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管理学思考□彭汉庆高小清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是在招生录取的“双轨制”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时,在90年代中期推出的又一项招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招生“并轨”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性、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项,包括高等学校招生、收...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李让恒)8月14日下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向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发布新闻公告,宣布从严整顿招生秩序,严禁新闻媒体发布虚假招生信息,严禁招生学校委托中介机构招生。针对最近少数单位和个人利用考生求学心切心理,或以“计划外”招生的名义,混淆国家各类招生的性质;或虚夸学校办学条件,甚至以许诺“包安排就业”来蒙骗考生就读。另外,少数社会中介机构擅自组织不实招生信息活动,一些“学贩子”甚至搞“地下招生”,影响了国家招生工作秩序,损害了考生及家长利益。《公告》严禁各新闻媒体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各类…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体育艺术类本科院校或专业的招生计划生源一直只面向普通高中,只有部分高职专科学校面向“三校生”招生,由于招生专业计划设置和考试科目的区别,体育艺术类考生要升入本科院校,只能作为“特招生”从普通高中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我省目前体育艺术类本科院校或专业,只开设普通招生计划,面向普通高中的“特长生”招生。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高考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思想指导高校招生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考,就必须树立依法治招,执政为民的理念,推行“阳光工程”,严格招生,规范招生,阳光招生。  相似文献   

5.
谈高校招生“并轨”高玉清招生“并轨”,简单地说,就是指由过去的两种招生计划形式和与之相对应的两条录取分数线、两种收费标准,改为一种计划形式、一条录取分数线和一个收费标准,把原来的这种“双轨”制并为“单轨”制。“双轨”制招生制度,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6.
“放开招生”的利与弊安徽嘉山县职高时先礼近几年,有些职业中学为扩大生源,招生办法变“统招”为“放开”,即所谓“宽进”。笔者就此谈些看法。“宽进”的作用:1.“宽进”有利于职中的巩固和发展。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一些职中的招生本来就不景气,若墨守“统招”...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主要是建立或完善“四个机制”——高考预警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其中,增加招生信息的透明度则是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核心。本以“四个机制”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在建国以来的招生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录取手段就是“人工投档”、“计算机投档”、“局域网上录取”和“远程网上录取”。这些录取手段已经作为招生专用新词语固定下来,并描写着招生录取的历史。考察录取手段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分析招生管理重心转移的原因,同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我国在完善监督机制上付出的代价,我国招生人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招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几年,职业学校招生出现滑坡的局面。我校采取有力措施,全员参与招生。五年来,我暑假都没有休息,全力投入到招生的洪流之中。仅1999年,我招收新生近60人,个人招收新生人数连续3年在全校占第一。招生的诀窍在哪里?我通过五年的尝试,总结为“灵魂效应”、“耕耘效应”、“服务效应”、“辐射效应”、“档案效应”。一、灵魂效应 教书育人要把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招生工作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方面,做新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务院已明确提出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高校将告别“扩招时代”,招生宣传更应把握好“尺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对于提高生源质量,搞好招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告别“扩招时代”,高校招生宣传更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作一些思考与回顾.招生宣传应该放弃以传统的方法、手段为主的观念和做法,而要适应社会发展现状,采取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手段,使宣传效果最好,招到好的生源.  相似文献   

11.
职教信息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做好1995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最近发出“关于做好1995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年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教职[1994]3号),并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改革普通中等及申等以上各类职业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普通中专招生工作的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招生改革。“通知”就1995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提出了十点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2.
“阳光工程”是落实高校招生公开、公平、公正的一项重要创新,是维护高校招生“绿洲”、“净土”声誉的重要举措.也是招生战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精心设计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它使高校招生体现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含义。在高校招生领域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而铺出的一条教育公平的新路。为此,教育部针对今年和以后高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地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考为宗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6,(9):56-56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四川省实施中职招生“阳光工程”六条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严禁用经济手段组织生源,个人、生源学校、招生学校不得“买卖学生”。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招生贩子。对违反上述规定及招生纪律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将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招生学校违法严重的,将取消其招生资格。  相似文献   

14.
招生广告上的三个“虚假”四川刘国荣眼下.一年一度的“招生大战”又拉开了帷幕。同往年一样,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不乏连蒙带骗者。对此。作为职中校长的刘国荣先生深有感慨:招生广告“水份”太大——招生广告明明白白:包农转非,包分配工作。仅这一...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之友》2006,(1):62-62
在去年5~6月进行的网络学院秋季招生中,一些网络学院的生源数量,竟然锐减至“还不到2001~2002年前后网络学院招生火爆时的一半”。据了解,一所在中山招生的外省高校网络学院学习中心,在去年春季、秋季两次招生中,仅招收了20多名生源。据称,这个数字“还不到2002年前后每年招生数量的1/5”。而在江门招生的一所外地高校网络学院的学习中心,2001~2003年招生一直都很火爆,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000名。但是,在去年的秋季招生中,该学习中心也出现了“招生数量大不如以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存在由来已久,但是高校贫困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凸现象出来还是最近几年。特别是1994年开始实行高校收费上学制度以后。从“七五”到“八五”期间,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从统一招生到双轨招生,然后过渡到并轨招生,并轨招生的核心是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并轨招生是高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积极稳步地推进招生“并轨”改革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刘炳贵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对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7年招生时,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应按改革后的新体制运作,到2000年基本实现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杨镇圭在1994年全国40多所普通高校招生进行公费、自费“并轨”试点的基础上,1995年实行“并轨”招生的高校将增加到200多所,我省也将在5所高校的30个专业进行“并轨”招生。国家教委宣布:1997年招生时,全国大多数高校都...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教育“招生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本在对招生难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对改善高职教育“招生难”状况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育》2006,(4):57-58
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以面试招生的探索,拉开了中国高考改革的大幕。虽然此次面试招生试点范围仅仅局限于上海市的两所高校,面试招生名额也仅仅限定于每校300名,不足两校今年招生总额的10%,但仍然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赞成认为此举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独木桥模式”,可“不拘一格选人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甚至认为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反对则担心面试招生会引发职务腐败,而导致新的“教育不公”,甚至有人在网络论坛上感慨此乃“中国最后一道公平防线的失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