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是编辑主体在学报编辑出版活动中始终以提高学报的质量为中心,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为目标的一种自觉精神.它的主要内涵包括创新意识、策划意识、特色意识和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2.
学报编辑是学报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是学报出版活动的主体。学报作为编辑的劳动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于学报编辑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其中学报编辑是否有精品意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文章提出精品学报对学报编辑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3.
实施差异化战略,根据自身的优势,突出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服务于特定的读者群是实现高职院校学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发展的出路。学报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三次售卖理论。学报编辑在现代出版活动中,培养和增强经营意识,是时代将编辑推向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学报编辑的职责与能力问题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属于学术理论刊物,因此,学报的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学报编辑要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办好学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二是要有较广博的学识和较深厚的学术功底;三是要有较丰富的实验工作经验;四是要有钻研编辑理论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的生命.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高低与编辑意识的强弱密切相关.编辑人员所具有的编辑意识是指在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从事编辑工作的主导意识,即编辑人员所具有的观念和指导思想,也就是引导编辑做好选题策划、审稿编稿、出版发行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强和优化编辑人员的编辑意识,是全面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学报编辑创新意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是学报生存发展的根本道路,在学报的办刊意识,编辑活动和学报与市场对接三方面都对编辑作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高校学报应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编辑要遵照小平同志关于“理论工作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导,深入实际生活、研究实际问题,才能培养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编辑素质。  相似文献   

8.
学报编辑的品牌意识是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目的意识和竞争意识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是一种为争取社科学报的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而学报品牌的形成则是学报编辑品牌意识的物化和其心血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是学术性较强的理论刊物,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窗口。本文就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学报存在淡化政治倾向的问题,分析了强化学报编辑政治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强化学报编辑政治意识的三个方面意见。  相似文献   

10.
编辑是学报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学报学术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基本职责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从而进行有效的传播。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起点和中心环节,编辑工作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编辑在这一活动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发挥着"把关人"所应发挥的选择作用、组构作用、传播作用和增值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学报编辑要认清角色,准确定位,"把关人"才是对编辑最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学报编辑要把好政治关、专业关、技术关,提高自身的选题策划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和高超的审美能力、现代编辑能力、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