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大陆电视广告"身体消费"现象的存在情形及其表现。研究发现"身体消费"作为一种能见度极高的社会现象在电视广告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经济愈发达的地区,"身体消费"现象愈显著,而"身体消费程度"愈高的商品,尽管其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间并不必然更长,但其播出频率却更高。  相似文献   

2.
田浩男  侯长生 《东南传播》2021,(10):104-106
"泛审美化时代"的到来被视为消费文化下审美的异化,即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共同泛化,考虑到身体美学对于身体意识与环境共生关系的强调,可将其描述为身体景观进入大众文化被感性化,且受到消费主义过度关注,进而产生的审美话语丢失,身体在其环境中受到多重话语的摧残而缺少自发性的审美反思.本文以社会发展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身体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法,批判消费文化对于身体审美的消解和压缩,使身体呈现出更多的消极意义.并探讨消费主义对身体的压迫与身体审美直接进入大众文化环境间的密切联系,声讨非反思性的身体意识对身体审美话语的消解.  相似文献   

3.
马静 《新闻世界》2009,(11):124-125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身体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女性主义的解读,认为在男权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当下,广告中大量“女色消费”的存在不仅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女性对自己身体自恋与自我规训的悖论即对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无意识依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中女性身体主动分享和被观看的行为,结合视觉消费文化中具体的女性身体消费现象,分析女性身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剧商品化和物化的趋势,并提出对当前女性身体消费研究需重视主体意愿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符码信息解读方式,分别是"主导-霸权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抵抗式解读"。其中,"抵抗式解读"最富有创见,其基本含义是受众在解读符码时,采取与符码创作者本意相左甚至对立的姿态,对符码做出全然相反的释义。与此同时,受众会根据自身的利益、立场、观点等因素对符码创作者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往往异于符码创作者所期待的那样。①这种情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要数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  相似文献   

6.
李东晓 《今传媒》2013,(2):153-154
当代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性与消费性,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女性"被看"的客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女性的"边缘化"处境引起了女性主义者的抗争。男女两性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也文化价值建构的主体,共同参与文化产品及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应该警惕女性身体及形象的客体化的现象,提高性别意识,共同建构两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结构主义符号学认为,流行文化的文本由若干符码组合而成.国产"小妞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本,其受众的观影愉悦体验来自文本中的愉悦符码.然而,文本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脱离不了整体的社会文化关系,国产"小妞电影"受到商业资本文化、女性主义的自我意识以及传统的男权社会规范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对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及观众的观影愉悦体验产生了支配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女性身体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一种动力和催化剂,在网络传播中,这种消费得到强化,它所携带的精神文化因素,强化抑或解构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女性身体被物化为符号并被大众所消费,她们既是消费的主体,又是消费的客体,是流行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符号学和大众流行文化角度对女性身体符号进行解读,揭示当代女性身体符号消费的内涵与逻辑.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男女平等事业不断发展.不过,在当前各类娱乐选秀节目中,由于受到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全球化时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仍存在着资本市场将女性身体商品化的趋向.受此影响,一些女性将对自身的物化话语内化于自我的行动之中,使女性的身体在工具理性当中极化了身体的物性而丢失了身体的灵性,造成身心分离的状况,使人无法"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当中肯定自己".透过娱乐选秀节目中女性身体消费的现象,深入分析其本质,并探寻改变的可能性,既对推动女性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又是新时代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私房约拍"在近年来兴起,它以"身体"为突破点,以影像为媒介,挑战"女性身体仅供男性观看"的父权观念,认为女性也能欣赏自己的身体美。不过,"私房约拍"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商业行为,存在消费区隔;社会对"裸露"的敏感,也使该摄影活动始终被框限在小众范围内。这导致了三重结果:照片中的身体形态走向单一而非多元、"私房约拍"成为城市中产的自娱项目、女性意识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共识。因此,女性意识表达需要摆脱对碎片化消费行为的依赖,形成统一连贯的内在思想。  相似文献   

11.
商业资本后台操纵、大众媒介作为编码工具发挥信息传递与议程设置功能,制造话题聚集粉丝围观,赋权公众造星,增加粉丝资本、情感投入,合力打造偶像符号;大众媒介开拓公共话语空间,利用公众情感空虚痛点发展虚拟社交,建构与偶像双向互动的虚拟镜像,社群区隔和交往功能刺激粉丝对偶像发展的责任感与情感陪伴,激励情感消费;偶像身体作为符码载体成为审美对象,在追求美感享受的消费社会中被装饰与规训;其中消费服从商业逻辑从观看者转向被凝视物,大众媒介营造女权回归的仿真镜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近日"延参法师"的走红为案例,从媒体拟态环境的娱乐工业、文化消费下的符号特征及娱乐文化消费对文学的影响等深层次角度,阐述现代传媒所提供的过于强调娱乐性、商业性和消遣性的文化产品,其文化意义已被物质利益所掩盖,以致引发大众文化消费倾向的异变和错位的事实,呼吁业界和全社会关注、警惕这种文化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13.
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广告符码所构建的消费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参照,探讨消费社会中大众的消费心理及广告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明星现象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现象,明星身体文化的研究却在学术界姗姗来迟.“身体转向”文化热潮中,身体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却未能得到真正地表达.消费主义文化盛行时,观众游走在视觉狂欢的审美与消费之间,精神与灵魂被闲置甚至摒弃.如何解决电影身体文化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成为当下电影身体文化发展的紧迫问题.在反思和批评之际,如何重构中国电影文化的未来,则是研究身体文化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生活化、复调化是网络视觉艺术最为突出的三个风格符码.其中,综合性、交互性、在线性的风格表征,构成了网络视觉艺术的网络化风格符码;流行、娱乐、功利、商品化、风格的消隐等风格表征,构成了网络视觉艺术的生活化风格符码;网络群体的社会、文化意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构成了网络视觉艺术的复调化风格符码.本文对三个风格符码的意义、形成及表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银幕男性呈现"中性"和"阴柔"的气质,由此引发了"小鲜肉"的审美风尚,并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思潮。这种社会审美的形成,是女性主义透过大众媒介宣传并被大众所接受的结果,符合了女性对男性的构想。同时,在身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身体"已经成为审美的对象和审美的主体,银幕男性在时代审美和身体需求之间,在内外合力之下形成了全新的审美风尚。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处在一个消费时代,我们占有着形形色色的物品并将自己物化成商品,被自己和他者消费着。  相似文献   

17.
苗条的暴政     
美国学者苏珊·鲍尔多(Bordo,Susan)在她的《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义、西方文化与身体》(Unbearable Weight:Feminism,Western Culture,and the Body)一书中,关注了食物与身体之间的文化关系。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之中,把女性和身体之间病态的关系从医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中释放出来,使得女性主义的触角真正延伸到"身体研究"(body study)这块重地上来,其中以饮食失调研究为典型,分析了文化失调如何导致饮食失调的现象。苏珊·鲍尔多观察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女性感觉自己正被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目光所凝视(gaze),这种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20):21-24
对于消费文化而言,如何再现物的视觉形象构成了整个消费环节的重要前提。摄影通过技术性操弄塑造出一个个完美符号,通过在符号世界里所营造的仿像,歇斯底里的诱发消费欲望无限膨胀,最终超越消费者的真实消费需求。摄影从人类社会的记录者、旁观者演变为消费文化的形塑者,通过一次次的个体行为将"物的语言"转变为"人的语言",通过符号的细节化展现,直接吁求消费者的在场感和参与感,摄影俨然成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缔造者,实现者,这无疑不是其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自身的一个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公言霞 《新闻世界》2011,(7):104-105
微博传播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微博产生的渊源及其在当今的发展状况,来揭示在它背后所体现的当代人的精神符码和心灵旨趣,以期使微博朝着更有利于人类心灵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B站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借助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理论视角,重新思考了网络直播中的“刷礼物”现象。梳理“礼物”概念变迁与其引发的交互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发现支撑莫斯式互惠交换的礼物之“灵”在数字时代成了鲍德里亚批判的消费之“因”,即平台消费规则集置下的符码操控,但参与其中的观看者并非全然无意识的消费者,他们在策略性使用中展现出了抵抗符号拜物迷思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