停地拍打着翅膀,我起了怜悯之心,便把它放到了桌子上。  相似文献   

17.
剪翅膀     
今天我回到家,看见妈妈一手抓着小鸡,一手拿着剪刀。我奇怪地问妈妈:“您要干什么呀?”妈妈回答道:“小鸡的翅膀长得这么长,老往箱子外面飞,拉得到处是鸡屎,谁擦呀?”“我来擦。”我急忙说。妈妈又问:“那你上学的时候怎么办?”我回答不上来了。妈妈见我不吱声,打开剪刀对准小鸡的翅膀就要剪。我大声喊道:“别剪,小鸡会疼的!”爸爸插嘴说:“小鸡不会疼的,给小鸡剪翅膀就像给你剪头发一样。你剪头发时疼吗?”我伤心地说:“给我剪头发我心疼,给小鸡剪翅膀我心更疼呢!”妈妈笑着说:“我又不剪它的肉。”我急得没办法,只…  相似文献   

18.
大森林的中央坐落着一间小木屋,三只小猪生活在这里,它们分别是福柯尔、乌茨和洛神。同往常一样,福柯尔正在房里忙来忙去,洛神精心照看那些玫瑰花,乌茨则一如既往,当指针撞到12时,它会问问其他两位:“好吧,今天我该给你们做些什么好吃的呢?”“鸡蛋烙饼怎么样?”有时候福柯尔会这样问。接着洛神提议:“胡萝卜烤饼?”“嗯。”乌茨思索一会儿,“土豆泥怎么样啊?”福柯尔和洛神不禁叹息,因为乌茨一天到晚只会做土豆泥给它们吃。不过总的说来,它们三只小猪一直以来都在一起,从来不跟其他动物玩,此刻它们高声唱起歌来:  相似文献   

19.
吴云毅 《生活教育》2013,(5):108-108
"啊!别过来!""呀!"咦,安静的自习课上怎么会出现这种轻声的尖叫呢?答案就是我们班来了个不速之客——飞蛾。飞蛾先"潜伏"在了陶芯盈的课桌里,在她拿东西的时候趁机飞了出来。只见那只飞蛾个头不大,却长着一对大大的翅膀。飞蛾  相似文献   

20.
邱红 《幼儿教育》2008,(12):16-16
<正>一个孩子在观察飞蛾出茧的过程时,觉得飞蛾出茧太辛苦了,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帮飞蛾把茧剪开了一个大洞。可是,这只飞蛾由于没有经历破茧而出的艰难挣扎,翅膀根本没有力,它怎么也飞不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