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考志愿填报被称为“二次高考”,所谓“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随着高考复习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填报志愿也逐渐进入到考生和家长的视线之中,成为一件挠头大事。有实力当然魅力无穷,懂技巧更能曲径通幽。从本期开始,陕西志愿填报专家余扬老师作客本刊,来系统全面地讲解填报志愿的知识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高考填报志愿有何技巧填报志愿除了了解专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外,在选好专业具体填报时,还有一个技巧问题、各地区高考志愿表形式不同,但填报志愿的技巧却可以通甲。下面是填报志愿的两个步骤:1.参考自己的实力和高考前模拟考试成绩,对照标准答案,正确预估自己...  相似文献   

3.
高考升学成功=高考分数 高考志愿填报。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正兵迎敌,奇兵取胜。”“正兵”即军队的实力(学习成绩),“奇兵”即统帅军队将领的作战战术和技巧(志愿策略)。填报志愿玄机无限,填不好,高考分数高,未必能上心仪的大学;反之,高考分数一般,若志愿填报得当,相当于多考了几十分——这就是高考的相对论。从本期起至第八期止,笔者将从亲身接触到的千例志愿填报个案中精选典型案例,对高考志愿填报方法进行深入讲解,借此使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重温诸多案例的得失中,获取填报志愿的最佳思路和选择,帮助广大考生顺利走过高考志愿填报这一关。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由于我省今年高考科目设置实行“3+文(理)综合”,填报高考志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好院校与专业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省招考办公布的《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省招考办汇编的《2006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本刊邀请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田长军 《求学》2023,(7):30-32
<正>高考结束后,大多数考生都处在放松阶段,对志愿填报没有过多的研究,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各种志愿填报材料和招生政策了解清楚,志愿填报无从下手。家长常常打电话咨询笔者,“老师,我家孩子今年高考理科×××分,能录取个啥学校?”其实,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高考志愿的填报与很多因素有关,相同科类相同分数,对不同的考生,填报的志愿可能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的准入机制仍是高考,莘莘学子若想进入理想的大学并学习理想的专业。不但要尽力考出好成绩,还要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志愿成为广大高三家长和学生的一道难题,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几个基本原理解析了填报志愿的方法、技巧与原则,同时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案例分析了科学填报志愿的要素。  相似文献   

7.
填报志愿,是同学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场战役”。 为了打好这场战役,“填报志愿系列谈”的主讲人余扬老师将关于填报志愿的内容分成五部分。继续为你细数填报志愿的种种原则和技巧。另外还有教育部规定的62种退档情况的解读。 如果同学们对参考资料里的一些名词术语不了解,可以查阅版页右侧的《高考名词集装箱》。[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每年一度的高考,是我国最重要的国考.它承载着近千万个家庭的希冀,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而作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部分——志愿填报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已成为多数考生和家长的共识。自从事高考招生考试工作以来,我始终致力于高考报考方面的研究,通过查阅材科、实地考察、听专家讲座、与考生交流等方式,对高考志愿的填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了在填报志愿过程中的一些内在的客观规律,并由此总结出许多行之颇为有效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2008年高考的脚步声近了,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熊猫级”事件了。近年来,太多的案例告诉我们,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与否对于考生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分数的高低。如果说,分数是高考成功的基础,那么,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就是高考成功的途径。但通过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考生、家长、学校似乎更关心的是高考的分数而对志愿填报的相关技巧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0.
一、高考志愿填报主要是理念问题高考志愿填报实际上是一个理念问题,信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报出什么样的志愿。现在还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高考报志愿时信奉“坚决上名校,一分不浪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王刚 《辅导员》2009,(14):39-40
上期“高人说高考”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给广大高考考生总结了多渠道地搜集高考信息、正确地定位、谨慎地对待第一志愿的填报等志愿填报的技巧。填报志愿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文理科哪些专业是更佳选择,家庭困难的同学怎样经济地选择高校,今天,请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招生》2009,(12):30-30
作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愿填报,有些人从重要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也有些人从技巧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还有许许多多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无论如何,将其归结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是不为过的。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将会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长心想事成,从而上个理想的、心仪的大学或专业;而高考志愿“报砸”了,  相似文献   

13.
《河北自学考试》2010,(6):12-15
1.我省填报志愿的方式是怎样的? 我省高考各批次志愿全部采取远程网方式填报。考生可直接在IE浏览器上输入填报志愿网址:http://gkzy.hebeea.edu.cn进行填报,或者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ebeea.edu.cn)点击进入“河北省普通高考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进行填报。  相似文献   

14.
考生和家长都知道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在填报志愿时,面对众多的学校和专业,会觉得无从下手。填报志愿,其难度不亚于高考。要填报好志愿,可从以下提供的填报志愿“关键词”着手。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常把填报志愿称作“第二次高考”。也就是说,相对于高考这种实力的竞争,志愿填报一点也不见得就轻松、容易多少。曾有不少过来人语重心长地对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传授经验说“考得好不如填得好”。且不论这些说法是否准确,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高考填报志愿的严肃性和挑战性。  相似文献   

16.
我省2007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好院校与专业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200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最主要的依据,《2007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了解招生院校录取规则,办学性质等相关信息的最重要资料。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志愿设置、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有三种形式:考前、考后估分和出分。就目前高考前填报志愿来说,今年还有5个省市,分别是北京、重庆、上海、吉林、广东。5月,考前志愿填报就要开始了。为此,本期组织了一组既有老师也有学生的“志愿经”,主要从考前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谈谈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应抓住的重心所在。希望能给考前志愿填报的考生多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忽视体检结果,让他遭遇“滑铁卢”,从一本到落榜 案例:某省文科考生尹红,2008年高考分数606分,超过当地一本省控线8分,在高考体检中被查出有浸润性肺结核(活动期)。一本第一志愿报考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四川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二本第一志愿填报成都理工大学,第二平行志愿依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9.
历年高考中,都有为数众多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情况发生,令人十分惋惜。的确,填报志愿是高考报名和录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志愿填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跨入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被高校正常录取。因此,志愿填报不可小觑,更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志愿填报历来深受教师、家长和考生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才能使自己所填报的志愿有比较大的录取几率呢?这其中确实很有讲究,下面就结合本人多年来的一些做法,谈谈填报志愿中的“保底”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在高考填报志愿中准确填报院校与专业志愿,是广大考生的理想和愿望。能否科学、合理、准确地填报好高考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日期的日益临近,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省招考办公布的《200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2005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本刊邀请了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