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综观元代散曲作品,叹世隐逸和纵情声色这两类题材显得较为突出,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从客观上讲,是散曲作家的创作受元代特有的文化教育制度及选仕制度的影响;从主观上讲,则反映了他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心路历程,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旧价值观的摒弃及对人生,社会的重新思考,正是这两类作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元代后期重要散曲家张可久,其作品风格,自元代以采盛评不断,虽然论者切入角度各异,但都指向清丽共雅。形成其曲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文化、作家和文体几个层面切入。试图对张可久散曲风格成因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刘效祖是时代中后期较为重要的一位散曲家。它的散曲作品在内容上生动地反映了市井生活与民情民俗,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有一定的人化倾向,但仍然保持了元代散曲自然、朴实、真率、通俗、活拨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艖(cha,小船)。散曲是元代流行的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可供演唱的诗体。元代社会,吏治黑暗,等级森严,民族压迫深重。许多散曲作家对现实感到厌倦,于是追求自然美,从大自然中寻求慰藉。因此,散曲中写景的作品较多,也较出色。关汉卿也不例外,其小令《大  相似文献   

5.
钟嗣成是元代后期一位重要作家,他所作《录鬼簿》是有关元代散曲家的重要历史资料,引起了前辈时贤的广泛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丰富的散曲作品,通过梳理、归纳和分析他的散曲作品用韵可知:其散曲押韵方式共5种,有两韵部通押现象,但都是在韵部允许的通韵范围内,基本上符合《中原音韵》所用韵部,用韵比较整齐、精当。  相似文献   

6.
元代有三类不同社会地位的散曲作家——官吏作家、文人作家、少数民族作家。在元散曲众多的创作题材中,表现远离世俗、归隐山林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有大量对隐士服饰形象的描写。三类散曲作家的此类作品通过对隐士人物服饰形象生动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形象丰满感人,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元散曲中归隐作品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贯云石是元代保存散曲作品较多,与马致远、张可久同时代且可比肩的少数民族散曲作家。其"颂"、"咏"类散曲在其作品中为数不多,但深深带有"贯氏"风格。  相似文献   

8.
元代咏史散曲中充斥着强烈的悲观消极的历史观与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元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源于散曲文体的写作传统及其背后的思维特质与价值追求。元代散曲家在看待历史时,具备极其宏深的观照视野,从而演化出“繁华尽逝”与“成败皆空”这两种写作范式,并发展出鲜明的宿命论观点。元代散曲家又在王朝兴衰与个人成败之外,树立起归隐的人生理想,在世俗层面包含着对官场凶险的厌恶与对享乐生活的贪恋,在世俗层面之上则贯穿着通观往古后的理性思考与对永恒不朽的超越性追求。元代咏史散曲最终建构起“历史兴亡—现实归隐—永恒山水”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了价值观的突破与救赎。  相似文献   

9.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其近百篇散曲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个元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其爱情闺怨类的作品,在摆脱情感束缚的同时不免流于纵情声色;其叹世归隐类的作品表现出对传统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失望;其写景抒怀的作品,则充溢着浓重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赵静 《时代教育》2010,(9):146-147
元代散曲盛行,涌现了大量以叹世隐逸为主体的散曲,曲作家们在曲中揭露、批判了元代的黑暗社会现实,被迫发出了隐逸山水田园的呼声,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政治态度,本文简单介绍了叹世隐逸作品的内容,又从社会现实决定社会意识、道家避世思想的角度浅析了这类散曲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有元一代,在文坛韵文领域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散曲。它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元代作家也颇为倾心并致力于散曲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近四千首(套)散曲作品。翻开一部《全元散曲,》在赞叹元代文人那字字含香的曲词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元代的曲家们似乎对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有着特殊的偏爱,无论是抒发怀古伤今之哀叹,或是写隐逸的闲情,甚或写悲莫悲兮的离愁别恨,曲家们往往借助江、河、湖等水乡作为抒情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在元代散曲创作群体当中,涌现出一批艺术成就较高的蒙古族作家,杨景贤就是其中之一。元代散曲创作,是在当时蒙汉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蒙古族作家杨景贤的散曲创作,在蒙古族作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元代散曲创作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歌伎的演唱传播。演唱传播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散曲演唱传播的社会功能。散曲演唱传播对元代散曲作法、风格、散曲理论、曲集编撰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致远散曲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人常言,在元曲四大家里,马致远的散曲为第一。他之所作意境高,范围广,从而提高了散曲的地位,使之继唐诗宋词而成为诗史上的代表。马致远的散曲历来享誉甚高,从元代的周德清、明代的朱权、李开先、王世贞、王骥德,到清代的李调元、凌廷堪等人,都对之推崇备至。现在流传下来的马致远的散曲,在元代前期曲家的作品中要算最  相似文献   

15.
李莹 《文教资料》2007,(7):41-44
元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与之相对应,元代出现了大批的优秀女演员,她们才思敏捷,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还有为数不多的散曲作品流于后世,有的学者因此把她们称为元代的女散曲家。但是她们并不是专业从事于戏曲的创作,而是将此作为提高名气、与文人士大夫交往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具有功利性。所以能不能将她们称作女散曲家还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散曲以情爱作品为主,他崇尚爱情向往田园生活,但他也忧愤疾厉充斥着叛逆。这与元代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还根基于其骨髓里的叛逆因子。本论文通过对关汉卿散曲中部分作品的解读来论述其散曲中的叛逆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元散曲情爱作品中的进步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散曲中的情爱作品将爱情从礼教的束缚和人欲的潜层中释放出来,并把它看作是人性自然而然的要求和美满婚姻的基础,将妇女看作是渴望爱情而且值得拥有爱情的一群。本将元散曲中的情爱作品放在中国封建传统化与俗化剧烈冲撞的大环境中,并结合社会历史化以及元代人心态来探究元散曲情爱作品在恋爱、婚姻、妇女待遇等问题上所表现出的进步观念。  相似文献   

18.
刘效祖是明代中后期较为重要的一位散曲家。他的散曲作品在内容上生动地反映了市井生活与民情民俗 ,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有一定的文人化倾向 ,但仍然保持了元代散曲自然、朴实、真率、通俗、活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元代道教盛行,对当时的文人创作影响甚大,在元曲特别是散曲作品之中,体现出极为浓厚的虚幻意识。表现在对历史兴亡更替的透视与淡漠,对功名富贵的消解与否定,对避世隐居、学道求仙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纵情声色、及时行乐的认可与肯定等几个方面,反映出了元代的社会环境、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元代散曲语言不同于前代的文学语言,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色。元代散曲在民间俚曲的基础上,受到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大众化文学样式。本文通过对元代散曲语言特征的归纳,分析元代散曲独特风格背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