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把材料组成一个圆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圆球这个东西最美满、浑凝调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的、有生命的文字象征。囿球有一个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环拱着。而各部分又密合无间,不容更动,方得成为圆球……”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写作而言,但是对与写作密切相关的阅读教学来说,也必须注重浑凝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圆球这东西最圆满,浑凝调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有生命的文字象征。圆球有一个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环拱着。”这里叶老把一篇文章比作圆球,文章的字、词、句、段等各个方面,都环绕中心,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因此,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由观点(中心)、内容、条理、词句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有结构、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叶圣陶先生曾把一篇文章比作圆球,圆球有一个中心,文章的各部分是环拱于中心,为着中心而存在的。这个比喻生动地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具有极强的整体性。但是传统的小语教学往往将一篇文章肢解为字、词、句、段等,孤立地进行教学,进行训练。一篇课文教了之后,学生掌握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弄不清文章的总体结构,归纳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文章时,驾驭不住素材,不善于围绕中心组  相似文献   

4.
不经意间,在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上读到一篇评价2006年浙江卷作文命题的文章《今年高考作文三大误区》(以下简称《三误文》),文章指出浙江卷作文命题的三大误区:(1)错把命题作文当话题作文;(2)拿一个错误的、不成立的命题“生有所息”作话题;(3)擅改子贡的话,瞎编一个错误的、不成立的命题“生有所息”。对以上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一、歪解话题作文概念要搞清楚什么是话题作文,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话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而中心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如中心思想、中心问题。很显然,真正的话题必定是主题式的,或是…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要实现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两个基本点(指导观察,指导练笔)。“两个基本点”是服务于“一个中心”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如果不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不认真指导学生练笔,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就难以提高,就会出现“学生读书上十年,写起文章不成篇”的状况。几年来,我们围绕“一个中心”,在落实“两个基本点”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上学期,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我们作了一次以如何审题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尝试,选择了《革命英雄事迹鼓舞了我》这个题目作文。要使学生掌握如何审题,必须提出一个既全面而又扼要、既准确而又醒目的纲要来讲。我们简括地提出了“抓住重点,一字不漏”这八个字作为审题的要领。事实上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作文题如果看不出、或抓不住重点,必然是不该说的说了一大篇,而该说的又没有说出来;同时,如果不把题目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某天 ,老师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童年趣事”。一位学生写得不错 ,老师表扬了他。又一日 ,老师布置了另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这位学生便把前一篇作文的材料改头换面用了个大概 ,读起来倒也有些生动之处。不知哪一日 ,这件材料又在另一篇作文中再次被“录用”。这便是一件材料在多篇作文中运用。对此 ,有些老师认为 :一材多用 ,说明学生头脑灵活 ;或认为虽然文章不够新颖 ,但也还是一篇通顺的习作 ,因此积极加以倡导。对此 ,我却有些不同的个人看法。小学生学写作文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积累素材 ,为今…  相似文献   

8.
初语第二册第四单元有一个“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作文训练,并附有两篇例文,其中一篇题为《没有脸的相片》,例文后加评语说“这篇作文详略取舍处理得比较好”,“中心意思鲜明而突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原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原文附后)。  相似文献   

9.
郑竹圣(浙江)我在作文评改中采取了三步作文评改法。 第一步,概阅,判分,略批。我对学生的大小作文(大作文每月二至三篇,小作文每月一至二篇)不采取重点批阅某部分的做法,因为那样会影响未给批阅作文的学生的积极性,以为小看了他们或因无读者而寂寞甚至消极。我对学生的每篇作文从整体出发,来个大概的阅读,看其中心、材料、语句和结构,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好似拍照,花时极少,然后判分。“判分”,就是打个大概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有一个叫Hill的语文老师给毕业班的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后的打算”。“当一名大公司的职员。”“做一名科学家!”“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同学们的打算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兴致勃勃地批阅着学生的作文。他发现其中的两篇作文与众不同。一篇是学习成绩差而性格开朗的Sue所写;另一篇是患过小儿麻痹症,体质弱的Sandy所写。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生的一篇作文,经班主任(语文教师)和校长的推荐,在报纸上发表了,大家为之高兴!谁料,这篇作文是该生根据报上一篇文章改头换面而来,而且很快被揭露出来。这一下,可惹恼了班主任,她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义正辞严”地狠批一顿,并来了一个一八百十度大转弯,把原来对该生“进步很  相似文献   

12.
本册作文复习的重点是:①“文章要连贯”,训练学生把选好的材料围绕中心,前后连贯地表达出来;②“抓住人物的特点写”,训练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写人,并在叙事过程中注意通过言行反映人物品质。本册还应重视应用文的复习。要训练学生掌握写书信和读书笔记的格式和方法。一、文章要连贯 (一)复习要点作文时,应注意做到围绕文章中心,把各部分内容和句与句之间连贯起来,其间,要用上适当的过渡句或过渡段。  相似文献   

13.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批”还是“改” ,都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上。我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在某种意义上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一、投影批改法教师通过幻灯投影 ,将一篇或几篇习作中计划修改的部分 ,如作文开头、结尾的修改 ,段落层次的修改 ,字词句的修改等放映出来 ,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对比、评论 ,提出修改意见。运用这种方法修改作文 ,有实例 (投影的习…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有一个叫Hill的语文老师给毕业班的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后的打算》。“当一名大公司的职员”“做一名科学家”“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同学们的打算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后来发现有两篇作文与众不同。一篇是学习成绩差而,性格开朗的Sue所写,另一篇是患过小儿麻痹症,体质弱的Sandy所写。  相似文献   

15.
刚参加工作时,是接替一个已调走的老师教初一语文,各方面都用前任留下的工具。用他的教案教本,当然少不了用他对学生的评价。还记得第一次布置作文时,就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十分与众不同:一是所写汉字工整清洁俊秀,二是通篇作文竟无一个点批的痕迹,只是在文章最后,两个鲜红的大字——“抄袭”特别醒目。看到这里又产生可惜之情,厌恶的心情也油然而生。一连三篇都没有抄袭两个字的评语,凭着这两条,一口气读完四篇作文(含我布置的一篇)。果然文章十分流畅,也没有错别字,写作水平明显比同班同学高出一截子,很难想到是一个偏僻农村中学的初一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叶峰 《现代语文》2010,(3):114-116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面对一篇学生纠作——充其量是一篇雏形文章,更有必要对其加以不断推敲和反复斟酌,从而使其成为一篇字从句顺的作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索,在班级里实施“学生·作文·教师”互动式的评改方略,把每一次的作文评改作为一次师生文本交流与修改过程的阵地,挖掘每一次作文评改中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文自评、互评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了兰瑞平老师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高中生周记、作文互评指导》(本刊2002.8)以及《自主互动,认真互评》(本刊2003.2)后深有感触,也忍不住想把笔者的一些所谓“经验”谈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新课标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我曾经感到茫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  相似文献   

18.
“文不对题”是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现象。作文离题或偏题不仅表现在立意、中心和取材等内容方面,还表现在体载、结构和语言运用等形式方面。前者如《我和雷锋叔叔比童年》,有的学生没有抓住“比”这个关键词,错把中心放在雷锋方面,写成一篇雷锋童年故事,而“我”则成了陪衬,这就离题了;后者如将《时间的脚步》、《青春》等以象征、寓意、抒情为基本特征的命题写成议论文,这显然是文不对题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研究中学  相似文献   

19.
快速作文是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而进行的革新,它是在初中、高中(有的老师也在小学高年级)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快速”实际上只是它的改革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要求把写作速度当作写作的一个训练目的,同时也是一种手段。最终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求在4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字体比较工整的八百字以上的文章,初中生的要求则是六七百字。同时,不论是哪一种快速作文教学方法都毫不例外地要求在快速之上保持作文的质量,甚至提高作文的质量,所以,快速作文的多种方法都有时间和效果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生,能写出一篇作文并不难,能写好一篇作文却并不容易。所谓“好”,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新”,所谓“新”,包括题目新、选材新、语言新、立意新等。今天我们只谈选材新。“没啥写,不会写”,当学生作文迈过这个门槛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把文章写新”。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