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浅谈新闻采访中言语交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尤其是纪实性、评论性新闻题材严肃,但要求表现形式活跃,采访方式灵活。在采访和评论中对记者、主持人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言语交际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出新闻精品除了其它因素外,言语交际方式和能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言语交际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交活动,没有言语交际就难以沟通,就难以实现新闻内在的思想性和逻辑性的统一。因此,新闻采访中要特别注意到言语交际的主旨、对象、方式等问题。一、言语交际主旨要明确新闻采访是有目的的活动,那么采访目的就是言语交际的目标,这就叫做言随旨遣。首先,…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人类运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方式看,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书面言语交际形式,如报刊、书信等;一类是口头言语交际形式。后一类交际形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话交际形式,即日常言语交际形式;另一种是送话交际形式,如广播、电视(伴有送象)作报告、讲课等等。就广播言语交际方式来说,它与他种言语交际方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一种典型的言语交际行为,谈话双方都希望能够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以促成言语交际的成功。记者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采访对象的言语行为,要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就必须遵守一些基本语言原则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确保采访任务顺利完成。采访中需遵循哪些基本语言原则呢?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认为,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它隐含着一定的言语交际技巧,这些技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以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的相关理论解读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现象,可以领悟其中所蕴涵的言语特点。通过逆向会话的言语背景,能够推出其话语信息是否适切和共知的问题。言语交际的双方是相互关联的,发话者在预设话题时如能把握受话者的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一定能够达到其采访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它隐含着一定的言语交际技巧,这些技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以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的相关理论解读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现象,可以领悟其中所蕴涵的言语特点。通过逆向会话的言语背景,能够推出其话语信息是否适切和共知的问题。言语交际的双方是相互关联的,发话者在预设话题时如能把握受话者的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一定能够达到其采访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交际是一种传播行为.非言语交际通常发生在当事者的无意识中,但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强化、替代或否定言语行为,可以传播相关的意义、情形及欺骗性.尽管许多民族文化都共有一些非言语交际行为,但是非言语行为代码往往都是由特定的文化环境决定的.有时,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可以形成一种文化的定势.本文试就非言语交际的文化意义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采访中的语言顺应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卫卫 《新闻知识》2012,(7):94-95,111
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探讨新闻采访中的采/受双方如何顺应特定交际语境,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使言语表达更恰当,使新闻采访顺利、成功。全文旨在证明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这两个主观语境因素,对新闻采访交际语境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顺应现象具有很强的阐释力。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新闻采访中要实现成功交际,语言选择必须做到与双方的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相顺应。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的重要性。在采访中,同样包含两个方面,即获取采访对象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前者固然是新闻采访的主要目标,然而在成功的采访中,非言语信息采访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中非语言要素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记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的重要性。在采访中,同样包含两个方面,即获取采访对象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前固然是新闻采访的主要目标,然而在成功的采访中,非言语信息采访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关键。获取采访对象的言语信息固然是新闻采访的主要目标,但非言语信息在成功的采访中亦是极具重要价值的采写内容。遗憾的是,在我国新闻采访实践中非言语信息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世界上许多卓有成效的新闻记者都极为重视非言语信息的采访,不仅视之为采访成功的关键要素,而且把被访者的非言语信息作为重要的采写内容,并将非言语采访技巧作为评判优秀记者的重要标准。他们在非言语信息采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处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新闻谣言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愈发严峻.文章结合语用学基础理论,针对新闻谣言传播现象,对其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基于相同交际图式,探究了新闻谣言传播的言语行为合适性条件及传播的合适性条件,总结了新闻谣言传播的语用公式,详细分析了新闻谣言传播的关键要素,以期制定出有效的新闻谣言传播的语用学治理对策,强化对新闻谣言的管制力度,有效抑制新闻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杨程惠 《视听》2022,(3):141-143
网络媒介现已成为重要的虚拟社交场域.随着网络交际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其中的非言语交际以"强交互"与"弱交互"为区分准则,诞生了形形色色的"肢体延伸"方式.它们皆因网络空间的"模仿"表征而兴起,循着虚拟化、娱乐化、情感化等新型社交特征,使日常交际中的基础"模因"在虚拟空间中得到创造性再现.要使网络非言语交际中的"肢体延伸"...  相似文献   

13.
语体,即言语变体,是言语交际的产物.王德春先生说:“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不同的交际环境,就各自形成了一系列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这就是言语的功能变体——语体.”语言随着功能的分化,出现了不同的体式,正如纸笔的发明,使“书面语体”从此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与“口头语体”对峙而望一样,随着电信(即电讯,主要指电报、电话)的产生并不断发展,语言在电信中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即一种靠“电”来传递信息的语体——电信语体形成了,它用“电”这种媒介来传递不同时空的信息,其交际方式也已不同于口语的面面相对,及书面语的不受时空的限制,渐渐与口头语体、书面语体形成了鼎立之势.其中,电话、电报语体、广播语体、电视语体等都属于电信语体的下位分支语体.所以说,除了“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是引起言语变体的主要原因外,“传递媒介、交际方式”也将是形成语体风格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任婕 《东南传播》2018,(4):143-145
言语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衣装饰物、居所布置、时间选择、空间运用、副言语等非言语的行为和方式,同样起着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从非言语传播的视角,对小说《芳华》中刘峰与何小嫚的人物体语、物的非言语传播以及副言语进行分析,进而探析非言语传播与人物心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孙雅超 《大观周刊》2011,(47):14-14,13
在人类交际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是相互依存的,特别是在东方文化中,非言语行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礼貌作为语用学中重要的概念,一直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而这些研究主要构建于言语层面,对于非言语交际在留面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基于礼貌理论并以非言语交际为出发点采研究身势语对面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视广播节目要求的提高,客观上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播音主持中,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言语交际主要是准确地向受众传达电视广播节目的信息。情感表达是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情感,从而使受众产生共鸣,强化语言的感染力。但在实际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播音主持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因此,需要一些措施加以强化,从而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文章简要对播音主持以及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在播音主持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主要分析在播音主持中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运用。语境可分为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微观语境指口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的上下文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宏观语境包括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及交际的各种因素如时机、场合和交际人的情况等,是文章语言存在的基础。文章语言所负载的特定信息,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实现。语境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的是作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意图和心境;客观因素指的是写作时的特定时间、地点、场合、读者、文体及发表方式。人们…  相似文献   

18.
一种应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新闻篇章理解与摘要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华社外事新闻是一类典型而常见的新闻。本文在总结这类新闻的篇章构成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话语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该类新闻的篇章理解和报道性摘要生成。系统采用框架的知识表示方法,分析的核心技术是使用“以言行事”模板来对句子的言语行为方式进行识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19.
怎样把新闻稿件中的人物写真实,我们觉得写活用好其中的人物言语对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过去有个时期,不适当地强调新闻的理论性、思想性;写新闻稿件时,一涉及到人物的言语对话唯恐起点低,影响新闻价值,于是记者、编辑就笔下生花,把一些新闻人物的言语对话写成大话、套话。比如一位  相似文献   

20.
谷向伟 《新闻爱好者》2010,(12):106-108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分析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嘉宾言语行为的类型和特点。透过各型各色的嘉宾言语,可以管窥我国当今社会的人情世态、交际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通过《非诚勿扰》学习交际过程中的言语行为策略,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