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援助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早在50年代在我国即已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实行.正式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起步于1994年.然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社会律师承担无偿法律援助义务既与现行宪法相抵触,也与立法原则相违背,与国家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相吻合,这种实行对律师劳动的"行政征收"行为,存在严重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2.
王恒  刘蕾 《科教文汇》2008,(13):137-137
法律援助制度,是基于对人权的尊重这一立法目的而产生的。在刑事诉讼中,其意义体现在为辩护制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被告人通过获得律师辩护的方式,不致使自己该享有的合法权益受损,从而也保障了国家司法行为的公正。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法律援助面临着种种困境,要解决法律援助所面临的困境并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明确在现阶段法律援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提高法律援助的立法层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尤其是法律院系在法律援助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多渠道解决法律援助的资金严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制度。通过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残疾人作为社会困难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合法权益被侵犯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残疾人容易被侵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犯  相似文献   

5.
实证分析出我国法律援助资金的相关状况:一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资金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拔款资金是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县区一级法律援助机构获得的法律援助资金偏少;三是法律援助业务资金支出不到总支出的一半,对社会律师的办案补贴偏低。欲改善这种状况,一要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法律援助资金补贴的比例;二可考虑由纯社会律师办案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法律援助产生的制度渊源着手,通过对维系法律援助制度的现实需要、利益衡平机制及法律理念的剖析,揭示了法律援助所蕴涵及应予弘扬之德性.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主要方式.目前,各地方已经开展的知以产权法律援助工作,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未能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仍然处于摸索和"试错"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若干典型援助模式的分析,总结其存在的弊端,并从概念上严格区分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与法律援助,阐述了法律援助制度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的若干借鉴之处,最后设汁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我国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积极响应,以各种形式加入其中,利用法学师生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在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总结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师生在开展法律援助过程中的创新经验与问题,以期与法律工作者们共同推进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法律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试结合对劳教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实际,就法律援助在构建和谐劳教场所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法律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试结合对劳教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实际,就法律援助在构建和谐劳教场所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是民生之依,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能够在实现司法公正的同时,保障人权,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以保障所有人同等地获得正义与平等为理念,但这一理念的实现目前却深受供需矛盾突出、经费严重短缺的困扰,解决这两大难题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法律援助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类学生社团开展的包括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在内的多种活动既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法律生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法律援助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类学生社团开展的包括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在内的多种活动既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法律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用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社会公…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工作对健全法制体制、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论述了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构建法律援助保障机制的详细路径,有思想深度和理论价值,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薪养廉作为一项防止腐败蔓延的政策备受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这一政策制定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国内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不宜实行"高薪养廉",因为"高薪"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蔓延.治理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就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和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制度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法制建设的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对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进行确定,将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试对海南、河北、青海3省的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的法律援助对象和范围进行比较,希望可以对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它的确立使我国民法债的担保体系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司法实践部门尤其是企业界期盼着该制度能够在解决"三角债"以及优化交易环境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一项法律制度的目标能否实现,相当程度上依赖立法的科学和司法的准确。为此,笔者就代位权有关诉讼问题作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0.
劳动立法,则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劳动法律和其他劳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项专门性活动。劳动立法的法律特征,是指劳动立法与其他立法相区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