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行已逐渐被各报社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行产品定位,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从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来说,发行渠道是连接报社与读者的桥梁;从实现报纸的经济效益来说,发行渠道使报纸这种商品得以流通、销售到读者手上。发行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报纸发行渠道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营销渠道(又称分销渠道,贸易渠道)所从事的工作,执行着把一种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任务。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渠道的现状可用…  相似文献   

2.
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产品的销售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只能操纵在自己手里。报纸发行质量的高低,份额的多少,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及其报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报刊都是交  相似文献   

3.
采编、发行、广告是广电报三大支柱部门。每个业务部门有不同特点,具有相对独立性、但采编、发行、广告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分割的。报社经营的理想状态是实现采编、发行、广告的三赢,建立采编、发行、广告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三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就能很好地促进报社快速发展;反之可能阻碍报社的发展,甚至葬送报社的前途。一、采编与广告实现有机结合广电报自收自支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张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报纸,我们别无选择地必须做好两次销售。努力提高报纸的质量,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的含金量,从而把报纸所承载的优质内容奉…  相似文献   

4.
王荣 《新闻知识》2001,(7):25-26,24
从经济学角度看,报纸发行量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近年来,国内有些报社按照“不求最大化,但求最佳化”的发行方针,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报社员工的“衣食之源”。一张报纸广告量的多与少,是由读者对这张报纸的认可度,也就是报纸的办报质量、发行的数量以及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决定的。从一个地市的一张报纸来看,在报纸质量稳定、发行数量稳定的情况下,广告经营管理体制越合理、机制越灵活,广告竞争力就越强,广告就越多。因此,把报业做大做强,探讨广告发行经营体制和管理历来为各家报社所重视,特别是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显得更有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建立全新的发行模式是报纸现代营销的迫切需要。既然是关注经济效益,就必须遵循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和提升竞争力水平的原则。发行量大,只意味着一张报纸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经济学角度关心的是报纸的…  相似文献   

7.
把报纸发行建成"广告助推器" 从各地报纸发行的操作情况看,多数报社走自办发行、邮发、代理发行和零售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追求发行市场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晚报、都市类报纸尤其是多报刊系列的报社,多年来都在加强区域内各地报纸发行部门的自办发行和零售工作.  相似文献   

8.
吴闻莺  陈翔 《新闻界》2004,(2):57-58
1985年,《洛阳日报》退出“邮发”,自建发行队伍,开中国报纸自办发行先河。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办报人必须把发行工作上升到关乎报纸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努力建立一套较高层次的、面向市场的、互动型、效益型的发行模式和主动竞争模式,引入面向市场的经营决策机制和竞争机制,最终目标是建立符合自己报纸地位的“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10.
据悉,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报业发行营销专业起步良好,这是我国大学开设的第一个为报业发行培养实用人才的专业,受到欢迎。发行被誉为报纸的“生命线”。这根“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报纸作为“内容产业”,存在着“二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是把报纸产品卖给读者,也就是发行,第二次销售是把读者的“注意力”资源卖给广告商。不能向读者完成第一次销售,便难以向广告商进行第二次销售,“两个效益”就更无从谈起了。正是基于此,各报社都把发行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为发行部门配置了精…  相似文献   

11.
孙世恺 《新闻界》2000,(1):9-10,15
当今,报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哪家报社在竞争中赢得广大读者,哪家报社才能在新闻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在新闻事业发展中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新闻界的竞争,表现在报纸的宣传报道质量和发行数量以及广告拥有额上,其实质是新闻人才的竞争。也就是用什么样的管理机制来调动采编人员最大的活力和创造性,把报纸办得出类拔萃,拥有更多的读者,促使更多的客户愿意来刊登广告,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许多地方性报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近些年来大刀阔斧对采编人员管理进行改革,采取多种举措激励新闻队伍,使报社充满生机,提…  相似文献   

12.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1):47-49
发行是一张报纸进入市场的“惊险的一跃”,发行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张报纸的成败盛衰,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纸发行成了报纸的一个生命线,引起每一家报社的高度重视,以前老式的发行模式被不断地消解和替代,新的发行方略不断露出水面,许多类似商品营销的方式方法在报业市场上一展身手,特别是新起报纸的发行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它们撬动推进市场时运用的整合营销方法把新一轮的报业竞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河南日报社经过近几年的大胆探索与艰苦实践,成功地确定了自主发行的正确方向,初步建立起系列报刊自主发行网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按照经济规律和报纸发行规律走出了一条自主发行的新路。我们认为,自主发行是报业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报业发行战略的正确选择。自主发行使报业完全掌握了自己报纸发行的前途和命运何谓自主发行?自主发行,即报社作为报纸的主办者和生产者,充分拥有报纸发行自主权,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销售发行方式,提高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主发行区别于单一的邮局代为发行…  相似文献   

14.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自办发行在完成现有职能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成本的居高不下、发行人员难以管理等等。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都陷入发行大战不能自拔。发行大战耗费了报社的大量资金,对于报社的长远发展却没有太大帮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自办发行成竞争利器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等特点,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1985年《洛阳日报》的自办发行标志着…  相似文献   

16.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作产业办,把报社当作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立足于加快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报社的“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报业的经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谈经营应该先从报纸的经营说起,因为报纸定位是报业经营的“坐标”,报业的经营思路是根据报纸定位确立的。报纸的定位,即这张报纸办给谁看的,也就是让哪些读者来买或订我们的报纸。如:沧州晚报定位是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5,(3):32-32
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的评选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考察报社从2000年到2003年四年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年度成长情况,重点考核报社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报纸发行及广告经营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与前两届相比,增加了对报社财务管理、纳税情况、人力资本投入、报社人才结构以及报纸的发行、广告以及非报业经营水平等方面的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18.
孟德东 《传媒》2002,(6):27-28
面对报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作为一把手的报社社长(总编辑),必须强化自己的“两个意识”。一是政治家办报的政治意识,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展现报纸的社会效益;二是善抓经营管理的经济意识,要抓广告,抓发行,抓多种经营,抓机制创新,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保障报纸的生存与发展。这样的报社就一定会很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孟德东 《传媒》2002,(6):27-28
面对报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作为一把手的报社社长(总编辑),必须强化自己的"两个意识".一是政治家办报的政治意识,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展现报纸的社会效益;二是善抓经营管理的经济意识,要抓广告,抓发行,抓多种经营,抓机制创新,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保障报纸的生存与发展.这样的报社就一定会很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李振芳 《传媒》2002,(2):42-4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产业办,把报社当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并且立足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报社发展很快,“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报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家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发行:打开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关口应该说是发行,决定报社生存与发展的也是发行。所以,各报社普遍都对发行工作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