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父子子     
熊焱 《大理文化》2013,(12):38-42
我的父亲曾在他年少的时候把我的祖父当成他的敌人。 那时他在暗中使劲,想要一次次地打败他的父亲。在他们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较量中,我刚愎白用的祖父多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某一次我的父亲在言语或行动上占了上风,那他将会高兴上半天,得意地吹着口哨,或是高声唱歌。  相似文献   

2.
回顾过往岁月,首先触碰到的是童年的懵懂时光。记得读小学的那年月,我常常受到家里人和亲戚们的夸奖,他们说我是一个乖巧而懂事的孩子。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这,我的奶奶和父亲母亲在村里人面前,腰杆都可以挺得更直一些。在那个"越生越有"的思想观念还左右着人们意识的年代,母亲却只生了我这一个儿子。因为我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村里那  相似文献   

3.
珍藏父爱     
在我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着一件事,每当我回想起它,就有一种深深的悔恨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是一名下岗工人,后来父亲经过努力找到一份在工地施工的工作.每天他面对的是数不尽的建筑材料,他必须快速又要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父亲才能挣点钱回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4.
父亲     
杨晓洁 《大理文化》2013,(10):43-48
父亲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东西,却一直无从下笔,父亲的确是太平凡了,一个普普通通山乡农民,一生简单朴素,真没有什么可写的,而平凡的父亲在我心底里一直就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任何东西都无从替代,那种情怀,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又都无力表达。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识字,识很多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仅识字还博学,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就念"春雨惊天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等长大一些,可以跟在劳作的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豆田     
北雁 《大理文化》2011,(10):49-51
我照旧得在每个周末回到离城市七十多公里的洱源乡下老家。然而父亲却每次都显得极不高兴的样子,说车费一直在涨,没事就不要回来了!我知道父亲心疼钱,并且知道我的日子依旧紧巴得很,所以他这么说实际上全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我便只得告诉他说是想家了,回来和一家人一起团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通往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之路,尘土飞扬,满街嘈杂,商铺林立,人山人海。也就是在麦香柳绿的季节,在赶往三月街的路上父亲给我娓娓讲述了那些神幻迷人的童年故  相似文献   

7.
我与云台山     
铁栗 《大理文化》2017,(12):81-87
正和父亲在一起,我时常感到很累。父亲的老迈让人心酸,三年前他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但他依然希望我能和他说点什么。想到父亲已经不久于人世,他提出的要求我无法拒绝,于是就把和他说话当成了义务。他先是把脸侧向我,见我的嘴巴不断地张合,脸上就显出丰富的表情。有时他会陷入沉思,有时他会频频点头,这些反应都是随着我的话题自然展开的。对着毫无听力的父亲说话,这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所讲的内容大多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脚     
正一直想写写我的父亲,可每次提笔都无从写起,最终也只好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那老实巴交、平凡普通的父亲,确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值得大书特书,他和其他农民一样,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用一辈子的时光,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播种着希望,也播种着无奈,在那四季轮回中收获着春华秋实,也收获着衰老与沧桑。另一方面:每次提笔  相似文献   

9.
父亲     
一直以为 父亲,还是我心中的那尊神 可是,突然发现 父亲,真的老了  相似文献   

10.
神树     
正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说:"像是蜜蜂酿蜜那样,我们从万物中采撷最甜美的资料,来建造我们的神。"里尔克是我喜欢的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的神,永远存活在他的诗意里,存活在他的文字中。而我的神,则一直存活在大地上,存活在岁月中。父亲是个彝族毕摩(祭司),他是我们部族与众神沟通的代  相似文献   

11.
朝举 《大理文化》2003,(6):10-12
我要给你说的是我父亲的故事. 我总习惯称父亲为"老父亲".这种称谓,并不是我的做作,在我能力有限的语言表达中,总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我那种源于心底的对父亲所经历的生活的厚重和沧桑感的认同.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和他众多的同代人一样,在近七十年的生活中,虽然经受了些风风雨雨,但无论怎么说都只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在我对他认识了解的几十年中,如果撇开他作为我父亲的这个身份,把他当作一个生命的载体来看,有的时候我无法想象他竟然有如此坚韧强盛的生命力,就像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只要有一点土一点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发芽.  相似文献   

12.
正与普洱有着绵密的牵记,是因为兄长的缘故,最初的时候,普洱还不叫普洱,叫思茅。都说有亲人的地方就是故乡,那普洱也应是我的故乡。我的兄长在那,父亲的孤坟在那。当普洱还叫思茅的时候,我不曾去过,那时候父亲还在,可我和父兄还未曾相认。我一直住在距他们很远的巍山古城。兄长来信相认时,我刚刚成年,父亲刚刚故去,在我不知道的遥远的异乡故去,带走的是他兜兜转转的沧桑和牵念,还有我的难言的伤痛。如今说来,父亲已离世多年,住在异乡的一抷黄土  相似文献   

13.
棋王     
父亲老了.但他的棋却未老! 可有一次,父亲居然承认他的棋已经老了,我记忆中的父亲从来都不服输,但这一次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4.
父亲身体一直硬朗,年届九旬还能够生活自理,且思维清晰、耳聪目明。我一直以自己已经六十多还有一双九十多岁的父母在堂而庆幸和自豪。我每每打电话问候他们:您们身体好吗?父亲总是回答:我们很好,不必挂心。声音洪亮、爽朗。然而,怎么也想不到,一刹那间,父亲会突然离我们而去。那一天,我的女儿下乡到漕涧,父亲就一直给她打电话,女儿在忙完了工作以后,才回到家中,祖孙三人  相似文献   

15.
朱丽·尼克松·艾森豪威尔说,1971年7月,我的父亲,即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他将在第二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问中国。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并就此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因为自1949年以来,美利坚合众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一直没有外交关系。很多人无法想象,这两个国家可以战胜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诸多分歧,走到一起。1972年2月21日,当我的父母踏上走向和平之旅的时候,我父亲情绪非常高昂……在走下“空军一号”的舷梯时,他决定在他的脚还未踏上中国国土之前,先主动将自己的手伸向周恩来总理……接下来,这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跨越世界最辽阔海洋的握手”,揭开了“改变世界的七天”访问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山地     
父亲一直生活在农村.到远方一个城市求学的我,无论走到哪里,怎么也忘不掉父亲一直耕种的那块山地.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文笔》于1939年6月4日创刊。"文是指韵文,笔是指散文。"(《文笔》第二期《编余》)编辑人王玉,发行人徐光,出版者文笔社。二王玉和徐光是同一个人,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王玉(1916-2006),浙江绍兴人。他自述:"我是在杭州,在父亲做着车行老板的全盛时代,当父亲正在客厅里打牌的一个夏天的晚上,生下来的。"  相似文献   

18.
1950年,当尤·谢苗诺夫刚刚跨入莫斯科东方学学院深造之际,斯大林的秘密警察第二次逮捕了他的父亲——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谢苗诺夫说:“我曾经为父亲而斗争,每月给斯大林写一封信。如果不是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恐怕灾难就要轮到我的头上,因当时我已被开除团籍和学籍。曾有人对我说,‘你势必要声明反对自己的父亲。’我说,不,我要站在父亲一边。”赫鲁晓夫1953年的大赦使数百万人获得了自由,谢苗诺夫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错误虽然一直被否认,但那些年血的教训给谢苗诺夫留下一连串的问号,并反映在其早期作品中。60年代,不少苏联作家因直言不讳地反对斯大林的错误而遭迫害,索尔仁尼琴就是一例。而谢苗诺夫却成为苏联文化界出类拔萃的小说家。索尔仁尼琴认  相似文献   

19.
彝家山寨     
假如你一生没有去过那彝家山寨,那就是你一生的遗憾了。我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一起去彝寨。他对我说:“你这个孩子,怎么会相信那胡编乱造的《云南大不同》。不要过于相信那民风民俗,那是作者编的”,一路上,父亲给我“洗脑子”——上思想课。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硬币     
正我的祖父有一枚神奇的硬币,我却没有见过,只是偶尔从父亲口中听到关于这枚硬币的故事。我的父亲说,小时候他很聪明——当然,现在依然聪明——而且很努力。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几乎从来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他。可是,在选择读哪所中学的时候,父亲被难住了。他很喜欢沃克中学,他曾经去那所中学参加过篮球比赛,被那里豪华的体育场和高大的树木吸引住了;但他又想去佩里中学读书,因为佩里中学离家近,而且有很多好朋友都选择了那里。父亲考虑了一个多月,直到最后的时刻,他依然没有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