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激趣”手段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嗽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仪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适时运用“激趣、启心、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秋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其内在潜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激趣,顾名思义,激起兴趣。它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及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以情感为依托,以体验为途径,让学习过程体现在知识掌握与学习兴趣相互和谐的统一体中。这里阐述的是教学方法激趣。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样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不仅是课堂导入的激趣,也是创设激趣情景。激趣的手段是贯穿整个教学课堂的。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的古诗文教学方法研讨中,大家所提倡的“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就是要加强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为达成此目标,要以画激趣,以典激趣,以比出趣,以字激趣,以疑激趣,借此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语文教学激趣艺术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其出路在于优化教法,通过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爱学、乐学,积极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采取"课始唤趣,课中激趣,课末存趣"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采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罗蕾莉 《成才之路》2009,(34):83-83
俄国的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磁石。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地分析、探究。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以趣激疑、以趣引思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传递知识和快乐的使者,让生物教学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0.
巧用媒体激思增趣提高效率湖北省当阳市玉阳三中(431000)曹敏赵国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体会。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不是把学...  相似文献   

11.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仅就“激趣”环节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较为集中的横截面,是每一位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激趣”艺术,在整个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上都显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牛文娟 《新疆教育》2013,(16):142-143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的几种常见方法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趣”,谈点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较为集中的横截面,是每一位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激趣"艺术,在整个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上都显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