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居住在滇西北高原金沙江边的鹤庆白族,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还是创造美的天才,特别是鹤庆妇女更具有创造美的天赋.鹤庆白族妇女的服装可以根据区域,划分为四大类:从北向南,分别是大方热烈的甸北妇女装;清爽宜人的甸中妇女装;温文尔雅的甸南妇女装;朴实醒目的松桂六合妇女装.  相似文献   

2.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正是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知晓了青花瓷和与青花瓷相关的中国故事。刘新,很久以前便喜欢收藏古『B瓷器,尤其喜欢收藏青花瓷。因为,青花瓷那清雅别致的造型、浓淡相宜的发色、古拙而又不失娴秀的纹饰及其种种的优美和神秘,常常感动得刘新痴迷忘我,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鹤庆在大理州乃至全省日渐声名鹊起.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稍微了解鹤庆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与鹤庆的中学教育成果卓著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与小学教育有关,但中学作为冰山显露的一角而首先成为明星).  相似文献   

4.
正鹤庆石宝山是玉龙雪山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属县境内第二座大山。素有"大理有名三塔寺,鹤庆有名石宝山"的民谣广为流传。这皆因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而美丽,它煞费心机,创造万物,创造了人间奇迹,特别安排了这样一处胜境。登上石宝山巅,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意境,这绝对是非常惬意,非常豪迈的。石宝山,典籍记载为"石石缶山",古称峰顶山,以主峰高耸入云而得  相似文献   

5.
一门三书家     
在鹤庆坝子的东南隅,有龙华、象眠二山,山前有两条河叫漾弓江和银河,二水交汇于山下后向东南方直奔金沙江。这里风清俗美,景观独秀,地灵人杰,曾孕育出许多举人、进士、翰林学子,是鹤庆  相似文献   

6.
鹤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鹤庆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长期以来在滇西北的商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跃在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和轻手工业的发展,而且架起了沟通国际商贸的桥梁.今天,鹤庆商帮的后代继承前辈事业,仍有上万名商人、工匠在这条千年古道上演绎新的篇章.为了进一步挖掘茶马古道文化资源,再现茶马古道历史风采,弘扬茶马古道优秀文化,发展茶马古道文化旅游,促进区域经济长足发展,中共鹤庆县委、鹤庆县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30日至10月2日举办了为期3天的"中国·鹤庆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节".  相似文献   

7.
日前,汇集国内外25家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73件元代青花瓷于首都博物馆以《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为题展出。中国制瓷史上,青花瓷以鲜活、艳丽、明快的特色,在元代(1271~1368)瓷器中独树一帜;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瓷器文物收藏者,无不以拥有一件元青花为骄傲。  相似文献   

8.
段德三 《大理文化》2011,(12):98-99
鹤庆西山彝族黑话人是云南的土著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鹤庆西山黑话人的祭祀,其隆重程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过去,"上刀山"、"下火海"、口含火烧犁头等经典  相似文献   

9.
鹤庆二题     
北雁 《大理文化》2012,(11):87-88
鹤庆玩水 每次前来鹤庆一心里都止不住一种绵绵的感动。是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暗自感叹,鹤庆坝子西侧耸立的数十里连山,光秃秃的没有一株树木,造化之奇却是让坝子之中星罗棋布地散落着那么多的大小龙潭,星点闪烁,相映成趣。不论寒暑旱涝,亦不管秋冬春夏,一溪溪泉流,一潭潭龙池,一湖湖清水,总是丰盈充沛,美丽至极。水的灵动和秀致,构成了一幅幅别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山水图卷,以至于每一次到来,都会无一例外地被这水的美丽深深沉醉。  相似文献   

10.
鹤庆以其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鹤庆坝子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善良而又智慧的白族人民。早在明清时期,心灵手巧的白族人民便开始加工和制作金银铜器以及各  相似文献   

11.
正只要有旅游商品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鹤庆工艺品。作为云南传统手工艺术的"富矿"的大理鹤庆,其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新华村的银器、秀邑村的铜器、甸南的刺绣、赵屯村的瓦猫、龙珠村的白棉纸和竹麻纸……让人美不胜收。伴随着滇西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云南鹤庆县近年来涌现出  相似文献   

12.
母红生 《大理文化》2011,(11):70-71
金翅鹤自然村位于鹤庆坝子最南端,历史上是滇藏茶马古道翻越象眠山进入鹤庆坝子的第一个村寨,是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如流商贾,曾给该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清代鹤庆的第一个商号"同心德商号"的创建者李恒春在该村建起的故居独具白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高原水乡鹤庆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北进大理的门户和通衢。鹤庆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汉以前属昆明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至唐初,曾属云南、东河阳等郡,南诏、大理国时期建蒙统郡、府,元以降称鹤州、鹤庆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正鹤庆的年猪美食记得十多年前在下关求学的日子,鹤庆的年猪美食就已经完完全全征服了我的味蕾。当时,宿舍里居然有三个同学都来自鹤庆,于是每每寒假逾近,家里传来杀年猪的消息,同学便再也坐不住了,因眷念绵绵的乡愁和故乡的美食,几个人总顾不上路途遥远,约上三两个同学在周末急匆匆地回一次老家,然后带回一大堆坛坛罐罐,全是些早已做好的猪肝胙、熏肉、香肠和老腊肉,和我们一起分吃。虽然也就每次打饭回来舀上一小勺,但其中咸辣相当、油光油水的美味,直到今天想  相似文献   

15.
在鹤庆赵屯村,有个"一不留神就成了艺术大师"的农民,名叫"猫福".  相似文献   

16.
蒋宗汉评述     
赵静 《大理文化》2006,9(5):52-53
大理古城玉洱路街面北侧,有一座幽静的南北向小院,门口立着一块约一人高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蒋公祠”的字样。古城居民都知道这儿在解放前又被称为“鹤庆会馆”。“蒋公祠”因何而来?这要追溯到近代鹤庆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蒋宗汉。  相似文献   

17.
走进鹤庆松桂古镇,很多思绪就像古镇西边马耳山下的流水汩汩流淌而来,鹤庆松桂骡马交易的热闹场景在渐渐远去的马蹄声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踏着马蹄窝深深的青石板路,宛若踩着历史的心跳.走进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鹤庆松桂,就走进了茶马古道上骡马们的温柔梦乡.  相似文献   

18.
出行偶记     
又凡 《大理文化》2008,(2):11-12
十月底,秋末冬初,穿厚衣服中午显热,穿薄衣服早晚又冷的时候,独自到丘北开笔会.从鹤庆出发,经下关、楚雄、昆明,到丘北,之后绕道蒙自回鹤庆.……  相似文献   

19.
青花瓷画是中国瓷器绘画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唐宋开始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发展至今,经久不息地辉煌了700多年。中国文人画以写意著称,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豁达的精神,与民间青花瓷画具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追求;笔和墨,不能各自独立存在,一笔下去,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2,(8):120-I0008
一、大丽铁路 大丽铁路南起广大铁路的大理东站,向北经海东、上关、西邑、鹤庆至丽江。线路全长162.418公里,其中大理州境内139.2公里。工程总投资55.5亿元,设计标准为国铁I级,单线,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大理、大理东、大理北、海东、挖色、上关、诸葛城、西邑、花篮箐、金墩、鹤庆、仁和、丽江东13个站。工程于2004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结束了云南省近10年没有铁路新线投运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