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龙这种虚幻的灵异动物的崇拜 ,在中国源远流长。汉民族很早就有所谓的”四灵”信仰。《礼记·礼运》记载 :“何谓四灵 ,麟、凤、龟、龙 ,谓之四灵 ,”据考证 ,这四种动物很可能是原始社会几个主要部族的图腾 ,图腾制度衰弱之后 ,它们就变成了人们畜养动物时的保护神。西汉时代 ,五行学说盛起 ,四灵信仰与之结合 ,四灵也就变成了镇守天地四方的神兽 ,称为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 (也有作“西方麒麟”的 )、北方玄武 (在龟的基础上加上了蛇的形象 ) ,四方神兽的观念后来被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吸收改造 ,在民间影响很大。民间龙崇拜…  相似文献   

2.
《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日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  相似文献   

3.
正三汉宫室文化深受楚地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延续楚巫乐舞之风。汉武帝尤敬于鬼神而好仙道,在甘泉宫祭祀天帝泰乙,以女乐祭祀请神、降神,《三辅黄图》卷五《台榭》载:"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淮南鸿烈解》卷四《坠形训》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2021,(1):中插1-中插4
《十竹斋笺谱》(卷四)内容 《十竹斋笺谱》(卷四)包括建义笺、寿征笺、灵瑞笺、香雪笺、韵叟笺、宝素笺、文佩笺各八种,另有杂稿笺十二种. (一)建义笺 《汉书?贾捐之传》:"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捐之建议,以为不当.""议"通"义",后以"建义"指胸怀计谋,对事情的处置或兴办提出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嫘祖是我国传说中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以发展养蚕治丝而为人们所尊崇。嫘祖事迹始见于战国时《山海经》。《山海经·海内经》谓:“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此后,汉...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众多的外事场合,人们经常可见众多驻华外交官夫人的身影;匈牙利驻华大使馆文教参赞的中国夫人纳吉·麟女士是其中较引人瞩目的一位,同时她还是《欧洲丝绸路》杂志社的社长、《世界·中国》多语种杂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众多的外事场合,人们经常可见众多驻华外交官夫人的身影;匈牙利驻华大使馆文教参赞的中国夫人纳吉·麟女士是其中较引人瞩目的一位,同时她还是《欧洲丝绸路》杂志社的社长、《世界·中国》多语种杂志的主编及发行人。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史官文化源远流长。传说中,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史官,《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当然这只是传说。当时可能没有"史官"称谓或正式史官职位的设置,但是应该有相当于后世史官职能的职位或机构。我们知道,"巫史"并称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史官源流是与"巫文化"分不开的。上古时代,巫是某个族群或部落集团的精神领袖,他们能知人生死、祈福免灾、与神沟通、预测未知,  相似文献   

9.
<正>"心术论"是"《管子》四篇"的核心。何为"心术"?简单地说,就是统治之术,即"心治"或"心安","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心术下》)。通过"内业",即内在的心性修养,治心、治身、得道,最后将其运用到治国方面,形成"君无为而臣有为""君无事而臣有事"的治国理念,而"心"则成为重要承载。一、"四篇"的主旨是"心术论"《心术》上下、《内业》、《白心》是《管子》中哲学意味最浓的几篇,也是全书地位最特殊的几篇。现代自郭沫若、刘节之后,一般习惯称之为"《管子》四篇"。"四篇"的学术主旨和学派归属是争论的焦点。郭沫若主张"四篇"主要在谈心与情,"心欲其无拘束,情欲其寡浅","主张见侮不辱,禁攻寝  相似文献   

10.
邓晓芒 《中国文化》2009,(2):181-187
我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批判,可以税开始于80年代后期撰写的《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一书,最初的书名叫《表演人生》,完稿于1987年。当时虽然正处于"文化热"和"新启蒙"的颠峰,但却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出这本古里八怪的书。书稿本是应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约稿写的,属于《边缘丛书》中的一本,  相似文献   

11.
宋志坚 《寻根》2010,(2):82-85
<正>鲁迅辑录的古籍,历时最长费力最多的是《嵇康集》(共10卷),篇幅可与《嵇康集》相当的则是《沈下贤文集》(又称《沈下贤集》)。《沈下贤文集》共12卷,第一卷为赋与诗,收赋三题、诗18首;第二、三、四卷为杂著,《异梦录》、《秦梦记》和《湘中怨》这几篇传奇文,分别收在卷二、卷四之中;第五、六卷为杂记,大多是为他人所作之"厅记";第七、八卷为"书",  相似文献   

12.
王来华 《世界文化》2014,(1):I0001-I0004
<正>尺寸:47×22.4×4.4(cm);年代:清晚期;使用地:闽南地区(厦门)赏析:(龟与桃图纹)此粿印尺幅较大,浅刻,中间有凹,涂红漆,带柄。正面刻一大龟,龟板中心刻"囍"字,字周围均匀刻八组折纹,龟板外除刻吉祥花卉外,另刻福禄寿全四个小字。龟头和四脚刻画较深。背面刻小龟、桃和钱币三个纹饰。侧面也刻有纹饰,一面刻钱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是《时事新报·学灯》、《晨报副镌》(即《晨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和《京报副刊》,它们积极提倡新的意义上的"新道德"、"新文学",是当时思想急流的传导者,影响了一代青年的思想,奠定了白话文的地位,开创了报纸副刊的新面貌,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4.
武维春 《寻根》2009,(2):49-53
清初“四王”在画坛影响甚大,创娄东、虞山画派,其中王原祁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曾任《佩文斋书画谱》总裁,“四王”对山水画发表的意见,在当时是举足轻重的。王原祁在他的画论著作《雨窗漫笔》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正"宝台山深古寺幽,莲花灿烂几度秋。钟声悠悠到客房,百鸟谈经声啾啾。"这首小诗是我写的,其中的"钟声悠悠到客房",记述了我夜宿金光寺的见闻感受。那是数月前的一天,我和文友们到宝台山金光寺采风。宝台山位于永平县西南部,是博南山的分支,因其山形酷似莲花,山上又生长着"佛种灵苗"第四冰期遗留物种"木莲花",故又名"木莲花山"。它是大理著名的旅游胜地,一年四季野花芬芳,水秀山清。保存在金光寺的《立禅和尚语录》中就有几句描写宝台山四  相似文献   

16.
路得的乡愁     
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的《夜莺颂》是一首意象新奇、措辞隽永、意境深远的八节诗,其中的第七节写道:永生的灵鸟,你不会死掉!贪馋的时间不能把你踩倒。我今晚听到的这妙音啊,古时帝王和庶民也曾闻听;这歌声也许给路得平添乡愁,她站在异邦的麦田热泪直流……"路得"、"乡愁"、"异邦的麦田"、"热泪直流",这四个词足以勾勒出一幅秋景麦田里面带愁容的路得出于生计而到他人麦田拾穗的简约画面。与济慈同时代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画家弗  相似文献   

17.
<正>邱汉生(1912—1992)先生著《四书集注简论》(以下称《简论》),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外庐(1903—1987)先生、汉生先生和我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开始撰写的前一年。《简论》的篇幅不大,全书只有201页,如果剔除其中一些在当时难以回避的"套话",如谈到"道德"就加上"封建统治思想",论及"天理"也会加上"地主阶级所谓天理",而且引用鲁迅先生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一文中的某些句子,如说"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流毒有待批判和肃清"等。将这些套话删去,直接探讨朱熹《四书集注》一书的本来思想,就会看到《四书集注简论》有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为我们撰写《宋明理学史》一书做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佳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文中反复谈论人们敏感的生死问题,也毫不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消极的生死观。这些内容对该文的主题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兰亭集序》在前半部分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作者与当时的"群贤"们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修禊日里,相约来到风景优美的山阴兰  相似文献   

19.
刘梦溪 《中国文化》2013,(2):149-163
王国维与陈寅恪一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王陈关系最近,盖因气类相投也。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许我忘年为气类,北海今知有刘备"句,即实写此意。而《挽词》中"风义生平师友间",则是两人关系的理则概括。四大导师的年龄,梁启超生於1873年,王国维生於1877,陈寅恪生於1890年,赵元任生於1892年。梁最长,比王大四岁,比陈大十七岁。王比陈大十三岁。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时,梁五十二岁,王四十八岁,陈三十五岁,赵三十三岁。吴宓生於1894年,当时是三十一岁,任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是英藉德国伟大作曲家亨德尔逝世250周年,在纪念这位音乐大师前,必须介绍一下他赖以留芳百世的清唱剧。这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仅用于教堂礼拜时演唱,内容均取自《圣经》故事,因此又有"神剧"、"圣剧"之称。亨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