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荆楚文化是"文明湖北"建设的精神之源,"文明湖北"建设是荆楚文化的时代之用。荆楚文化的内在价值就是湖北人文精神。从荆楚文化视角来透视湖北人文精神建设,有三个亮点需要特别关注,即:荆楚人文精神之魂——"敢为天下先",荆楚人文精神的形象标志——"凤",荆楚人文精神的主题品牌——"灵秀湖北"。重视这三个亮点,有利于更好地弘扬荆楚文化,助推"文明湖北"建设。  相似文献   

2.
湖北人文精神最有代表性的标识就是九头鸟,深受湖北广大民众喜爱。通过对九头鸟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调查及分析,认为九头鸟的文化内涵丰富,能充分彰显湖北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和魅力,有助于提升湖北人文精神的区域特征并将其外化、形象化,从而更具凝聚力和辐射力,应该在湖北人文精神建设中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旅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营销工具。湖北是荆楚文化发源地,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充分挖掘和利用荆楚文化的"精、气、神"来发展湖北旅游,不仅可以科学准确定位湖北旅游形象,成功打造湖北旅游品牌,而且对引爆湖北旅游营销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略论武汉城市旅游文化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认识与评价,而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旅游形象的核心要素,是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文章从湖北、武汉的历史渊源切入,详细的分析了武汉城市文化形象的人文精神与文化魅力,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塑造武汉城市文化形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理想形象的塑造,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方面。对教师来讲,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形象,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青少年来讲,要塑造理想形象,要以优秀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为指导,以现实生活实践为基础,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6.
荆楚文化是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也是湖北省旅游文化的内在灵魂与主要特征。将荆楚文化纳入旅游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高湖北旅游人才素质和荆楚文化继承传播,能从根本上推动湖北省旅游业高品质的发展。基于对荆楚文化内涵与表征在旅游中的意义的讨论,提出将荆楚文化融入湖北旅游人才培养实践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它富含优秀文化成果,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用心灵去亲近、解读地方文化人文精神,这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他们服务地方、建设地方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高等教育中结合地方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景观形象建设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城市景观形象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对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区域文化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石家庄市的人文、自然景观形象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目前适合石家庄市建设的景观形象对策,以期为实现现代城市景观形象建设的宏伟目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主轴和支点。文化精品作为传递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担负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地域文明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决定了打造文化精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明以其丰富的文化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精神特质,为湖北省打造文化精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提供了重要依托和源泉。打造系列文化精品应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音乐作品中融入荆楚经典文化元素,诠释荆楚人文精神,彰显荆楚艺术表达方式,充分发挥荆楚文学和社科的人才优势,整合资源,拓展领域,助推多元形式的文化精品大繁荣,以进一步弘扬荆楚文明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有着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而不仅限于"教育"这一狭隘视域.从中国语境出发并分析得出,20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近现代命运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守,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价值意义的迷失,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人文教育引起了人文精神的深深失落.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在一种文化区域内的各种文化形态中对人的所有解释的涵盖和综合。湖北人文精神一直就呈现多元化,并因此而生机勃勃。在新形势下建设湖北人文精神就应注重其多元性传统,采取有效手段发扬光大,使湖北人文精神更丰满、更特色鲜明,这样也更有区域凝聚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陶冶着人类求实、尚理、爱美、扬善的思想情操,推进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化,指引着人类行为的合理化,是人类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所以高扬科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的科学精神也必将成为21世纪全人类所面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可以引以为骄傲的莫过于人的想象力,想象把人类带入了科学与艺术世界。艺术的想象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几乎都是由此及彼精神投射的产物。物象为精神的虚空而存在,它们为画面的秩序而活着,它们也为审美的联想而变动。艺术以想象创造了审美的虚空,如同宗教以想象创造了神的虚空一样,充满了完美的意蕴。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思想对图形想象的创意将会赋予更多更新的启示。中国传统美学所弘扬的博大审美境界,以及传统艺术所展示的浪漫精神和神秘色彩,永远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卢云峰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1):88-89,105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动态的,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群体的人文精神。高职院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精神形态。提炼并塑造一种符合高职特色并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即自尊自强精神、公共关怀精神、务实守信精神、敬业乐业精神、实践探索精神、技能服务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是必要的,因为它能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但现实中,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普遍而严峻,究其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重建和弘扬大学人生精神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视角,提出“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前者是知识的记忆性,后者是批判性思考性的一种思考态度与方法。“人文精神”是贯穿所有学科的,尤以医学教育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之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有铨 《教育学报》2005,1(6):3-6,51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同旧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旧的人文精神已经不足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新的人文精神,以适应当前人类社会的需要。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学校教育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在很多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人文精神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新世纪以来的图书馆学人文研究进行了综述,探析了图书馆人文精神、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权利等相关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开始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并成为一种体制的创新。本文基于对湖北襄樊市农村医疗合作运行情况的调研,考察了襄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运行现状,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概述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重要性,同时为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