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物体。若初速度一次比一次大,物体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当初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再也不落回地面,而是做以地心为一个焦点的不同轨道的椭圆(或圆)运动。当物体向近地点(或远地点)运动时,物体的速度将变大(或变小)。用Flash MX动态显示上述“牛顿草图”时,可以在动态文本框中呈现不同时刻物体的速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运动”这个词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指的是物体的位置变化.如图所示,物体原来在A位置,后来到达B位置,我们就说物体运动了.如果物体是沿着直线到达B位置的,就说物体作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是沿着曲线到这B位置的,就说物体作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最简单,因此我们目前研究的是直线运动.那么,对于运动来说我们究竟要研究些什么问题呢?章先要研究运动的快慢.例如在体重大—。二的赛跑,我差比运动员掴对快慢.运初的快慢用速度天乘示,运动后快的称为速度大;运动后慢的都为建厦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动…  相似文献   

3.
姚路丹 《中学物理》2012,(11):26-27
1惯性在电磁感应中的衍生 在运动学中,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物体惯性.惯性实质上就是物体自身与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对抗,当速度要变快,惯性就阻碍物体变快,当速度要变慢,惯性就阻碍物体变慢,它总想保持原先的状态.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质量是反映它能力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六章第五节“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前言中叙述了牛顿著作中所绘的一幅人造卫星的原理图.如是说,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越大,离山脚越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去,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牛顿的这一设想早已为人类所实现.  相似文献   

5.
碰撞模型的特征: (1)系统动量守恒;(2)系统动能不增;(3)情景可行.如甲物体追乙物体并发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小,而乙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大;碰后甲物体的速度小于或等于乙物体的速度或甲反向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境空题1.伽利略经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物体受到阻力为患,它的速度将,这时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2.法国科学家苗卡儿进~步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而且也不变,将沿着.匀速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4·我们把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同性,物体具有惯性与它是否运动.关·5.用铲子送煤,铲子在沪前停住,而煤却进入炉灶内.这是因为:煤在没有离开铲子前,与有运动速度,当铲子突然停住,由于惯性要运动状态,所以煤就沿着铲子的.进入炉…  相似文献   

7.
弹簧振子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模型,物体与轻弹簧相连,当物体振动时就形成了弹簧振子.弹簧振子的振动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具有对称性.即在平衡位置两侧等距离处振子的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大反向.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回看1.决定机械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例如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和汽车,火车的动能就比汽车的动能大;而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同一列火车,速度大时动能就大.  相似文献   

10.
把钢笔帽放在桌面边的小纸条上,处于静止状态,用力向下迅速抽出纸条,钢笔帽由于具有惯性仍静止在原处不动、平时当你骑自行车想停住时,尽管你已捏闸加了力,但车轮仍要向前滚动几圈才停住,这就是靠惯性.再如,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受到摩擦阻力作用,但并没有立即停止滚动,表明小球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有人认为,汽车行驶速度大时,刹车后滑行距离较远,这说明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假设上述说法成立,反问:一辆静止的汽车速度为零,惯性不就为零了吗?由此不攻自破.可见,物体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其实,它仅取决于物体质量大…  相似文献   

11.
·概念剖析·同学们在学习《质量和密度》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辨析由m=pV可知,当物体的密度产大,且体积V也大时,物体的质量m就一定大.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但体积小时,物体的质量就不一定大.如铅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但1厘米3的铅能比回米’的木头的质量大吗?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它的质量就越大.误区二由月一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辨析从数学上讲,似乎上述说法成立.但从物理意义上来说,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抛体运动     
肖洁 《广东教育》2007,(7):79-82
知识梳理 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即速度方向,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是变速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若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外力为变力,做加速度改变的曲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运动速率将增大;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运动速率将减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关于“惯性”问题,学生甲、乙、丙与老师展开了如下讨论:甲:老师,惯性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那么决定这一性质的因素是什么呢?老师:是物体的质量.请看下列事例:同时从静止开始起动的小汽车和载重汽车,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小汽车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较高的速度,而载重汽车要达到相同的速度时间要长得多,也就是说小汽车起动得快,载重汽车起动得慢,这说明载重汽车保持原来状态的本领大,所以起动得慢;同样的道理,在到车时,载重汽车由于保持原来状态的本领大,就比小汽车要行驶更长的距离才停下来.由此说明质…  相似文献   

14.
学生:既然用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什么还要引入平均速度呢?教师: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速度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是始终不变的,因此可用速度值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速度是变化的,我们既不能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值来描述物体在此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程度,也不能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最小值来描述.所以我们引入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学生:理解平均速度要注意什么?教师:由于做变…  相似文献   

15.
张世伦 《物理教师》2000,21(8):32-33
某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一道关于透镜物像“变动”的问题: 当物体从远处移近凸透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当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移动的速度才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B.只有当凸透镜成的是实像时,像移动的速度才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C.只要透镜成像,像移动的速度就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D.只要透镜成放大的像,像移动的速度就一定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该书附解析过程如下: 由 得 只要m>l(正立的放大虚像与倒立的放大实像),v(像)一定大于v(物).所以该题答案为D. 笔者认为上面的分析过程是错误的.因为,…  相似文献   

16.
周鹏 《高中数理化》2014,(10):43-44
速度这一物理量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物理量之一,但也正是由于“过于熟悉”,以至于我们在教学和理解时多半是浮光掠影、支离破碎.现对相关问题作系统梳理如下. 1 应如何理解“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在高中的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得慢.”这句话是否正确?在市面上的教辅资料中通常会存在2种结论.结论一:这句话正确,因为我们引入速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结论二:这句话不正确,因为速度定义为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运动的物体在该段时间的位移为零(比如说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一周),则根据定义可知电子的速度就为零,照理就意味着物体没有运动或是运动得很慢,这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求物理量的比,常在填充题和选择题中出现,由于这类习题的解答比较繁难,所以初学物理的学生都怕解这类习题.下面以几条习题为例,谈谈解物理量之比的习题的几种方法.一、相同物理量替代法相同的物理量替代法解比的习题,是将习题中的已知条件,化成一个物体的物理量表示另一个物体的物理量的形式,然后代入比中化简求解。例及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1:2,求它们的密度之比?例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两车,甲车的速度是动车速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行驶时间的:,求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多少倍?==、按比…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材上所说的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仅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才是成立的.对于曲线运动和有方向改变的直线运动,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因为速度的定义式是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而速率的定义式是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这时速度的大小才是速率.  相似文献   

19.
在力学中常见绳、杆连结体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是搞清绳或杆相连的两物体的运动关系.中学物理中一般地只涉及到两物体的速度关系,对此人们已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一种简单且易接受的方法是,利用绳或杆不可伸缩的特点,根据两物体在绳或杆长方向的速度分量相等,建立起两物体间的速度关系.但其中的加速度关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20.
完善与提高一、填空题1.一桶水结成冰后,质量将,体积将.2.一只瓶子质量0.5千克,装满水后总质量1.5于克,这只瓶最多装千克酒精.3.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体积之比2:1,质量之比3:2,它们的密度之比为.4.有一小块铜,质量44.5克,体积5厘米3,则铜的密度为千克/米3,现有长度10千米,横截面积为50毫米2的铜导线,则导线质量为千克.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比水重B.体积相同的两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C.体积小的物体,密度一定大D.一样重的铅、铜球,铅球大些2.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