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的一个朋友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一天我去他的办公室找他,正巧碰上他亲自在办公室里招聘职员。因为比较熟悉,朋友就叫我坐在一旁看他对那些应聘者进行面试。  相似文献   

2.
我有个朋友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一天我去办公室找他,碰巧他正在办公室里招聘职员。因为比较熟悉,朋友就叫我坐在一旁看他对那些应聘者进行面试。  相似文献   

3.
展示失误     
公司要招聘一位车间生产线的负责人,经过几轮的笔试和面试,只剩下三位应聘者。人事主管对此也难以取舍,只好交由总经理亲自定夺。最后的应聘会是在经理的办公室进行的。总经理让三位应聘者同时进入他的办公室,只是问了他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加盟本公司?”  相似文献   

4.
为对手带路     
那是一家五星级的宾馆,他们正在招一批高级服务生。他们的要求很高,比如服务生必须1.75米以上的个子,有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凭,懂得至少一门外语等等。一切看起来非常严格甚至苛刻。招聘在酒店的人事部经理办公室进行,由人事经理亲自面试。由于来应聘的人很多,酒店怕大家阻塞了经理办公室门口的走廊,所以都被统一安置在大厅里,然后每出来一个人,就叫下一个人的名字,自己循着走廊找去。他是其中的一员,来之前还是有些把握的。虽然他只有专科文凭,而且身高刚好1.75米,但是他的英语讲得还可以,那种语言上的优越感充实着他的自信。但直到来了酒店之…  相似文献   

5.
成功之门     
一次,我去一家位于25楼的大公司参加面试。 我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公司。走进大门,见电梯旁围满了很多应聘者,他们一个个显得焦躁不安,原来,是电梯坏了,电梯间里一个老师傅正在修着电梯。那些应聘者不停地问着:“老师傅,还要多少时间可以修好?”老师傅不很肯定地答道:“大概要十来分钟吧。”他们看了看时间,又开始耐着性子等下去。这时,我想,如果十来分钟还修不好呢,这不要误了面试时间吗?与其在这里没有把握地傻等,还不如自己辛苦一下,步行上楼。于是,我转身“蹭”、“蹭”、“蹭”地向25楼跑去。  相似文献   

6.
刘丽云 《学习之友》2008,(11):17-17
我的一位同学到某公司应聘职员,主要工作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 应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我这个同学和另外两名优秀者。随后,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几个问题,每人的回答都各具特色,总经理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7.
宾馆的走廊里站满了人,410房间的门虚掩着,某卡有限公司的招聘办公室就临时设在这里。我想,来应聘推销员的人大多是为那月薪1500元外加提成的优厚待遇而来的———除了我以外。一个20多岁的女士从办公室走出来,大家都围了过来问这问那。那个女士说:“简直跟考状元一样,问了一大堆怪问题,瞅着还挺正规呢,面试过了还要参加培训,恐怕我没戏了。”大家都有些失望,但都不走,因为现在找份工作忒不易了。一位40开外的先生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我过去搭讪,他递给我一只烟,我们聊了起来。我们就叫他老刘吧,老刘可是一个职业推销员,据他讲他已经干了2…  相似文献   

8.
日产公司——请你吃饭日产公司认为,那些吃饭迅速的人,一方面说明其肠胃功能好,身强力壮;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干事风风火火,富有魄力,而这正是公司所需要的。因此对每位来应聘的员工,日产公司都要进行一项专门的“用餐速度”考试——招待应聘者一顿难以下咽的饭菜。一般主考官会“好心”叮嘱你慢慢吃,吃好后再到办公室接受面试,那些慢腾腾吃完饭者得到的都是离开通知单。壳牌石油——开鸡尾酒会壳牌公司组织应聘者参加一个鸡尾酒会,公司高级员工都来参加,酒会上由这些应聘者与公司员工自由交谈。酒会后,由公司高级员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推…  相似文献   

9.
到那所知名大企业———“方正电器公司”竞聘,我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进入到面试这最后一关。面试当天,我和另一位应聘者准时而至。该公司老总在与我们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突然说道:“经考核,你们俩人都很出色,都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就在刚才,有人向消协投诉了我们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太阳电器公司’。由于他们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起一场恶性事故,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如果你们是销售部经理,对此有什么举措?”10分钟后,我先被叫到老总的办公室。老总直奔主题:“春康先生,请讲讲您的看法。”我稍微一顿,特…  相似文献   

10.
扫帚     
曾在某一杂志上读到一则耐人回味的招聘考试:应聘者逐一去一间办公室中进行单独的问答。每一个应聘者都是信心十足地走出办公室,在他们看来题简直太简单了。最后一位应聘者在踏进办公室的门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 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应聘者一个座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  相似文献   

12.
《海外求学》2003,(18):60-61
如果说几年前面试(Interview)在美国留学申请中可有可无的话,现在面试已经是大部分学校录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对那些要获取奖助学金的学生来说,最后几乎都要经过一次面试,要么学校的录取委员会的人亲自来中国面试.要么通过电话或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面试。根据专业和学校不同,主持面试的人可能是你未来的导师,也可能是录取办公室的秘书。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8,(11)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他想雇一名助理,因为他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没有一位助理帮忙实在忙不过来。一时间,应征者云集。经过初选,有50多人被通知参加面试。面试由总经理亲自主持进行,但最后,他却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道,"你为何喜欢那个年轻人?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也没受任何人的推荐,而且毫无经验。"  相似文献   

14.
招聘会正在进行。老总拿着一本书走到应聘者们面前,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除了正常的停顿之外,你们能够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吗?""当然可以!"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自信地回答。老总点点头,让应聘者们逐一拿着书到办公室里去大声朗读,每次刚读两分钟,老总就会推开办公室的门问:"一切都还顺利吗?""非常顺利,老板,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难题!"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会这样回答他。轮到最后一名  相似文献   

15.
秃鹤(节选)     
<正>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为"秃鹤"。秃鹤所在的那个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枫树的小村子。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但这个村子里,却有许多秃子。他们一个一个地光着头,从那么好看的枫树下走,就吸引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停住脚步,在一旁静静地看。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在枫叶密集处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那些把手插在裤兜里  相似文献   

16.
早自习时,高二年级办公室里立着三个学生,因为昨天在英语课上看漫画书被班主任“请”来谈话。其中一个男生的母亲也在场,几个回合下来,办公室里硝烟弥漫。一个男生大声地叫道:“我不念书了!”正在例行检查的我正撞到“枪口”上,如何使他们立即结束“抬杠”成为了当务之急。大吼一声,或者直接插话,这样直接干预可能会使他们停止,但是效果肯定不佳。这里要兼顾三方的利益以及面子问题,决不能顾此失彼。我微笑着对那个男生说:“你叫什么名字啊?”他说:“我叫晓超。”“那你的胸卡呢?”他说在裤袋里,立即拿了出来想戴上。我说:“这个胸卡我帮你…  相似文献   

17.
爱心无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丰厚,一时间报名者很多,其中甚至有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一个扎着小辫儿的极文静的姑娘——她叫雯雯。请看最后一轮面试吧。面试考场设在二楼。楼梯拐角处有个脏兮兮的小男孩儿,拖着鼻涕正站在那儿泪汪汪地等着什么。当众多的应聘者穿过长长的楼梯去面试时,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  相似文献   

18.
严文华 《大学生》2012,(10):58-59
与毕业生们谈面试非常有意思,他们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面试专业户——面对很多单位,见过很多面试官,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听到他们从应聘者的角度总结面试,再从面试官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总结,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下面就是Lucy同学和我谈她的故事,讲到她与面试官之间的过招。  相似文献   

19.
一家化妆品集团公司招聘营销部主管引来了众多的应聘者。许多人参与应聘不仅仅是为了公司的丰厚待遇,还在于能成功应聘这家集团公司更说明了自己的价值。几轮笔试和面试后,最后只有十来位应聘者入选其中,由总经理亲自进行面试定夺。那天,总经理并没有向应聘者问一些营销方面的知识,而是拿出一些小塑料瓶,在每位应聘者前放了两个不同的瓶子。当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弄不懂经理要搞什么把戏的时候,总经理说:“这两个小瓶里装的是两瓶洗发水,其中红瓶是本公司生产的,绿瓶是B公司生产的。”大家都知道B公司,就是这家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总经理又说…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真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当大多数老百姓还在享受着“知识经济”带来的牛奶与面包时,“细节经济”已经在呼风唤雨了。有人宣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活中的细节,有的是人为设置的,但更多的是靠你自己去创造的。这么说吧,细节是聪慧、禀赋和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是需要常常修炼的。一家大公司以4000元的月薪来吸引高手加盟,一时间应者如云。层层筛选后,只剩下三名应聘者进入了由总经理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面试。面试的房间是临时腾出来的。总经理坐下后,叫人将房间内剩下的三把椅子搬到了门外,让三名应聘者坐着等候。首先进来的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