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蒙·威廉斯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在传播领域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威廉斯传播思想的主要特色,即对经验主义传播模式的借鉴和超越、文化研究和社会研究的基础作用以及文学批评的根基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文章指出,威廉斯早期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和社会研究对传播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他的传播理论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 雷蒙德·威廉斯在<文化的革命>一书中,追溯了从工业革命直至当代"文化"一词的内涵发生的变化,他同意利维斯的意见,即认为文化传统的最精致的部分体现在语言和文学中,但他不同意利维斯所说的全部文化遗产都由语言和文学承载.威廉斯认为利维斯夸大了文学的作用,威廉斯在书中写道:.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必须不断扩展它的意义,直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为同义的."①  相似文献   

3.
何畅 《新闻世界》2013,(5):297-298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葛兰西、阿尔都塞、霍尔及费斯克都是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们以其著作和经典理论闻名于世。文化霸权、编码解码、大众文化等理论更是耳熟能详。文化研究学派学者为新闻传播学科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范本。因此,研究他们的理论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了解文化研究学派学者的学说及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解释当代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2):75-78
作为英国当代体育媒介研究的奠基人,加里·惠内尔将文化研究引入了体育传播领域领域。本文对惠内尔有关体育传播的研究成果进行译述,系统分析他的体育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5.
雷蒙·威廉斯是伯明翰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电视研究第一本理论专著《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的作者。在这本奠基著作中他非常强调电视文化的技术性,但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决定论,因此,作为技术决定论的代表——"媒介即信息"理论的提出者麦克卢汉,威廉斯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本文主要对威廉斯的一些批判观点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在200多年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研究都是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现实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从经济到文化,都市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霸权地位,而在"城市中心主义"的社会文化传播系统中,乡村成了被忽略的"他者".当代大众传播研究和建设应努力改变欧美国家以都市文化传播研究为主的模式,重点关注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乡文化因传播失衡而面临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7.
李超 《东南传播》2021,(7):65-69
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媒介技术决定论以及批判理论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在分析大众媒介上的不满,雷蒙·威廉斯尝试从技术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建构自己的大众媒介观.关于大众媒介的起源,他否定技术决定论,而是强调作为文化科技的大众媒介的诞生离不开复杂社会形构,而在大众媒介效果上,他指出不能仅从科技的"高低"而露出某种文化悲观主义.在此基础上,威廉斯提出改造大众媒介的两条路径:在对电视文本分析中提出了"流程"理论;同时倡导改变大众媒介所有权,建立一种民主的传播体制.  相似文献   

8.
王勇 《新闻界》2007,(4):19-2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研究领域存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对立学派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近年,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三分化"。本文梳理了传播研究学派划分的历史,分析了各种"三分化"的实质及提出背景。本文认为,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社会影响,传播研究领域尚没有能和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相提并论的学派。目前,传播研究领域还只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双峰并峙,麦克卢汉学派只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学派。  相似文献   

9.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宣告成立.霍加特、威廉斯、霍尔等人成为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自此以后,文化研究在英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文化研究主要内容之一的大众传媒,从一开始就成为伯明翰学派关注的对象。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受众.在它的生产、消费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  相似文献   

10.
雷蒙·威廉斯和英国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击 《现代传播》2003,(2):39-43
雷蒙·威廉斯是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最重要的先驱者。他用完全英国式的经验观察的方法从近代以来英国的文化观念史中读出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的重要意义。经由英国文学批评当中的利维斯主义(Leavisism),他开启了英国正面研究大众文化的大门,并双双救赎了大众文化和工人阶级文化。他把英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看作是一种漫长的革命,这一革命是由工业化、民主化和文化变迁三个部分组成,提出了传播是当代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自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批判理论以来,批判理论作为一种与经验学派相对立的理论类型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影响很大,并在不同国家生根发芽,并形成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多种流派和研究取向,促进了人们对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化反思。而这个对话则考察传媒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思考传媒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华 《新闻界》2005,(6):57-59
众所周知,文化研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既没有绝对的开端,也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它以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立足点,聚集了一大批理论家,从多种向度对当代媒介和文化的权力性质进行深入阐释。如果说文化研究是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等人发现的一片沃土,那么斯图亚特·霍尔则是这片土地的播种者和开拓者,他们的传播思想为世界范围内媒介文化研究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出生于英国工人阶级家庭,曾长期在湖尔大学(HullUniversity)从事成人教育,在1957-1958年间对英国工人阶级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朱雯熙 《传媒》2021,(11):62-64
文化综艺类节目是近年来电视节目领域兴起的热门类型,独特的节目形态、深厚的人文价值以及丰富的交互体验使其广受年轻观众的喜爱.《一堂好课》作为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将教学仪式与节目制作相结合,将录制场地从电视台扩展至露天课堂.节目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当代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启迪心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沉浸式传播、综艺节目价值以及复合传播力三个方面对节目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文化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休闲体育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必须遵从文化扩散与大众传播的基本原理.本文主要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4个层面入手,研究休闲体育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明末清初流亡日本的著名的遗民和学者,朱舜水在中华文化对日传播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深刻的家国烙印为其在日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足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于他乡的认同与移情也促使其传播实践顺利开展.在此意义上,他既不是"陌生人",也不是"边缘人",而是作为"文化旅居者"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周逢年教授的著作从传播学的角度,详细描摹了朱舜水在日的对外传播活动,是近期跨文化传播历史研究领域一本有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边缘地位由来已久,李金铨认为,它面临学术内卷化问题,正在走向画地自限,逐渐封闭。本文试图以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为例,探讨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以"泛传播"、"泛媒介"的概念重新审视传播学,认为语言、文字皆是媒介,传播是人的一部分,人不可与世界无交流,即不可无传播,传播学者可跳出狭隘的媒体观,落脚于"传播"二字,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传播学,拓展传播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人们对文化流向的论述多为从较为先进的国家流向较为落后的国家,从中心地带流向边远地区,从西方国家流向非西方国家.但是,21世纪文化的流动具有了超方向性的特点.本文以"韩流"的盛行为例证,阐述了强势文化单向度传播模式的打破以及世界文化传播的多元趋势.  相似文献   

19.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是20世纪英语世界重要的文化批评家、是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伯明翰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威廉斯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分析是任何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不应也无法忽略的。他的著作对于我们理解文学、文化、戏剧、传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早期的作品《文化与社会》(1958)、《漫长的革命》(1961)被认为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城市意识到电视剧媒介的巨大传播力,并开始尝试利用电视剧来传播城市文化形象。本文论述了当代电视剧对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并从城市精神、城市视觉以及城市市民等方面阐释电视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探讨电视剧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