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是社会改革、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大学校长职业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提高校长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机制,建立开放性的职业化校长选聘机制,健全有利于职业化校长成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是社会改革、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大学校长职业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提高校长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机制,建立开放性的职业化校长选聘机制,健全有利于职业化校长成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呼唤大学校长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校长的大学体制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在推进中国大学体制创新过程中,采用校长职业化管理方式,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化现状,不但可以造就更多的职业管理专家、增强管理绩效,而且能在更高程度上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目标。通过揭示我国大学行政化管理主要弊端、大学校长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提出推进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而高等教育产业化和竞争局面的形成,对高等教育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校长群体的职业化发展,并最终导致职业校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校长职业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郾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需要职业校长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教育市场正逐步向世界开放。这意味着教育领域开始纳入全球化发展的轨道,特别是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更是首当其冲。由此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尽快与市…  相似文献   

5.
基于美国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美国大学校长报告2017》和中国省属及以上大学校长的问卷数据和网络数据,客观描述了中美大学校长职业特征现状及其差异:人口学特征上,中国大学校长多为男性、更年轻;教育背景上,中国大学校长多获得博士学位,较缺乏人文社科知识;职业路径上,中国大学校长来源开放性不足、流动性弱、离任选择未知性较大;履职实践上,中国大学校长受政府部门力量影响较大、自主筹资行动力较弱;专业化程度上,中国大学校长"双肩挑"现象普遍且薪资水平较低。中美大学校长职业特征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历史文化环境、政府与大学关系、大学校长遴选和考核制度不同。因此,要更新思想观念、突破治理局限、创新任命方式、完善评价考核,以推动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然的内生特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文化逻辑共同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本土特色"。"中国特色"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世界一流"目标并行不悖,"中国特色"是中国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实践理路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大学的"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应当孕育与之适应的教育家。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大学校长较少成为教育家。要深化改革,建构校长成为教育家的造就机制。  相似文献   

8.
校长职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长职业化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推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基础教育面对WTO挑战的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文章重点围绕着校长职业化理念的推出、校长职业化概念的界定、校长职业化的能力结构、校长职业化的观念变革以及校长职业化的制度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频繁举办的校长论坛活动,以及前一阶段广受社会关注的浙大易帅前后出现的大学校长换届高峰,将中国高校校长们再度推上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在诸多的矛盾与问题中,中国校长职业化再次成为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校长职业化:教育创新的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教育界,校长职业化,即由职务校长转变为职业校长,无疑是个迟来的话题,国外早在百余年前就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时至今日,国内许多人仍然不了解校长职业化,认识不到它对推动学校管理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教育改革首先是观念变革,关键是体制创新。只有正确理解校长职业化的内涵,客观地认识校长职业化实践的深远意义,才能促使校长不断地提升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从而激活内蕴于校长素质中的生产力因素,提升中国教育在国际大舞台上的竞争力。校长职业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要认识校长职业化,首先要明白“职业”与“职务…  相似文献   

11.
高职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还保留着传统会计学科体系的烙印。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财务会计专业应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工作实践、学习与就业的全程化结合,按照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开发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quality of principals is pivotal for quality education. It is only through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that principals can further enhance professionalism. In this study,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ponses of 194 principals and vice-principal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Hong Kong principals are facing challenges posed by ever-changing school environm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educational reforms. Based on this study,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in Hong Kong are speculated.   相似文献   

13.
郭三玲 《培训与研究》2007,24(10):87-89
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中外校长职业角色的演变过程,从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现实背景出发,迫切要求校长提升专业素质,实现校长职业角色的专业化,成为专业化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出现的学生专业素质低,设计作品缺乏创意性的设计意识;教育资源不足,教师的专业素质及职业修养欠缺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三模块开放式"教学模式和引进激励机制改革考核办法的意见,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师资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霸权之后》的解读和9.11事件的分析,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考察了国际体系中的合作问题。认为包括反恐合作在内的国际合作必须以国际机制而非霸权为主导;同时,必须加强国际机制本身的改革,增强其合法性,以便更好地推进国际合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While there are numerous call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examines educat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This comparative case study compared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professionalism by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a college of education vis-à-vis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construct by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a college of nursing and a school of social work. Findings revealed that no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expressed by educators can be characterised as restricted, by nurses as status professionalism, and by social workers as activist professionalism.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order to empower teachers to be full professionals, a deliberat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rofessionalism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加快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化,是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在这一形势下,辅导员职业化显得十分必要。在我国,辅导员职业化有着一定的内涵,它是现代社会职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应对大学生问题的多样化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辅导员职业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李英  李化树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1):107-109,116
近年来,过度教育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发展态势日趋严重。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为了度过就业寒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从而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高校毕业生考研投入机会成本的视角,对过度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并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主要指专业技术方面的职业技能;二是软件: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心理、职业伦理等审美文化元素。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由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不衔接、不统一,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软件方面的缺乏,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主要审美文化途径是以传统经典文本为载体的语文情意教学。传统经典文本具有情感涵养功能和崇高壮美激励功能,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文化的熏陶,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现代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分析我国现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可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