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之后,为建设真正的民主国家,提出了实施民治的治国方略。指出实施民治是天赋人权的要求;是消除内乱,共御外侮的要求;是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的要求。并拟订了实施民治的方案,主张用联邦制把民众组织起来,制定完善的宪法和法律,明确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思想主张虽缺乏可行性,但以民为本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相伯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爱国主义者,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民族性是贯穿马相伯各种思想的一根红线;积极追求民主共和,倡导地方自治是他晚年思想的鲜明特色;马相伯一生能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是他思想的最大特点;他还是一位天主教信徒。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马相伯的思想从不同方面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
张君劢是中国近代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主义者,游走于学问与政治之间,是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张君劢的宪政思想有一个前后演变钧发展过程,抗战胜利后,他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而他所说的民主是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统一。本文着重阐述抗战胜利后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力求分析出张君劢在抗战胜利后选择的政治路线与时代背景及他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马相伯(1840-1939)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宗教家与社会政治活动家,他一生的思想与活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在从事马相伯研究的十余年中,陆续收集了散见于近代报章杂志以及档案中的有关马相伯的新史料。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有关马相伯的资料集主要有三种:一为马相伯的私淑弟子方豪神父整理编撰,由北平上智编译馆分别于1947、1948年出版的《马相伯先生文集》《马相伯先生文集续编》;二为朱维铮主编的《马相伯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三为李天纲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笔者发现的新史料皆未收录进以上三种资料集,《尊孔说》即为其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一则史料。该文发表的背景是民国初年社会上掀起尊孔思潮以及发生国教运动。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鉴于晚清学部所颁教育宗旨有"忠君"与"尊孔"两项,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主张将其删除,并取消在校读经。康有为、陈焕章等孔教派人士为抵制新教育方针的颁布,以保国、保种,保存国性,重建国民道德,重拾人心,挽救国人信仰危机,拯救分崩离析的社会秩序为由,极力要求恢复尊孔读经,并于1912年10月7日在上海成立"孔教会",由此拉开了国教运动的帷幕。后经袁世凯北洋政府尊孔政策的推波助澜,尊孔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1913年8月15日,孔教会代表陈焕章、严复、梁启超、夏曾佑、王式通等人联名上书参众两院,要求国会在宪法草案中规定以孔教为国教。孔教问题由此成为民初制宪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实际上,孔教问题在民初不仅成为一个法律问题,一个涉及意识形态及政治层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在清末,马相伯是立宪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进入民国,他作为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等政治顾问,受聘为由袁世凯政府设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后该会改为"研究宪法委员会",亦称"宪法研究会")的委员,亲身经历并参与了民国初年制宪问题的讨论。同时,他又身为中国天主教界的领袖人物,学贯中西并具有宪法学素养。他对于"尊孔"问题的评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他对于孔教问题的态度、立场和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民初国教运动的缘由,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政治混乱之根源,民国初年制宪会议存在的政争、党争症结问题以及儒学进行近代转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论马相伯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跃于宗教、政治、教育三重领域的马相伯,是中国近代三所大学(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和发起者。他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长期探索,以及由此而深入思考的近代大学理想、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等问题,均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峥 《培训与研究》2007,24(1):67-69
作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开创者之一的梁启超,其对西方宪政理念的中国化改造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国体与政体理论、国家主义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权力制衡理论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实践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宪政文化的国家主义观也体现出他的历史的局限性,并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相似文献   

8.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夏林根名人与名校复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原名志德,又名建常,后改名良,别号华封老人。他生于1840年4月,卒于1939年11月,历经百秋,在文化上、教育上和政治上都有许多重要的贡献,尤以近代教育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9.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与开拓者 ,在其办学实践中 ,马相伯的独特的治校经验和高超的管理艺术 ,对深化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理论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权能分治理论,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理论是他在在总结西方宪政的经验教训和对本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内容是把政治权力分为"民权"和"治权"两部分。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宪政建设是有借鉴作用的,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相伯吸取西方宪政学理论,对宪法所研究的国家和国体,政治和政体,国权和民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严历批评了袁世凯及其继任者所推行的武人政治,积极维护民主共和,倡导地方自治,虽属照搬西方政治理论,有其理想化的一面,但他始终维护宪政和民主共和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陈独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主宪政观,提出了“主权在民”“、国民参政”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他的民主宪政观延续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理念,这阻碍了他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者在追求民族国家民主化的进程中,认为按中国的国情,中国不宜马上实行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宪政,而必须有一个过渡阶段,就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主义者所热切颂扬的“开明专制”阶段。可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证明,“开明专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反使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遭受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14.
林森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时就注重运用法律维护人民权益,尤其是在领导福建学生会收回福建矿产等利权、在江西帮助被外国巡捕棍毙的乡民打赢官司的斗争中善用法律,成效明显。林森认为要从根本上维护民权,"当求之于法治"。他在担任参议院议长期间,主持《临时约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初步奠定中国近代法治基础。他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后,极力主张实行"民治的政治","法治的政治,而非人治的政治",强调"促成宪政,实现民主政治,为建国的首要目标";全国上下都要养成法治的习惯。他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法治精神,对国家典章,躬先守法践履,安于"虚位元首"的法律定位,不争权,不逾矩,更不以权谋私,"足为国家法治,垂之典范。"  相似文献   

15.
马相伯(1840~1939),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积极奔走于国家民族之前途,为中华之崛起排忧纾难、毁家兴学而不遗余力,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毁家兴学、教育救国同20世纪初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马相伯也认为兴国在于振兴教育。他说:“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于是,他决心在中国兴办新型教育,培养救国救民人才。考虑到自己已年过六旬,个人力量有限,势不能久,乃请托耶稣会团体办学,传授欧美新知识,以应救国之需。1900年8月,他将其长兄马建勋所遗松江、青浦3000亩田…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早年曾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接受过深刻的近代西方教育,他一生抱着爱国、救国、治国的强烈思想愿望,力图效法西方国家,能在中国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并努力提高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水平与素养,大力发展经济与科学文化,振兴中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7.
1887年李鸿章曾试图与美国费城辛迪加合办华美银行,这是近代中国政府第一次尝试与外商合办银行。马相伯作为李鸿章的特使,亲赴美国订立合办银行合同。该事件也是马相伯由仕而隐,转而投身教育事业的转折点。既有研究对马相伯此段经历的论述皆极为简略。马相伯晚年回忆由于相隔久远,不仅时间有误,而且事实多有矛盾之处。19世纪英美报纸对该事件多有报道,不仅保留了大量宝贵的书信史料,而且清晰记录了马相伯在美经历,对于订正马相伯年谱和华美银行事件经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相伯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 ,马相伯曾经是洋务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但屡屡受挫的政治实践加深了他对晚清腐朽社会的认识。特别是 1887年欧游回国后 ,一度淡出政坛 ,静心反思强国之路 ,逐渐形成其教育救国理想并化为行动。与此同时 ,他并没有停止对现实政治的关心和思考 ,而是在其后办学过程中不时返回政坛 ,努力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在马相伯的漫长人生旅途中 ,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常常是戏剧化地交织在一起 ,演绎出奇妙的双重变奏。这一“双重变奏”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环境密不可分 ,突出反应了马相伯对现代教育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辩证认识 ,具…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对实业振兴和政治立宪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要存在着两派观点。一派认为,中国要建立宪政制度,先要振兴中国的实业,实业是建立宪政的基础。另一派则认为,宪政是中国振兴实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实行宪政,建立起国会,责任内阁,制订宪法,中国才能最终达到振兴实业的目的。振兴实业和政治立宪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发展经济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词汇中,没有“宪政”这个词。戊戌变法前,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把立宪的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主张实现君主立宪。虽然变法失败了,但实行宪政的思想却得以传播。在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中,预备立宪迈出了近代中国宪政艰难的第一步。屈指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