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一要建立健全校内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预警机制;二要建立健全校外提升学生助学贷款还款诚信的预警机制;三要建立完善助学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四要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推动诚信与法律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金融理论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措施的对比,指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的必要性;并通过对1999-2004年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回顾和分析,认为其存在两方面的制度缺陷。并进一步提出要使助学贷款政策得以长远和良性发展,政策制定者必须重视风险分担中各方的利益(国家、银行、高校、学生家庭),协调各方利益,并明确各自权责。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大、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助学贷款政策未能建立有效的目标导向机制及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有效的目标导向机制应有助于银行商业目标的实现和各种金融手段的充分利用;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要求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由助学贷款相关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合力规避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4.
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中央政府出台新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大力发展.笔者研究认为,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面临四大问题:信用社存款的存期短与助学贷款期限长存在矛盾;由信用社单独审批助学贷款可能引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风险控制缺乏基础机制;政府贴息等政策落实机制缺失.本文提出,由国家开发银行与信用社合作克服资金困难;由高校监督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入保证制度控制贷款风险;建立沟通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接受助学贷款投资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风险:因大学生不知道风险的存在及信用意识不强所产生的风险,因助学贷款政策上的缺陷所产生的风险,因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所存在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与诚信教育机制,完善助学贷款的政策及法律体系,建立多元资助体系与风险分担制度,多管齐下防范与控制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遇到了哪些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人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国家助学贷款运作中存在的风险成因的分析 ,提出了防范助学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94-95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着一定的违约风险,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的根本在于控制借贷学生的还款情况。督促借贷学生按时还款,将违约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助学贷款业务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降低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措施应该贯彻整个助学贷款的三个阶段:贷前风险防范、贷中风险管理、贷后风险控制。只有分别在这三个阶段做好助学贷款的风险应对工作,建立起强而有力的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充分降低国学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9.
试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规避的原则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属信用贷款,在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以及学生信用意识相对淡漠情形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势必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本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风险规避原则,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风险补偿金是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有效条件之一。实践过程中,在风险补偿金的比例确定、归集方式、使用机制、用后追偿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从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1.
防范高校贷款财务风险的措施包括:制定贷款资金管理制度,建立贷款风险预警和领导责任制,建立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强化高校基建财务控制制度以及建立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加大高校助学贷款力度,资助了一大批经济困难、乐于求学的学生.但国家助学贷款是无需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在制度监管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和改进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校、系两级的贫困生资料库等改进性措施,能有效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为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扩大高等教育普及范围、实现教育公平和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助学贷款制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其所起作用正日益突显。这种有偿的资助模式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近年来,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各地贷款经办银行慎贷、拒贷现象层出不穷。国家助学贷款体制的良性运行严重受阻。文章主要针助学贷款风险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创新性地提出了风险规避机制以促进高校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校贷款规模的扩大,贷款的风险也与日俱增。由于公立高校法人没有充分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公立高校不能破产。当高校存在巨大贷款风险时,政府必然补充承担高校法人银行贷款的连带责任。笔者认为防范高校贷款风险向政府转嫁应该从完善相关立法以加强对高校银行贷款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建立高等教育战略预警系统,完善其功能下的高校贷款预警指标体系;公开高校财务状况,建立高校还款信用档案;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等几方面进行,以控制高校贷款风险向政府转嫁。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国家助学贷款顺利进展的原因很多,但深追其原因,关键还是偿还机制不完善。一是履行助学贷款的银行因风险大,对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比例与银行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矛盾。本文试图从贷款学生偿还能力评估和违约处理两方面探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罗涛 《河南教育》2011,(6):14-15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和高校管理贷款机制。但是"河南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其信用贷款的性质增加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二是从法律关系来看,高校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需要进一步调整;三是在目前的制度下难以解决贷款拖欠问题。在贷后管理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是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政策之一。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被归纳为银行、贷款学生和第三方中介,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三方主体的决策取向,解释了目前的助学贷款政策施行乏力的现象。银行的经济人属性是其缺乏放贷动力的主要原因;信用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的还款制度是学生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而风险补偿金机制的引入使得贷款风险向政府和高校转移是第三方中介不积极支持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助学贷款立法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高校助学贷款立法及制度建设,其主要经验是通过多项立法推动助学贷款制度的改革,形成多元混合型的资助模式和“资助包”管理模式,并通过多种措施防范风险。借鉴美国的经验,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应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通过立法完善各项制度,通过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和贷款违约的补救机制,防控助学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助学贷款是国家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由政府和财政部门以及高校为银行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缴纳上学期间的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的一种贷款。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接受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也为社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然而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风险性比较高,很多学生存在毕业后违约不还款等现象。本文就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控制高校助学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确保高等教育入学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高违约率始终成为这一政策性贷款执行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8所高校受贷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贷款偿还方式单一、学生诚信意识不强、银行对贷款追缴管理不到位等多重因素影响着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的过程。针对以上因素,本文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降低助学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