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每天都要碰到作标题的问题。这里,我想就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特性和写作要求,谈点粗浅的看法。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也和报刊的新闻标题一样:概括和提示新闻的基本内容,帮助观众(读者、听众)理解新闻的意义;揭示新闻事实的实质,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与态度;吸引观众(读者、听众)产生收看(阅读、收看)新闻的兴趣。由于电视新闻具有深入家庭传播的广泛性,传播对象适合各种年龄结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阅读报纸杂志,一个新颖、形象、深刻的标题就会引起读者的注目。同理,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进入观众眼帘的“第一镜头(画面)”恰恰具有文章标题的功能。尽管电视新闻也有字幕标题,但字幕标题是文字符号的图文,而不是形象符号的画面(镜头)。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电视新闻“第一镜头”的  相似文献   

3.
电视引言,是电视新闻画面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像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是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以使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别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和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引言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标题是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内容的题目,它是视听结合、声象结合的一种特殊标题形式。报纸新闻标题以书面形式作用于读者的视觉,广播新闻标题通过声波的形式作用于听众的听觉,而电视新闻标题的传播情况则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5.
杜蕾 《新闻窗》2012,(5):72-73
电视新闻,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电视新闻编辑即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协调采编人员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基于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新闻判断,并根据所作的判断去取舍新闻、整理原稿、制作标题、编辑画面,以求再现新闻真实、落实编辑政策、吸引观众收看、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电视新闻的眼睛。电视虽然是通过画面以及声画合一的效果来吸引观众,但有一个醒目传神的标题,对观众注意、传播信息、提高收视率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好标题可以带活整条新闻,在电视新闻中,标题可以起到揭示新闻主旨,点化新闻内容,以引起观众注意的作用。具体说来,电视新闻的标题有以下几种特性。一、直观性。电视是声画合一的立体化传媒,具  相似文献   

7.
好的电视新闻标题能立刻激发起观众看新闻的兴趣,对于提高节目收视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电视新闻编辑一定要高度重视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根据观众的心理特点,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以及该新闻的主要内容来精心编辑制作电视新闻标题.本文就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武峰 《青年记者》2012,(20):49-50
有句话说得好:"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一般会先关注标题.观众在欣赏声画一体的电视新闻活动画面时,其实也会注意标题.电视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写好了,能帮助观众对新闻有更好的理解,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吸引观众往下看新闻.  相似文献   

9.
一、标题对于电视新闻的作用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是以图象声音为主,用多种传播符号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按时间顺序传播出形声并茂的综合信息,稍纵即逝。所以要求标题在电视新闻中能发挥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弥补稍纵即逝、无法保留的短处,起到提示、评介新闻内容,增加信息含量,帮助观众记忆,美化荧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题好文一半”,读者阅报首先关注的多为标题,作为电视新闻来讲,人们在欣赏声画一体的活动画面的时候,其实也会注意标题。电视新闻标题通常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写好了,能帮助观众对新闻有更好的理解,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否能够吸引观众往下看新闻,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标题拟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一、标题概说 电视新闻标题出现在屏幕上的时间很短,和声音、图像传播元素比较,它的地位不是十分突出,它不像报纸有主题和副题,可以多方面多角度概括新闻主旨,涵盖新闻内容,它往往只有一个标题,这个标题就像电视新闻的眼睛。在观众的视觉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广泛性,标题要适合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结构的观众观看,且题目又不能在屏幕上久留,所以,我们必须从研究电视传播的特点出发,制作好新闻标题。从标题制作来讲,标题语言的特点就是结构极为紧凑,语法形式简化,结构关系淡化,结构类型程式化。本文主要探讨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标题的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闻作品评论,是指对各种新闻作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稿件和报刊新闻体裁的文章、稿件)及重大报道活动开展评介、评议、评析、评论和评选、评奖。这是各级各地的新闻单位与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同时新闻作品评论又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新兴社会学科。 从新闻信息传播全过程来看,对新闻作品进行评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编缉—录制 播出—评论(专家评,听众、观众评) 报刊新闻:采访→编辑→刊印→发行→评论(专家评,读者评)  相似文献   

13.
吴燕 《声屏世界》2007,(12):56-57
电视新闻标题能起到帮助观众理解新闻、加深印象和锁定牧看的作用。电视新闻记者应重视电视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一瞬即逝,它不象报纸新闻那样可以用大块的版面和醒目的标题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了画面因素以外,新闻的导语能否新鲜活泼、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视新闻导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内容决定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导语应该准确生动、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并能和画面紧密配合。同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是以快、短、活、声画并茂见长的。目前,国内播出的电视新闻平均一分钟一条,约二百字。如此短的消息,是不能有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一瞬即逝,它不象报纸新闻那样可以用大块的版面和醒目的标题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了画面因素以外,新闻的导语能否新鲜活泼、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视新闻导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内容决定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导语应该准确生动、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并能和画面紧密配合。同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是以快、短、活、声画并茂见长的。目前,国内播出的电视新闻平均一分钟一条,约二百字。如此短的消息,是不能有  相似文献   

16.
王雪冬 《新闻窗》2010,(1):64-65
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也可以说是新闻的眼睛。它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丧失其魅力;反之,一个好的标题,又有顺畅的文稿和与之相配的动人画面,这样的电视新闻才能打动观众。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由于电视新闻线性传播的特点,观众往往是顺序收看,如果新闻的编排不能一开始就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很有可能另换频道或关掉不看。所以,电视新闻一定要重视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18.
标题好似消息的“眼睛”,如果双目炯炯有神,必然先声夺人。读者打开一张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看报先看题”嘛!因此,报社记者为了写好一个标题,常常冥思苦想,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观众收看电视新闻如果能在节目开头听到新颖、明快的提要,或者能看到醒目的字幕标题,同样能产生一种期待心理,激起“想看”的欲望。 标题是在新闻拍摄的基础上对全片的高度概括,是点睛之笔。电视消息的文字都比较简短,标题也不必分主题和副题,一般只标一个主题即可,这就要求标题文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尽量用有限的字数提纲挈领地把新闻里面的主题事实和主要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应该是个完整的句子,也就是说,在句法上要包括句子的主要成份,即: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以往,电视记者在采写消息时,大多重图像轻文字,一般只写导语和主要新闻事实,标题是可写可不写的。因此,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是很难看到字幕标题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央和各省市电视台每天都要播出几次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的观众大为增加。但是,观众对播出的电视新闻信任程度又如何呢?这恐怕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都了解的。首都新闻学会曾于1982年在北京地区进行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抽样调查。1837人对新  相似文献   

20.
王俊年 《新闻前哨》2003,(10):58-58
观众的年龄、职业、文化、习惯、爱好差异,不同的新闻内容和形式,会对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一种情况是,观众通过收看电视新闻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激发感情,获得信息等,使新闻在心理上产生了顺向效应;另一种情况是收看了他们不感兴趣的新闻,甚至是很反感的新闻,在心理上产生了逆向效应。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广大电视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