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兴象”组合成词最早见于唐代贾公彦的《周礼注疏》,但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却是由殷璠首次拈出。贾殷二氏的“兴象”说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殷璠的“兴象”指的是兴中之象,它首先是指审美兴发状态下的取象,同时亦指作品显现出的一种言尽意余的美学意味。殷璠“兴象”说的最大意义在于沟通了整个文学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2.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它受到中国诗学的普遍认同与推崇,一方面在于吻合中国人对诗性形象的设计和对某种特定审美趣味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更易展现个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兴象”在构“象”上、喻“兴”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在审美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存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独创的一个诗学范畴,“兴象”是由殷瑶首次提出来的。唐代以来,“兴象”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与文学象征意象相比,“兴象”有着自己鲜明的美学特征。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因更能展现整体浑沦性的审美体验、更易诱发和拓展意境、更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而受到中国诗人和文论家的推崇。  相似文献   

4.
“兴象”是盛唐文学理论家殷皤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本文以理论与创作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殷番的“兴象”说进行研究。从创作主体入手。对“兴象”说进行重新阐释,殷璠“兴象”说的理论内涵是指一种带有盛唐诗人审美特征的具有诗人深厚的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并且具有感发性、语言凝练自然的审美意象。“兴象”说对于矫正齐梁浮靡文风和总结盛唐时期诗歌总体特征都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又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具有开启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诗的艺术品格,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在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象可分为兴象、喻象、抽象三种。其中兴象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兴象与喻象不同,喻象的创造较多地倚重一些特别的艺术手法,而兴象的特点则是“天然”,或叫“自然。”一方面,兴象是主体的某种忘我状态所达到的无我之境;另一方面,兴象是把对象从自然的浑然一体的连续体中“摄”出来,从自然中裁出这么一块自然,却不让人感觉到裁的痕迹,仍以自然的面目出现(参见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兴象”     
“兴象”是由殷Fan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诗学范畴,它与贾公彦《周礼注疏》所谓“兴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贾公彦所谓“兴象”是就明器的制作方法而言的,而殷Fan所谓“兴象”则是就诗的性质特征而言的,乃是指具有审美感兴特征而意余言外的艺术形象,《河岳英灵集》所收盛唐诗作提供的艺术形象大多兼具审美感兴特征和意余言外的特色,“兴象”这一范畴可以说是对这一显特色的理论概括,它较之“意象”更为强调了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意”的审美特性,殷Fan之后,“兴象”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少学理论批评家多既言“兴象”又言“意象”,而往往是在此“意象”更高的审美层次上来言“兴象”的,可见“兴象”是对“意象”的超越,或说“兴象”说是“意象”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诗经学史上,“以史解诗”的穿凿附会和伦理说教的生拉硬扯,极大破坏了人们对诗旨的正确判断。惟有从具体的兴象出发,并结合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材料,文学地解诗,我们的理解方能真正接近诗的本义。秉承这一良好的愿望,本文就《国风》中的“鸡”兴象进行分类探讨,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
殷瑶的诗美学在盛唐美学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有着显著的地位。其《河岳英灵集》“序”、“集论”在“选”、“评”两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提出了“兴象”的诗美学范畴,成为对盛唐诗美的最好说明、阐解,也成为中国诗美学的重要范畴。殷瑶的美学思想有着鲜明的盛唐时代特色,诸如对六朝诗美学的科学态度,选诗的主体自持性、自信力,对声律美学的恰当评价,从而熔铸出美学新精神。其美学思想既来自盛唐美学,又对之起到了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和谐”美学和中国古代“中和”美学是中西美学史上的双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和西方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ntional evoking of jealousy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interpersonal research, yet eliciting jealousy in another may perform critical functions in relationships such as meeting personal needs and relational goals. The purposes of these two studies were to examine how evoking jealousy may be used as a communicative strategy in relationships, and to develop the Evoking Jealousy Scale. Two studies examined evoking jealousy,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exchange versus communal), positive responses to jealousy, and equity in relationships. Results from study one indicated both exchange oriented and communal oriented individuals make attempts to evoke jealousy from their partners. Results from study two indicate the only variable in this study related to the active strategy of evoking jealousy was being exchange oriented. Feelings of equity, being overbenefited, and communal orientation each were related to positive responses to feeling jealous. The Evoking Jealousy Scale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study two and appears to have good face validity, unidimensional factor structure, and internal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2.
"意象"诠析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范畴之一,意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魏晋至宋,意象指构思中的形象;宋至明清,则多指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随着言意论的不断发展,象的中介性和主观意蕴性日益突出和丰富,意象范畴由哲、学范围逐步扩大到文学、艺术审美领域。想象和情感是审美意象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十七年”到新时期,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试从文学作品中的资产者形象这一角度来探讨人物形象塑造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印度佛教雕刻是以各种“像”为主要载体,不同时期的“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其造像依次经历“无像”,“隐像”及“有像”三个阶段;艺术风格依次经历希腊化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印度佛教雕刻风格的形成受到佛教教义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雎》的歌诗意蕴与“水韵”意味的解读,揭示其借物寄情、隐喻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要求。结合自古至今《关雎》歌曲相关传谱情况,解读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本体结构的相关特征以及音乐意蕴的深层表达,探寻歌曲在“水韵”之背景下,化成“歌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两者很好地融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文章从影像、图幅纠正,图形、图像色彩调整和拼接,专题地图符号设计及数字栅格地图DRG的制作,图像缩放几方面,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狐"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形象,其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至清,狐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狐形象也更为鲜活,而纪昀所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当时刻画狐形象最为完备的小说之一。文章通过对其中狐形象的归纳整理,力图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宗教民俗形态下的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由他所开创的"自叙传"感伤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主要是从他笔下"零余者"的形象分析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诗人在表述自己对诗精髓的理解和对诗进行评论时,总是提炼出一些极其简单的字来,将自己的思想凝结于其中,“象”是其中的一个概念。古人用“象”来评论作品时,未对其内涵进行直接的阐发和界定,似乎给人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玄奥感。本文试从象之义、象之意、象之神的角度剖析“象”的内涵,揭示象所蕴含的约定意味,以期发掘古人对“象”虽没明言,但早已成熟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20.
“意象论”是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关于“意象”的一个大论题。苏轼对“意象论”有创新和发展,通过创新,他赋予自己的作品以特有的艺术内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